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奇寒的冰淵之謎_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_线上阅读小说网 

蜀地奇寒的冰淵之謎(1 / 2)

第二十三回上半章)

一、陰極反陽的異象

小寒節氣尚差七日,蜀地的天空卻先墜下漫天碎玉。

川大黃蹲在岷江渡口的青石板上,手中的銅鈴結著薄冰,鈴身刻的《湯頭歌訣》已被凍得凸起,宛如一串微型冰棱。他嗬出的白氣尚未觸及江麵,便在空中凝成冰晶,簌簌落在診脈的絲帕上。對岸傳來孩童的哭聲,轉頭望去,隻見虎娃娘背著孩子在冰麵上蹣跚,鞋底與冰麵摩擦出刺耳的聲響,驚飛了幾隻縮成絨球的水鳥。

“先生,快瞧瞧我家虎娃!”虎娃娘的嗓音帶著哭腔,呼出的霧氣在眉睫上結霜,竟成了兩根雪白的冰羽。她掀開繈褓,露出孩子青紫的小臉——那本該紅潤的唇色此刻灰敗如鉛,小手指蜷曲如鉤,指甲蓋下布滿蛛網狀的紫紋。

川大黃伸手按在虎娃腕間,觸感竟如冰塊般刺骨。三指落脈,隻覺血脈裡像是流著冰水,脈息沉澀遲滯,每一次跳動都伴隨著細微的“哢嚓”聲,恰似凍裂的竹枝。他瞳孔驟縮,這分明是《傷寒論》中“寒凝血瘀,陽氣痹阻”的重症,卻比尋常寒症更添幾分陰戾之氣。

“阿橘,取附子理中湯,加吳茱萸、細辛!”他話音未落,藥童阿橘已抱著藥罐跑來,發辮上的決明子結著冰珠,晃起來叮當作響。少女生起火爐,架上銅鍋,卻見往日旺盛的火苗此刻奄奄一息,鍋底的薑湯煮了盞茶工夫,竟還冒著寒氣。

“先生,這火……”阿橘伸手靠近爐口,指尖剛觸到熱氣,竟被凍得縮回——那本該灼熱的爐火,此刻竟隻有溫吞水般的溫度。川大黃皺眉,取過一塊硫磺投入爐中,藍焰騰起的瞬間,銅鍋邊緣卻結了層薄冰,薑湯表麵凝出一層青黑色的膜,恰似岷江冰麵的倒影。

更詭異的是,藥廬的泥牆竟滲出冰晶,從牆根向上蔓延,如無數冰蛇攀爬。川大黃想起《蜀地異聞錄》中的記載:“陰極反陽,陽反為陰,當有異物出。”他望向窗外,隻見岷江水已凝成青黑色堅冰,冰麵下隱約有暗紫色紋路遊走,宛如大地的血管被凍裂。

酉時三刻,藥廬外來了位特殊的病人。擔架上躺著個樵夫,渾身裹著棉被,卻仍在劇烈顫抖。解開被褥時,眾人倒吸冷氣——他的皮膚呈青紫色,布滿蛛網狀的冰紋,關節處腫得如木樁,竟已僵硬如石。川大黃取出銀針,欲刺“合穀”“足三裡”,針尖剛觸及皮膚,竟迸出火花,而皮膚下的血脈裡,分明有黑色絲線般的異物在遊走。

“這是……寒凝血瘀入絡。”川大黃聲音低沉,“需用‘陽和湯’加麝香,溫通血脈。”然而,當溫熱的藥汁灌入口中,樵夫喉間卻發出咯咯的響聲,藥汁順著嘴角流出,瞬間凍成冰棱。川大黃猛然意識到,尋常的溫陽之法在這詭異的寒症麵前,竟如以紙包火。

亥時,岷江傳來異響。冰麵下傳來沉悶的震動,如萬馬奔騰,又似巨獸低吼。川大黃爬上藥廬屋頂,隻見岷山方向騰起幽藍的霧氣,霧氣中隱約有冰晶閃爍,宛如無數雙眼睛在黑暗中睜開。他摸向腰間的赤玉符,卻發現符身竟也結了薄冰,紅光被凍得微弱如燭。

二、寒蟲的上古詛咒

子時初刻,川大黃斜倚在藥廬竹椅上,試圖以“導引術”溫通經脈。剛入靜,便覺一陣刺骨的寒氣從足底竄起,眼前驟然浮現出一片冰天雪地。

一位身著素白長裙的女子立於冰原中央,裙擺上繡著的冰蓮紋樣竟在緩緩開放。她足不沾地,踏冰而行,腕間九節銀飾發出細碎的撞擊聲——那銀飾分明是九隻蜷縮的蟲形,每隻蟲的口器都銜著一枚冰晶。

