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來,李三丫來找聾老太太的時候,就說過易中海和賈東旭一起去黑市買糧食,但是去了就沒再回來的事。
之後,易大媽直接去了前院,得到消息後也沒和聾老太打招呼,所以她現在還不知道易家跟賈家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以前,每天中午李三丫都會把飯做好後端到後院,而且還要大張旗鼓地端,恨不能把全院的人都叫出來看一遍。
這都是易中海吩咐好的,目的是為了增加易中海尊老愛幼的人設。
這不,易大媽中午在醫院守著搶救室,今天中午便沒有人來給聾老太送飯,聾老太也沒吃傻柱送來的那兩個窩頭,所以現在餓得肚子咕咕叫。
聾老太從後院走到中院,眼簾中出現院裡的街坊們三五成群地圍在一起,嘰嘰喳喳說著些她聽不清內容的話,她瞬間就很不高興,臉拉得老長,比驢臉還長。
她刻意加重手中拐杖杵在地上的力氣,一副“我這個老祖宗要用拐杖戳死你們這些不孝順的東西”的架勢。
在聾老太太眼中,能被她瞧得上的人就倆,一個是李三丫。
她看好李三丫,是因為李三丫聽易中海的話,能無微不至地照顧她。
李三丫會給聾老太太端水送飯,早上起來幫忙往外端尿盆,收拾屋子,換洗衣服,還帶著她洗澡。
冬天的時候,帶她去澡堂子裡洗澡;夏天的時候,燒水給她擦身子等等。
這一係列事情,李三丫做得比親閨女還貼心。
而那些不給聾老太太端飯、不幫忙洗衣服,不把她當老祖宗伺候的街坊娘們們,在聾老太太眼裡,那都是大不敬,根本不會被她放在眼裡。
其實像聾老太太這種人,在後世也不少見。就好比那些拿著一兩萬退休工資的老人,跳廣場舞的時候勁頭比年輕人還足。
但一上了公交車,就非得讓年輕人給他們讓座。
人家年輕人坐公交、地鐵,還不是因為下了班想找個地方休息會兒。
好不容易能在公交車上歇一歇,卻還要給老人讓座,換做是誰心裡能痛快?再說,這些老人退休後時間那麼充裕,非要趕在上下班高峰的時候坐車,這不是沒事找事嘛。
聾老太太能看得上曲三丫,原因很簡單,就是曲三丫能把她伺候得極為周到。
雖說李三丫同樣把聾老太太伺候得無微不至,可聾老太太卻從未對李三丫付出過一絲真心,不過是夥同易中海一起哄騙李三丫罷了。
聾老太太這一生,曆經晚清、北洋政府、民國以及小鬼子統治時期,最後來到新中國。
在那個人吃人的殘酷年代裡,她可謂是見多識廣,什麼樣的風浪沒見過?
她還曾在八大胡同待過,像易中海得過性病、花柳病這類事,對於她這樣在八大胡同混跡過的人來說,一眼就能瞧出端倪,畢竟得過這類病的人身上是有特征的。
然而,她卻從未向李三丫提過一句。從這一點就足以看出,聾老太太絕非善類,簡直就是現實版的“農夫與蛇”。
另一方麵,聾老太太“看得上”的另一個人便是傻柱。
其一,傻柱與她那已故的唯一孩子,在容貌上有些相像。
其二,傻柱這人憨傻實在,耳根子軟,極易被人忽悠。無需對他施舍錢財,隻需稍作哄騙,他就能對人掏心掏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