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君揮鞭甩出黃連藥液,白骨觸之即燃,卻見那骷髏頭突然分裂成三個,分彆噴出霧、露、霜三種陰氣。正相持間,水麵突然照進金光,香薷的冰晶華蓋破水而入,將陰氣凍成碎末。
"小心!她要引潭水倒灌!"厚樸的樹皮筏化作橋梁橫跨潭麵,掌心按在石柱上,"香薷妹妹,用你的"清陽香霧"衝開巽位石柱;黃連君,以心火煉化坎位水線!"
第五節香霧焚雲通陽道
香薷指尖掐訣,玉瓶中露珠化作萬千香霧,每粒霧珠都裹著朝陽初升時的草木清氣。她足尖點在石柱上,清喝:"開!"霧氣如利刃般切開纏繞的水線,巽位石柱應聲而斷,潭水頓時向西北方傾瀉。
"好個"香薷通陽"!"真君見狀,鞭梢卷著火焰纏上坎位水線,黃連的苦味混著焦香彌漫潭底,"濕邪遇苦則燥,遇火則散,還不現形!"
那骷髏頭見陣法被破,尖叫著化作黑煙撲向香薷。厚樸早有防備,樹皮化作鎖鏈將黑煙捆住,露出裡麵蜷縮的少女身形——竟是五十年前投潭自儘的衡州知州之女。
"執念成蠱,濕濁為衣,你已入了"濕屍"之道。"真君取出藥鋤,在潭底畫出五行生克圖,"但念你未傷及無辜,且助我們破陣,可留一縷殘魂轉世。"
少女淚落,黑煙中浮出顆晶瑩水珠:"潭底第三層石匣裡,有父親當年求來的《辟濕奇方》..."話未說完,已被香薷的冰晶裹住,送往輪回道。
第六節厚樸開塞破濕壅
正午時分,三仙立於潭心。厚樸解下腰間樹皮拋向空中,那樹皮瞬間脹大如城牆,將整個潭水罩住:"黃連君,借你三味真火;香薷妹妹,需你朝露為引!"
真君會意,張口噴出九簇火焰,在樹皮上燒出"燥、泄、通"三個古字;香薷將玉瓶傾倒,露珠順著字紋滲入樹皮,化作千萬道金絲紮進潭底。
"土爰稼穡,今以火生土!"厚樸雙掌按地,潭水竟如沸湯般上下翻湧,泥沙中的濕氣被蒸騰成白霧,在金絲網中凝成顆顆水珠,正是被困的"太陰濕精"。
香薷拋出香葉,每片葉子都化作羅盤,將濕精引入藥瓶:"此乃天地間未化之濕,日後可製"五苓散"引子。"
黃連真君則取出刻著《湯液經法》的玉簡,就著潭水洗淨,埋入潭底:"以此鎮住陰脈,再無濕邪作祟之患。"
第七節人間自有回春方
三日後,衡山下村落。
香薷提著紫銅壺,挨家挨戶傾倒琥珀色的液體:"此乃香薷飲,用香薷、白扁豆、厚樸同煎,午間溫服,可散頭麵之濕。"
厚樸則站在曬穀場上,指導村民炒製蒼術:"記住,一定要用米泔水浸過,黃土炒至焦香,方能入脾經燥濕。"
黃連真君坐在老槐樹下,為重症者施針:"脾主運化,濕困則清陽不升。看這舌苔白膩如積粉,需先刺陰陵泉,再服厚樸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
夕陽西下時,村中忽然響起孩童的笑聲。那個曾在溪邊染病的童子,此刻正追著流螢跑過曬穀場,麵色已恢複紅潤。
香薷望著天邊的火燒雲,忽然輕笑:"黃連君可知,人間為何稱我們"化濕雙璧"?"
真君搖頭,見她指尖拂過厚樸樹皮,竟開出幾朵淡紫色的花:"香薷通陽如春風化雨,厚樸消脹似大禹疏川,一升一降,方顯脾胃運化之妙。"
厚樸聞言大笑,隨手折下柳枝在地上寫下藥方:"香薷五分,厚樸三分,白扁豆一錢...此方可傳與世人,就叫"香樸飲"吧。"
山風掠過,帶來稻花清香。遠處的朱陵洞溪水重新清澈,倒映著漫天流螢,恍若撒了一把碎鑽在碧玉盤裡。三仙相視一笑,化作三道流光升入雲端,隻留下崖壁上ney生長出的香薷與厚樸,在暮色中輕輕搖曳。
結語
是歲小暑,衡山腳下遍植香薷厚樸。民諺雲:"小暑飲香樸,勝似神仙補"。後有人於祝融峰得見異景:每當陰雨初霽,便有二仙乘雲而至,一執香葉,一攜樹皮,在古潭上方舞出陰陽魚陣,護得一方水土終年無濕疾。
本章節完
注:文中中藥性味、功效均參考《本草綱目》《神農本草經》,神話設定融合民間藥仙傳說與節氣文化,部分方劑為文學創作,非實際藥方。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