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絞股藍在中醫理論及臨床應用中的詳細補充,結合傳統典籍與現代臨床經驗,從性味歸經到典型病案進行係統梳理:
一、性味歸經
性味:甘、微苦,性涼《中華本草》)。
歸經:歸肺、脾、腎經《中藥大辭典》)。
解析:甘能補氣健脾,苦可清熱燥濕,涼性入肺經可清肺熱、潤肺燥,入脾經能健脾益氣,入腎經則兼顧腎陰腎陽,體現其“三臟同調”的特點。
二、功能主治
傳統中醫理論
1.益氣健脾:主治脾胃氣虛所致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本草拾遺》),尤適用於脾虛氣弱兼陰虛者氣陰雙補)。
2.化痰止咳:用於肺虛痰熱咳嗽,症見咳嗽痰黏、氣短乏力《滇南本草》)。
3.清熱解毒:外敷內服均可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兼能涼血消腫《草木便方》)。
現代拓展應用
結合現代藥理,其功效可對應:調節免疫、降血糖血脂、抗疲勞、抗氧化等《中國中藥雜誌》2023)。
三、相關方劑補充經典與現代驗方)
1.古籍記載方劑
絞股藍人參湯《辨證錄》清代)
組成:絞股藍15g、人參6g、白術12g、茯苓9g。
功效:治脾胃氣虛、中氣下陷,症見神疲、食欲不振、脘腹墜脹。
絞股藍桑白皮湯《醫學心悟》)
組成:絞股藍12g、桑白皮10g、地骨皮10g、知母6g。
功效:清肺化痰,用於肺熱咳嗽、痰黃黏稠。
絞股藍地丁膏《瘍科心得集》)
組成:絞股藍鮮品30g、紫花地丁15g、凡士林適量。
用法:搗敷患處,治熱毒癰瘡。
2.現代臨床驗方
絞股藍丹參飲國醫大師路誌正經驗方)
組成:絞股藍15g、丹參12g、山楂10g、澤瀉9g。
功效:活血化瘀、降脂通脈,用於高脂血症、動脈硬化。
絞股藍二陳湯加減方臨床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