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女服藥三劑後,高熱漸退,手足轉溫,吐血停止;再服五劑,諸症悉平。此事很快傳遍京城,百姓紛紛到武陵藤茶坊求取"夏至藤茶養陰方",不出十日,京城的"熱厥"之症大減。
第五部分:陰陽太極,茶道玄機
夏至夜,月朗星稀。田世爵在武陵藤茶坊舉辦了一場彆開生麵的"陰陽茶道"。他命人采摘同一株藤茶的陽葉朝陽麵葉片)與陰葉背陰麵葉片),按11的比例混合衝泡。
隻見茶師將沸水注入紫砂壺中,陽葉上浮,陰葉下沉,茶湯逐漸呈現出"半青半黃"的奇妙色澤,恰似太極圖中的陰陽魚。田世爵親自為賓客分茶,講解道:"陽葉受日光照射充足,清陽火之力強;陰葉得樹蔭遮蔽,滋真陰之效著。二者相濟,方合夏至"陽極陰生"之道。"
他端起茶杯,繼續說道:"飲此茶,當分三口:第一口吸其清香,清瀉上焦心火;第二口品其甘苦,滋養中焦胃陰;第三口咽其津液,濡潤下焦腎水。如此,三焦通達,陰陽調和,自可順應天地轉折之機。"
此"陰陽茶道"迅速在京城文人雅士中流傳開來,甚至傳入宮中,成為嘉靖皇帝夏至必飲的養生之道。百姓們雖不能如此雅致,卻也紛紛效仿,在夏至日飲用藤茶,形成了獨特的節氣習俗。
第六部分:邪祟作祟?藤茶破迷
就在藤茶聲名大噪之際,京城突然來了一位雲遊道士,四處散布謠言:"今歲夏至陽衰,乃邪祟入侵所致,非焚燒符紙不能驅邪!"不明真相的百姓信以為真,紛紛在家中焚燒符紙,一時間京城煙霧繚繞,甚至引發了幾起火災。
田世爵得知後,決定破除迷信。他在武陵藤茶坊前設下法壇,當眾演示:取符紙灰燼少許,用藤茶煎劑噴灑其上,隻見灰燼中竟析出許多白色結晶。
"諸位請看,此乃符紙燃燒後的硫化物與藤茶中的二氫楊梅素結合形成的結晶,何來邪祟之說?"田世爵朗聲道,"今歲夏至之熱,乃五運六氣中火運太過所致,屬自然之道。藤茶能解此熱,亦屬自然之理。我等當順應天時,以自然之物調和身心,豈容邪說惑眾!"
他又指著前來求診的百姓說:"這位老兄前日焚燒符紙,反致咽喉腫痛、咳嗽帶血,正是火上澆油。經用藤茶養陰方調理,今日已見好轉。可見,順應自然則生,違背自然則病,此乃天地大道,非鬼神所能為也!"
一番話說得百姓心服口服,那位雲遊道士見騙局被拆穿,灰溜溜地離開了京城。
第七部分:夏至祭茶,靈草封神
夏至日,田世爵率領文武百官,在天壇舉行了隆重的"藤茶祭"。祭壇中央,擺放著用武陵山千年古藤製成的藤茶圖騰,四周環繞著二十四味應時草藥。
田世爵身著土家族傳統祭服,手持藤茶枝葉,高聲祭告天地:"惟靈草藤茶,生於武陵,得陰陽之正,合五行之奇。夏至用之,可轉亢陽為和,化燥火為潤,調人體之陰陽,應天地之轉折。今京城大治,萬民安康,皆靈草之功也!"
嘉靖皇帝親自出席祭典,他望著祭壇上的藤茶,感慨萬千:"此草雖生於蠻夷之地,卻有濟世救人之功,真乃靈草也!"說罷,他親手將一塊刻有"靈草真人"的金匾賜予田世爵,命其懸掛於武陵藤茶坊之上。
從此,藤茶正式被朝廷封為"夏至養生聖品",其"夏至養陰方"被刻在石碑上,立於各州縣醫館之前,成為中醫順應天時、調和陰陽的典範。而武陵山區的土家族百姓,更是將夏至祭茶的習俗代代相傳,成為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結語:陽極陰生藤茶濟,五行流轉道無窮
夏至時節的陰陽轉折,是天地大道的自然體現,而藤茶在此間的妙用,則展現了中醫"天人合一"的智慧。當藤茶的涼潤之性遇上夏至的亢陽之火,一場天地人三才的和諧共鳴就此展開。從宮廷到民間,藤茶不僅解決了實際的健康問題,更成為了連接人與自然的橋梁。
讚詩
夏至陽極陰始生,赤龍焚城萬民驚。
土司妙手調陰陽,藤茶一方定乾坤。
陽葉清瀉心頭火,陰葉滋養腎水津。
太極茶道藏玄機,靈草封神照古今。
預告:小暑·暑濕困脾藤茶解
下一章,將講述小暑時節,暑氣漸盛,濕氣加重,形成暑濕交困的局麵。藤茶又將在這濕熱交蒸的時節,展現怎樣的祛濕功效?田世爵又將如何利用藤茶,幫助人們應對暑濕之邪?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