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春分·陰陽相半草含真_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 > 第四回 春分·陰陽相半草含真

第四回 春分·陰陽相半草含真(1 / 2)

一、百草塚陰雲蔽日,藥工魂斷碑殘篇

春分前三日,太行深處的百草塚被一層灰黑色的霧靄籠罩,霧氣如稠粥般凝滯,連正午的陽光也穿不透。蘅蕪與蘇翁踩著腐草前行,鞋底傳來細碎的crunch聲——那是曆代藥工遺骨化作的磷石。前方斷碑歪斜,碑身布滿苔蘚,苔痕勾勒出類似人參、茯苓的形狀,仿佛是草木對醫者的永恒紀念。

“此塚本名‘本草陵’,”蘇翁的聲音被霧氣吸收,顯得悶啞,“商紂王為求長生,強令藥工嘗遍天下毒藥,凡誤服身亡者,皆埋於此。你聞這氣味——”他抬手扇動,霧氣中飄來混合著朱砂、雄黃、烏頭的複雜氣息,“每一縷都是斷腸草的冤魂。”蘅蕪皺眉,見霧氣中隱約有光點浮動,形如人形,卻無實體,衣袍上的藥漬顏色各異:朱砂的暗紅代表砒霜之毒,膽礬的藍紫象征烏頭之烈,空青的碧綠暗示汞中毒之殤。

忽聞左側傳來低低的啜泣,如秋蟲悲鳴。一群藥工幽靈從霧中浮現,他們手持斷鋤,眼窩深陷如黑洞,指甲縫裡嵌著發黑的藥泥。為首的幽靈衣袍撕裂,露出胸口的紫色斑痕——那是誤食紫雪丹過量的征兆。他踉蹌上前,枯槁的手指幾乎觸到蘅蕪衣襟:“仙子可曾見過《神農本草經》?我等嘗遍百毒,卻連藥經殘頁也摸不到……”他身後的幽靈們齊聲嗚咽,聲音中混雜著“歸經”“炮製”等破碎術語。

蘅蕪注意到,每個幽靈的手腕都纏著褪色的草繩,繩上係著骨製藥牌,牌麵刻著“嘗草第叁佰柒拾號”之類的數字。她試圖以“望氣術”查看,卻見他們的靈體被灰黑色毒霧纏繞,唯有心口處有一絲微弱的土黃色光芒——那是對醫道的執念未滅。“他們並非作祟,而是求告無門。”蘇翁歎息,“《神農本草經》乃藥工之魂,若能尋得殘卷,或可安撫其心。”

二、五穀陣初現鋒芒,戊土旗力鎮群邪

蘅蕪深吸一口氣,按住腰間的雷澤石。石麵的震卦紋路發燙,照亮周圍三丈之地,藥鬼們在光芒中瑟縮,卻未逃離——顯然,他們仍對生者抱有期待。她迅速打開藥箱,取出五穀:北方粟米水)、東方小麥木)、南方稻穗火)、西方黍粒金)、中央稷米土),以赤繩按五行方位擺成戊土陣,中央放置神農氏陶像,像前供奉無花果葉木)與龍鱗草風木),取“木能疏土”之意。

“土者,萬物所歸。”蘅蕪默念《土德鎮邪經》,以無名指蘸取朱砂,在五穀上書寫“戊己土”符。刹那間,五穀懸浮旋轉,粟米泛黑如墨,麥粒透青似玉,稻穗染赤若霞,黍粒顯白勝雪,稷米呈黃如金,對應五行正色。藥鬼們發出尖銳的嘶鳴,卻被土黃色的光暈阻擋,為首幽靈的紫色毒斑竟開始淡化,顯是土氣克製了木火之毒。

蘇翁點燃艾草,特意混入白術、茯苓粉末,煙霧化作土黃色光帶,如鎖鏈般纏繞住最前排的藥鬼。“白術健脾,茯苓滲濕,此乃‘培土固本’之法。”他解釋道,“土氣充盛,自能吸納木火之偏性。”蘅蕪點頭,取出雷澤石置於陣眼,石麵震卦與戊土陣共鳴,地麵竟浮現出“地天泰”卦象——地在上,天在下,象征天地交而萬物通,藥鬼們的騷動漸漸平息。