“川氏醫者,吾乃冰蠶氏之後。”女子開口,聲音如冰裂金石,“上古之時,吾先祖與黃龍氏爭奪岷山靈脈,觸怒土德之神,被以‘五方鎮物’鎖於冰淵之下。今小寒陽升,地脈鬆動,鎮物之力減弱,吾族豢養的‘寒凝血蟲’遂破土而出。”

川大黃欲問詳情,卻見女子腕間銀蟲突然活了過來,化作萬千冰晶飛向他。冰晶刺入心口的瞬間,他感到一陣劇痛,低頭一看,胸前竟浮現出冰紋狀的瘀斑,與百姓病症如出一轍。

“寒凝血蟲以陽氣為食,所過之處,血脈凍結,陽氣痹阻。”女子抬手一指,冰原上浮現出蜀地的影像,隻見無數黑色小蟲在百姓血脈中遊走,所到之處,血肉凍結成冰,“若不阻止,待小寒正日,蟲群將吸乾蜀地陽氣,使此地永墮冰淵。”

川大黃強撐著起身,試圖靠近女子,卻見她化作萬千冰晶,融入冰原之中。臨行前,最後一片冰晶落在他掌心,映出岷山深處的景象——那裡有一道巨大的冰縫,縫中伸出無數蟲足般的冰棱,正緩緩向蜀地蔓延。

驚醒時,川大黃發現自己已冷汗透背,胸前的冰紋瘀斑仍在隱隱作痛。窗外,阿橘舉著氣死風燈進來,燈光在冰霧中顯得格外微弱:“先生,又有三個村子報了急症,症狀都一樣……而且,岷江冰麵裂開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川大黃起身,隨阿橘來到江邊。隻見青黑色的冰麵上裂開蛛網般的縫隙,縫隙中滲出紫黑色的液體,帶著腐草的氣息。他俯身蘸取液體,指尖剛觸及,便感到一股陰寒直透骨髓,皮膚上瞬間泛起雞皮疙瘩。

“這是寒蟲的涎液。”他皺眉,“看來它們已經開始破土了。”

阿橘望著岷山方向,忽然指著山頂:“先生看!那裡有冰光!”

隻見岷山巔的積雪中,竟有幽藍的光芒閃爍,宛如一隻巨大的眼睛在俯瞰人間。川大黃想起冰蠶氏女子的話,握緊了拳頭——是時候去見黃龍了。

三、黃龍的土溫之道

醜時三刻,川大黃背著藥簍踏上岷山小道。山道被冰雪覆蓋,每一步都可能滑倒,他卻走得異常堅定,腰間的赤玉符雖被凍得冰涼,卻仍有一絲暖意留存,恰似寒夜中的最後一點星火。

黃龍祠隱在岷山深處的竹林中,往日翠綠的竹葉此刻皆成白色,宛如玉樹瓊枝。祠堂門扉緊閉,銅環上結著冰花,川大黃伸手觸碰,冰花竟化作齏粉,露出下麵的土黃色紋路——那是黃龍氏的族徽。

“黃龍真人,晚輩川岐有急事相求!”他取出蜀椒和艾絨,在祠堂前堆成小堆,以火鐮擊石取火。奇怪的是,火星落在艾絨上竟無法點燃,直到他咬破指尖,滴了三滴鮮血上去,艾絨才“騰”地燃起,青煙中帶著淡淡的土腥味。

灸烤“至陽穴”的第七壯時,祠堂門“吱呀”一聲開了。一位身著黃裳的老者立於門內,頭戴鬥笠,赤足散發,正是黃龍氏。他抬手一揮,川大黃身上的冰紋瘀斑頓時傳來暖意,低頭一看,瘀斑已消退了三分。

“寒蟲之亂,吾已知曉。”黃龍轉身示意川大黃入內,祠堂內並無爐火,卻溫暖如春,牆壁上嵌著的鵝卵石竟泛著淡淡紅光,“此乃‘土脈火’,藏於地腹,可驅陰寒。”

川大黃注意到黃龍的右臂上有一道蜿蜒的疤痕,形如冰蠶,色澤青白:“真人臂上傷痕,可是……”

“正是冰蠶氏的‘寒咒’。”黃龍捋須歎息,“上古之爭,吾以土脈火鎮住其族,卻也中了寒毒,每逢陰寒節氣便隱隱作痛。今次寒蟲出世,正是舊咒借勢反噬。”

他抬手輕揮,地麵浮現出蜀地的地質脈絡圖,岷江之下,一條紫色的冰脈如巨蟒般盤踞,正與地下的土脈火相互纏繞:“寒蟲以冰脈為巢,吸食土脈火的陽氣,致使地火不升,寒邪肆虐。若要破局,需引土脈火上行,以陽熱之氣融化冰脈。”

川大黃皺眉:“可土脈火深藏地下,如何能引?”

