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跡草紀:二十四節氣絞股藍仙緣》
第十七回寒露·霜淬靈草破喉關玄理相生濟蒼生
【一】寒凝甌江,靈草應時顯奇韻
九月寒露,鬥柄指辛。甌江之上,晨霧如紗,層林儘染,楓葉紅似火,與江水的幽藍相映成趣。絞股藍仙子踏著凝結著白霜的一葉扁舟,自霧靄中緩緩而來。她身著一襲由七葉絞股藍葉片編織而成的輕紗,葉片上閃爍著點點寒露凝成的冰晶,隨著她的步伐,冰晶折射出七彩光芒,在江麵上勾勒出一幅幅神秘的圖案。
昨夜,辰星閃爍,灑下絲絲縷縷的金水之氣,被仙子儘數收於袖中。此刻,她輕揮衣袖,那些金水之氣便化作無數細小的光絲,融入江畔的絞股藍植株中。刹那間,原本翠綠的絞股藍葉片泛起一層淡淡的銀霜,藤蔓如活物般扭動,在空中拚寫出《月令七十二候解》的古老文字:“寒露,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仙子玉手輕撫江邊一株七葉絞股藍,葉片竟一分為二,一半如寒冰般晶瑩剔透,散發著絲絲寒意;另一半則似蘊含著無儘的生機,綠意盎然。這神奇的變化引得甌江水麵泛起陣陣漣漪,兩岸的燥氣如同遇到天敵,迅速消散。隨著燥氣退去,江堤上隱藏許久的“寒露三候”石刻逐漸顯現——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與此同時,江心緩緩升起一塊冰紋玉璧,其上“苦寒利咽”四個大字熠熠生輝,與絞股藍的氣息遙相呼應。
【二】漁翁染恙,喉痹之痛苦難言
在甌江畔的打漁巷,一艘破舊的漁船上,老漁翁王伯蜷縮在角落,備受煎熬。自寒露以來,他每日穿梭於江霧之中捕魚,不久便感覺咽喉腫痛,如鯁在喉。起初,隻是吞咽困難,聲音嘶啞,他並未在意,以為休息幾日便可好轉。然而,病情卻愈發嚴重,如今每到夜晚,喉間便痰鳴不止,咳出的痰呈青黑色,還夾雜著血絲。
村醫曾為他開了薑湯驅寒,誰知這薑湯不僅沒有緩解症狀,反而讓他的喉腫加劇。昨日,他竟咳出了如水晶般的痰塊,落地瞬間化作霜花,這詭異的症狀讓眾人驚恐不已。
絞股藍仙子聽聞此事,踏著霜花而來。她凝視著王伯,隻見他雙目赤紅,眼中布滿血絲,舌體紅絳腫脹,上麵布滿了如同絞股藍葉脈般的裂紋。再看他的咽喉,青紫色的濾泡密密麻麻,宛如掛滿寒霜的葡萄。仙子指尖輕搭王伯的寸口脈,片刻後,神色凝重道:“太陰肺燥,少陰火旺,咽喉痹阻。前醫誤用辛溫之藥,猶如火上澆油,使熱毒更熾。”
說話間,王伯又劇烈咳嗽起來,咳出的痰中竟出現了細如發絲的金色纖維。仙子用玉簪蘸取痰液,在船板上輕輕一畫,那些纖維便自動排列成“喉痹失音”四個字,隨後瞬間化作青煙消散。“你常年在江上勞作,寒霧侵喉,又逢金旺乘火,喉為肺之門戶,如今金燥至極,怎能發聲?”仙子望著王伯布滿老繭的雙手,歎息道。
【三】妙手配藥,苦寒良方祛病痛
仙子深知,唯有以苦寒之藥,方能解王伯的喉痹之症。她從江邊采摘下數株七葉絞股藍,這些絞股藍的莖乾堅硬如鐵,表麵布滿霜花狀的凸起,葉片厚實,泛著翡翠般的光澤,輕輕揉搓,一股清冽的香氣混合著淡淡的苦味撲麵而來。
隨後,仙子向附近的村民尋來九蒸九曬的射乾七錢、苦桔梗五錢,又特意在寒露清晨,帶著村民前往山林,采摘那帶著晨霜的青果。她將這些藥材放入用甌江中心冰泉水煮沸的藥鍋中。