此時,中央稷米突然迸發出金光,米粒上浮現出《脾胃論》片段:“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蘅蕪靈機一動,將龍鱗草與茯苓交叉擺放,形成“木疏土”“土載木”的循環格局。藥鬼們的身形逐漸凝實,衣袍上的毒漬竟化作藥草圖案,仿佛在重演生前辨識百草的場景。

三、青女再現施霜威,木金之爭顯玄機

正當陣法穩固之際,天際突然響起冰裂之聲,青女踏碎雲層而至,廣袖中翻湧著金氣凝成的霜花,每片霜花都刻著“金”字符文。“蘅蕪,你屢用木氣抗我金行,今日便教你見識‘金克木’的天道!”她揮手擲出“庚金霜”,萬千冰刃直擊戊土陣中央。

五穀陣劇烈震顫,中央稷米被霜刃擊中,瞬間碳化剝落。蘅蕪急中生智,摘下七片無花果葉,以龍鱗草莖為骨,結成“木”字法印:“金氣雖銳,需土氣以生;木氣雖柔,能破土以出!”她將葉片揉碎拋向霜花,葉汁的甘平之氣與霜花的辛燥之氣相撞,騰起大量白煙,煙中隱約可見“調和”二字。

蘇翁見狀,以藥鋤敲擊雷澤石,發出“宮音”土音),與蘅蕪默念的“角音”木音)相和,形成“木土相生”的共振頻率。青女的霜氣竟被音波切割成細屑,落地化作蒲公英,在戊土陣中生根發芽——金氣過亢反成生機,正是“亢則害,承乃製”的天道體現。

青女麵色微沉,指尖凝聚出一枚金箭,直指蘅蕪眉心:“詭辯之術,難敵天道!”蘅蕪不及閃避,胸前的鴻蒙玉牌殘片突然發出青光,形成護盾擋住金箭。玉牌碎片與還魂草產生共鳴,一道金光從百草塚深處升起,一株無根無葉的草破土而出,十三片金葉在風中舒展,每片葉麵上都刻著“土”字古篆,正是長夏土靈“還魂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還魂草的金葉與蘅蕪體內的無花果靈根產生共振,她識海中浮現出“脾主運化”的金色大字。青女的金箭餘勢未消,卻被還魂草吸收,化作養料滲入根部,草葉竟當場擴展至二十四片,對應二十四節氣,每片葉麵閃現不同藥草影像,從健脾的黨參到和胃的砂仁,竟涵蓋脾胃經全係藥物。

藥鬼們見狀,集體跪拜還魂草,衣袍上的毒漬徹底化作藥香。為首幽靈的手腕草繩突然繃直,指向塚內東側——那裡的霧氣正詭異地翻湧,露出半截刻著“本草閣”的石門。

四、還魂草金光乍現,後土使初露真容

還魂草的二十四片金葉在陽光下流轉著五色光芒,每片葉子邊緣呈波浪狀,恰似脾臟的解剖圖輪廓。蘅蕪剛靠近三尺,葉片突然發出清越的共鳴聲,如琴瑟和鳴,每片葉麵依次閃現“脾”“胃”“倉廩”“水穀”等字樣。青女的金箭餘勢化作金色粉塵,落在草葉上竟凝成露珠,露珠滾落在地,竟長出微型五穀——粟、麥、稻、黍、稷,分彆對應五行方位。

“小心!”蘇翁突然驚呼。青女指尖再凝金箭,直射草心。蘅蕪本能地撲向還魂草,胸前的鴻蒙玉牌殘片與草葉接觸的瞬間,一道光柱衝天而起,玉牌碎片竟與還魂草融為一體,在光柱中化作綠衣少女。少女長發及腰,發間彆著稻花,衣袂上繡著五穀輪回紋樣,赤腳踩在土黃色祥雲上,正是後土使者的化身。

