"天醫慈善基金會"成立一個月後,第一批"天醫醫院"已經在全國各地的貧困縣區開始動工。林天親自前往雲南一個偏遠山區,參加當地"天醫醫院"的奠基儀式。
這個山區地處偏遠,醫療條件極其落後。當地居民大病小病都要翻山越嶺,走上幾十公裡山路才能到達最近的縣醫院。而一旦遇到重大疾病,由於經濟條件有限,很多人隻能在家等死。
林天的車隊剛進入山區,就被當地村民攔下。一開始,林天以為是遇到了麻煩,但很快他就明白了真相——村民們是來迎接他的。
"林醫生,歡迎您來到我們村!"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激動地說,"我們聽說您要在這裡建醫院,全村人都來迎接您了!"
林天下車,看到數百名村民站在山路兩旁,臉上洋溢著期待和感激的笑容。有的村民手持鮮花,有的舉著自製的橫幅,上麵寫著"感謝林醫生"、"歡迎醫聖"等字樣。
"謝謝大家的熱情歡迎。"林天被這場麵深深感動,"我保證,很快你們就能在家門口看上好醫生,吃上好藥。"
村民們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奠基儀式簡單而隆重。林天親自為醫院奠基石培土,並宣布這所醫院將免費為當地居民提供醫療服務,所有費用由"天醫慈善基金會"承擔。
"從今天起,這裡的每一個人,無論貧富,都將獲得最好的醫療服務。"林天的聲音堅定有力,"因為健康,是每個人最基本的權利。"
儀式結束後,林天在臨時搭建的醫療帳篷裡為村民義診。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十點,他連續工作了十四個小時,診治了近二百名患者。
其中一位患者是一個十歲的小女孩,名叫小芳。她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由於家庭貧困,一直沒能得到有效治療。當林天檢查她的病情時,發現如果再不手術,小芳可能活不過十六歲。
"小芳的病必須立即手術。"林天對小芳的父母說,"我會安排直升機,今晚就送她去京都最好的醫院,所有費用由"天醫慈善基金會"承擔。"
小芳的父親跪在地上,激動得說不出話來:"林醫生,您是我們家的救命恩人啊!"
林天扶起他:"不必如此。這是我應該做的。"
當晚,林天親自陪同小芳乘坐直升機前往京都。在飛機上,小芳怯生生地問:"林醫生,我的病真的能治好嗎?"
林天微笑著摸了摸她的頭:"當然可以。你很快就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樣,跑跑跳跳了。"
小芳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那太好了!我一直想和小夥伴們一起玩,但媽媽總是不讓我劇烈運動。"
林天柔聲說:"再堅持一下,手術後你就自由了。"
到達京都後,林天親自為小芳主刀。這是一台極其複雜的心臟手術,需要高超的醫術和精準的判斷。手術持續了八個小時,最終取得了圓滿成功。
"手術很成功,小芳會完全康複。"林天向焦急等待的父母宣布這一好消息,"她將來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甚至可以參加體育運動。"
小芳的父母激動得淚流滿麵,一遍遍地感謝林天。
"不必謝我,"林天真誠地說,"這是"天醫慈善基金會"的宗旨——讓每一個人,無論貧富,都能獲得最好的醫療服務。"
小芳的故事很快通過媒體傳播開來,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天醫慈善基金會"的工作,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加入捐贈行列。
一周後,林天在林氏醫學研究院接待了一位特殊的訪客——國家衛健委主任。
"林醫生,我代表國家衛健委,向你表示衷心的感謝。"主任誠懇地說,"你的"天醫慈善基金會"填補了我國醫療體係中的一個重要空白,為無數貧困患者帶來了希望。"
林天謙虛地回應:"這是我應該做的。作為一名醫者,救死扶傷是我的天職。"
主任繼續說:"國家決定全麵支持"天醫慈善基金會"的工作。我們將在政策上給予最大的便利,同時撥款500億元,用於支持基金會在全國建立更多的"天醫醫院"。"
林天感激地說:"有了國家的支持,我們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當天下午,林天召開了"天醫慈善基金會"的緊急會議,討論如何更有效地使用這筆資金。
白雪兒作為基金會的執行理事長,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我建議將這筆資金主要用於三個方向:一是在全國貧困地區建立更多的"天醫醫院";二是培訓更多的基層醫生,提高他們的醫療水平;三是為貧困患者提供免費的"逆轉丹"係列藥物。"
林天點點頭:"這個計劃很好。不過,我想補充一點:我們應該特彆關注那些罕見病患者。他們的治療費用高昂,即使有醫保也難以承擔。"
蘇雨晴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我們可以設立一個專項基金,資助貧困地區的醫學生完成學業,然後回到家鄉服務。這樣可以從根本上改善貧困地區的醫療條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柳如煙則從安全角度提出建議:"考慮到基金會將處理大量資金和藥品,我們需要建立一套嚴格的監管機製,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
慕容雪補充道:"我們還可以將中醫藥引入"天醫醫院",為貧困地區的居民提供既經濟又有效的治療方案。"
林天滿意地點點頭:"各位的建議都很好。我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可持續的慈善模式,而不僅僅是簡單的捐錢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