煮藥過程中,奇妙的景象接連出現。七葉絞股藍在鍋中翻滾,宛如玄鳥展翅;射乾在水中燃燒起藍色的火焰,似玄鳥吐水;桔梗則不斷爆出水珠,如玉笛滴露。隨著藥材的煎煮,湯色逐漸變成黛青色,表麵浮現出三層不同顏色的霧氣——上層白色,對應肺金;中層青色,對應肝木;下層黑色,對應腎水。
仙子用冰晶製成的盞盛起湯藥,湯氣氤氳間,《喉科指掌》中的利咽圖譜若隱若現。圖中,七葉絞股藍化作玄鳥,射乾為金箭,桔梗似玉笛,三者相互配合,形成“三氣開喉”的神奇異象。王伯飲下這碗冷湯,頓時感覺喉間的燥熱之氣如冰雪般消融,一股清冽之氣順著咽喉直下,疼痛瞬間減輕了大半。
連續服用三劑湯藥後,王伯咳出了大量墨黑色的痰塊,痰塊中裹著青白色的黏液。令人驚奇的是,這些黏液落地後竟化作了七葉絞股藍的種子。仙子取來之前村醫開的薑湯殘渣,與絞股藍一同置於霜氣中。薑湯遇霜立刻凍結,而絞股藍卻愈發青翠,葉片上的霜花迸發出寒星,在地麵灼燒出“苦寒利咽”四個大字。
【四】五行之道,闡釋病因解疑惑
王伯的兒子看著父親逐漸好轉,心中滿是感激,但也充滿疑惑,便向仙子請教:“為何父親的病在寒露時節會加重呢?”仙子微笑著折下一片寒露楓葉,楓葉的汁液在她掌心化作一幅五行利咽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寒露屬金,寒為水,金水相生,燥氣更盛。今年土運太過,土生金,使得金氣過旺,如熔爐中的烈火。此時,唯有以水製火,方能平衡。”仙子指著江兩岸的絞股藍繼續說道,“南岸的七葉絞股藍藤蔓纏繞,得水之性,苦寒入腎,能滋腎水;北岸的五葉絞股藍獨莖直上,得土之性,甘溫健脾,可培土生金。你父親的病,正是需要南岸的七葉絞股藍來清熱利咽。”
正說著,王伯又咳出一塊形似喉痂的東西,痂中還帶著些許喉膜碎片。仙子用玉簪蘸取痂物,在空氣中畫出喉輪圖。隻見咽喉如同被霜打過的竹管,聲帶似開裂的琴弦。“金不生水,水反乾涸,咽喉自然得不到滋潤。”仙子取來江南紅泥與江北黃土,將七葉絞股藍的根須分彆插入其中。在紅泥中,根須如玄蛇般鑽洞,不斷滲出墨色津液;在黃土中,根須則如墨線暈染,泛出青白光澤。“江南土濕,需用苦寒之藥潤燥;江北土燥,要用甘溫之藥化濕,這便是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
此時,王伯枕邊的《醫學心悟》自動翻開,停在“喉痹門”,書中的文字逐漸變成七葉絞股藍的圖譜:“七葉膽,味苦性寒,主咽喉腫痛,開聲竅,如秋霜肅殺。”仙子指尖輕點圖譜,絞股藍的藤蔓竟穿過書頁,纏繞在王伯腕間的天突、照海穴,形成“咽喉清利”的脈象圖。王伯頓感胸中的燥熱之氣隨呼吸排出,咳出的痰也由黏稠變得清稀。
【五】君臣佐使,精準配伍成良方
經過幾日的治療,王伯已能坐起進食,但仍感咽乾舌燥。仙子見狀,取來冰紋石硯,以七葉絞股藍的莖為筆,在硯台上寫下膏方要訣:
“七葉絞股藍五兩甌江蘆葦蕩野生,須在寒露申時采收,帶霜珠者),
射乾七錢湖北恩施,切片,用秋露浸),
苦桔梗五錢安徽太和,去蘆頭,蜜炙),
青果三錢廣東普寧,劈開,用甘草水浸),
生甘草二兩內蒙古,蜜炙時加梨汁三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