“吾乃後土座下‘土華君’,”少女開口,聲音如春米篩穀般沉穩,“因護持《神農本草經》遭紂王迫害,魂散於此。今得仙子以土德喚醒,方得重聚靈識。”她揮手間,百草塚的霧氣化作脾胃經絡圖,脾經如黃色巨龍,胃經似赤色長蛇,在虛空中交纏盤旋,“春分者,陰陽相半也,脾屬陰土,胃屬陽土,需調和如晝夜,方得土氣充盛。”

蘅蕪注意到少女的瞳孔中映著五穀輪回的光影,忽而化作麥穗揚花,忽而變為稻浪翻滾,最終定格為參苓白術散的配伍圖譜。“仙子可知,為何長夏屬土?”少女輕拂金葉,葉片上浮現出《黃帝內經》原文,“‘脾主長夏’,因土氣旺於四季末,可化木火金水生發之偏。”

五、神農氏殘影降世,脾胃論千古流傳

少女話音未落,塚中忽然響起青牛的低鳴,一位身著赭色衣袍的老者乘牛踏霧而來,牛角掛著藥簍,腰間懸著《神農本草經》竹簡——竟是神農氏殘影!他抬手輕揮,青牛口中吐出一道金光,將青女的金箭震成齏粉。

“後土華,你護經有功,”神農氏溫言,目光轉向蘅蕪,“小友能以五穀陣鎮邪,可見已悟‘土為萬物之母’之理。”他抬手點向還魂草,草葉竟分化為五種顏色:青色入肝木疏土)、赤色入心火生土)、黃色入脾土本色)、白色入肺土生金)、黑色入腎水生木),形成五行閉環,“脾胃者,後天之本,如釜底之薪,能化五穀為精微。今歲木運太過,土氣被克,當以甘溫之藥補脾,辛香之藥和胃。”

蘅蕪頓悟,迅速從藥箱中取出黨參甘溫)、砂仁辛香)、茯苓甘淡)、陳皮辛溫)、熟地甘潤),按五行方位擺放在還魂草周圍。黨參得土氣最厚,形如人體脾胃;砂仁殼如胃腑,仁如脾核;茯苓肌理致密,恰如脾之運化有序。還魂草吸收藥性,少女的麵容逐漸清晰,眉眼中竟有神農氏座下弟子的神韻。

“《神農本草經》殘卷藏於塚東石屋,”神農氏指向上古石屋,“當年藥工以血書注腳,雖殘猶珍。”蘅蕪踏入石屋,見中央石案上的殘卷已被毒霧侵蝕,卻在還魂草的金光下顯露出暗紋——竟是脾胃經的全息投影,與還魂草的葉片紋路完全吻合。殘卷空白處,曆代藥工的血書批注清晰可見:“烏頭配綠豆,以木土相和解毒”“白術炒至黃色,得土氣之燥”。

青女在雲端冷笑:“縱得殘卷,又能如何?土氣雖厚,難敵金戈!”神農氏揮手布下土德結界,青女的霜氣觸之即散:“金氣需土生,非土克。小友切記,‘土生金’而非‘土克金’,此乃調和之要。”說罷,他與青牛化作光點融入還魂草,留下一句低語:“清明時節,可往昆侖山尋土精。”

六、青女退去尋機變,本草經殘卷現蹤

青女見神農氏殘影消散,自知此時難敵,袖中撒出“乙木霜”——此霜專克土氣,卻在觸地瞬間被還魂草根係吸收,化作肥料。她恨恨道:“待秋金旺盛,定教你等見識真正的金氣!”言畢,化作金光遁走,空氣中留下一縷霜氣,在還魂草葉片上凝成“金”字露珠,露珠滾入戊土陣,竟催生出一株白術,其根如金錠,正是“土生金”的實證。


最新小说: 雙靈佩 下神壇 不奉陪 重生七零,女配從末世殺回來了 創造太陽係 炮灰女配不語,隻一味搶奪仙緣! 劍神在星際 塔拉 千方百計與千方百計 幻影宇宙之冥幻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