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升補大氣
主治:
1.大氣下陷證氣短不足以息、臟器下垂)
2.心肺氣虛證心悸、乏力)
配伍創新:
1.黃芪配知母:知母滋陰潤燥,製約黃芪溫燥,體現"陰陽互濟"的配伍智慧
2.柴胡升麻桔梗:三藥協同升提,分走少陽、陽明、太陰經,形成立體升陷格局
3.輕劑靈動:全方總劑量不足50g,卻能迅速提振下陷之氣
現代應用
山東老年醫學學會案例顯示,本方加減治療前列腺增生屬大氣下陷者)療效優於手術,體現張錫純"異病同治"的學術思想。
五、鄧鐵濤現代)——重症肌無力經驗方《鄧鐵濤醫案》)
名家思想
將黃芪應用推向現代疑難病領域,提出"五臟皆虛,以脾為本"的治療理念,開創中醫治療重症肌無力的新範式。
方劑解析
基礎方:黃芪60120g、人參10g、白術15g、當歸12g、陳皮5g、升麻3g、柴胡3g、五爪龍30g
功效:補脾益氣,升陽舉陷
主治:重症肌無力眼瞼下垂、肢體無力)
配伍特色:
1.重用黃芪:每日劑量可達120g,配合五爪龍嶺南道地藥材)增強補氣之力
2.佐用膽南星:針對"筋痿拘緩"病機,化痰通絡以治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3.調護脾胃:陳皮理氣防壅,體現"治痿獨取陽明"的經典理論
臨床突破
鄧老經驗方通過調節乙酰膽堿受體抗體,改善神經肌肉接頭傳遞功能,其療效被現代醫學證實。配合康複訓練,總有效率可達85以上。
六、蒲輔周現代)——玉屏風散加減《蒲輔周醫案》)
名家思想
倡導"輕可去實"理念,善用黃芪輕劑調理小兒虛證,開創兒科"固表防感"的新方法。
方劑解析
組成:黃芪10g、白術15g、防風3g、生薑3片、大棗2枚
功效:益氣固表止汗
主治:
1.表虛自汗反複感冒、動則汗出)
2.小兒氣虛易感
配伍要點:
1.防風用量最小:僅為黃芪的13,體現"發在芪防,收在術"的配伍比例
2.生薑大棗調和:顧護脾胃,增強藥物吸收
3.劑型改良:常製成膏方或袋泡劑,便於兒童服用
學術貢獻
蒲老強調"黃芪固表,不使外邪內侵",其經驗被納入《中醫兒科學》教材,成為防治小兒反複呼吸道感染的經典方案。
總結:黃芪應用的五大裡程碑
1.仲景奠基:確立黃芪在慢性虛損病中的基礎地位
2.東垣創新:開創補氣升陽理論,拓展黃芪應用維度
3.清任突破:大劑黃芪活血,開啟氣虛血瘀證治療新篇
4.錫純拓展:升補大氣理論,將黃芪引入心肺疾病領域
5.現代拓展:鄧鐵濤、蒲輔周等將黃芪應用推向現代疑難病與兒科領域
這些名家通過對黃芪性味功效的深刻理解,結合不同時代的疾病特征,創造性地發展出各具特色的配伍方法,形成了完整的黃芪應用理論體係,至今仍指導著中醫臨床實踐。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