黃龍指了指祠堂角落的青銅耒耜:“蜀地有三處‘地陽眼’,分彆在灌口、汶山、臨邛,乃黃帝鑄鼎時所留地熱入口。吾等需以耒耜開眼,引火破土。”他忽然咳嗽一聲,嘴角溢出一絲青白血液,“吾需坐鎮祠堂,以土德之氣壓製寒咒,汝可代吾前往灌口,那裡有一眼‘溫湯井’,是最佳的引火點。”

川大黃點頭,接過耒耜,忽覺手中一沉——這看似普通的農具,竟有千鈞之重,分明是用特殊金屬製成。黃龍見狀笑道:“此乃‘黃龍犁’,可破土脈,斷冰根。切記,開眼時需念‘土德鎮坤,陽火上行’,否則會驚動寒蟲。”

臨行前,黃龍又取出一粒土黃色藥丸:“此乃‘溫土丸’,可保汝三時辰內不畏陰寒。待引火成功,速回此處,吾有furtan。”

寅時初,川大黃來到灌口溫湯舊址。往日的溫泉眼已被冰層覆蓋,冰麵下隱約可見暗紅色的脈絡,如大地的血管。他握緊黃龍犁,默念咒語,奮力向冰麵劈去。

第一犁落下,冰麵裂開寸許,噴出一股帶著硫磺味的熱氣;第二犁落下,裂縫中滲出暗紅色液體,竟是溫熱的;第三犁落下時,大地發出沉悶的轟鳴,冰麵轟然炸開,一股滾燙的泉水噴湧而出,水霧中夾雜著細小的蟲屍,正是寒凝血蟲。

川大黃望著噴湧的溫泉,忽然明白——這不是普通的地熱,而是被寒蟲壓製已久的土脈火,如今終於重見天日。他取出隨身攜帶的陶罐,接了半罐溫泉水,水溫灼手,卻帶著令人心安的暖意。

就在此時,遠處的岷山方向傳來一聲龍吟,竟帶著幾分痛楚。川大黃心中一驚,想起黃龍的傷勢,不敢多留,轉身向黃龍祠奔去。懷中的陶罐裡,溫泉水輕輕晃動,映出他焦急的麵容,以及身後逐漸消退的冰霧。

黃龍掘泉通地陽下半章)

四、地熱龍脈的玄奇勘探

寅時三刻,川大黃捧著溫熱的陶罐衝進黃龍祠,隻見黃龍正閉目坐在蒲團上,麵色比之前更加蒼白,臂上的冰蠶疤痕已蔓延至心口,呈現出不祥的青紫色。

“快將溫湯倒入地脈圖!”黃龍強撐著起身,指了指地麵的蜀地脈絡圖。川大黃依言傾倒,陶罐中的溫泉水竟如活物般順著圖中岷江走向流動,在灌口處聚成一團火焰狀的光斑。

黃龍以指尖蘸取自身血液,在光斑周圍畫了個“離”卦火象):“灌口乃‘地陽眼’之首,需以‘火土相生’之法激活。汝瞧這溫泉水中的赤色懸浮物,正是土脈火的精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川大黃湊近細看,果然見水中漂浮著細小的金色顆粒,在火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暈。他忽然想起《博物誌》中“岷山之下有金精,燃之不滅”的記載,方知此乃上古地火遺存。

“今需在汶山、臨邛再開兩眼,形成‘土脈火三角’,方能徹底壓製冰脈。”黃龍取出三枚土黃色玉簡,“每開一穴,需以玉簡鎮之,以免寒蟲反噬。”

話音未落,地麵突然震動,祠堂外傳來冰棱斷裂的脆響。阿橘衝進祠堂,發辮上的冰珠已化作汗珠:“先生!岷江冰麵裂開了巨大的縫隙,裡麵有紫色的蟲子在爬動!”


最新小说: 你對死靈法師有意見? 痕語者 公路求生:一輛三輪車帶飛全家 重生70,從給妻女煮碗白粥開始 開局自然係震震,海軍終成巔峰! 向南蘇春曉後續 讓你去仙門臥底,沒讓你成魁首啊 我和女兒共長生 仕途巔峰:從鄉鎮開始 這隻精靈實在太不正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