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間使用方法與單驗方
1.日常食療方
黨參田七燉雞:以黨參15g、三七10g與雞肉同燉,用於改善心肌供血,緩解氣虛血瘀型冠心病心絞痛。此藥膳通過黨參補氣、三七活血,協同雞肉滋陰,適合中老年體虛者長期調理。
八珍桂圓糕:將黨參10g與茯苓、山藥等八味藥食同源食材打成粉,包裹桂圓肉製成糕點,用於氣血雙補,尤其適合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者。
黨參枸杞茶:黨參10g、枸杞15g沸水衝泡,代茶飲,緩解氣血不足所致的乏力、頭暈,民間常用於產後或術後調養。
2.單驗方精選
功能性子宮出血:黨參30~60g水煎服,月經期連續服用5天,利用其補氣攝血之功,減少出血量。
脫肛:黨參30g配伍升麻10g、甘草6g煎服,同時以芒硝30g、甘草10g煎湯坐浴,內外同治以升提中氣。
慢性腹瀉:黨參10g與白術、茯苓、山藥等配伍如偏方六),針對脾胃虛弱型泄瀉,通過健脾止瀉改善症狀。
二、曆代名醫應用案例
1.張錫純的創新配伍
參赭鎮氣湯:黨參配伍代赭石,治療虛喘證。張錫純認為黨參“性平不燥,善補氣又善滋陰”,代赭石降逆平喘,兩者一升一降,調和氣機。
白虎加人參以山藥代粳米湯:以黨參代人參,配伍石膏、山藥,用於治療陽明熱盛兼氣陰兩傷,既清熱又補氣生津,避免粳米滋膩。
經驗總結: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明確提出“古之人參即今之黨參”,主張以黨參替代人參用於日常調理,其創製的32首含參方劑中,黨參使用頻率達70。
2.溫病學派的靈活運用
葉天士:在溫熱病後期氣陰兩傷時,常以黨參配伍沙參、麥冬如沙參麥冬湯),取其“平和溫補”之性,避免人參溫熱助燥。
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用黨參於“新加黃龍湯”,補氣扶正以助攻下,體現“攻補兼施”的配伍思想。
三、常用方劑中的出現頻率
1.經典方劑中的核心地位
四君子湯黨參+白術+茯苓+甘草):作為健脾基礎方,在脾胃虛弱證中使用率超90,現代常用於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
歸脾湯黨參+黃芪+當歸+龍眼肉):在氣血兩虛型心悸、失眠的治療中占比達85,尤其適用於產後、術後氣血不足者。
補中益氣湯黨參+黃芪+升麻):用於中氣下陷證如脫肛、子宮脫垂),臨床有效率達80以上。
2.現代中成藥的廣泛應用
生脈飲黨參方):以黨參替代人參,用於氣陰兩虛之自汗、口渴,年銷售量超10億元,占同類產品市場份額的60。
參苓白術散:黨參在健脾祛濕類中成藥中出現頻率排名第一,常用於慢性腹瀉、脾虛水腫等,年使用率超200萬人次。
3.藥食同源的延伸
黨參被列入“藥食同源”目錄後,開發出口服液、膏方、藥膳湯包等產品,其中黨參口服液年銷售額達5億元,主要用於亞健康人群的補氣調理。
四、民間與臨床應用對比
維度民間使用臨床應用
劑型藥膳、茶飲、泡酒為主湯劑、丸劑、注射劑如黨參注射液)
劑量單次用量5~15g如燉雞)常規用量9~30g,重症可達60g如脫肛)
配伍特點多與食材搭配如雞肉、桂圓)常與黃芪、白術等補氣藥協同
適應症亞健康調理、慢性病輔助脾肺氣虛、氣血兩虧等明確證候
五、現代研究對傳統經驗的驗證
1.單驗方的科學依據
脫肛方:黨參皂苷可增強平滑肌收縮力,升麻中的升麻素促進血管收縮,兩者協同提升中氣。
功能性子宮出血方:黨參多糖通過調節雌激素受體表達,減少子宮內膜異常增生,與臨床止血效果一致。
2.名醫配伍的機製
參赭鎮氣湯:黨參皂苷增強心肌收縮力,代赭石中的鐵離子調節自主神經,共同改善心衰患者的呼吸困難。
白虎加人參湯:黨參多糖促進肝糖原合成,山藥黏液質保護胃黏膜,兩者替代粳米後,既保留清熱生津作用,又減少滋膩礙胃風險。
總結
黨參的民間應用體現了“藥食同源”的智慧,單驗方多聚焦補氣攝血、健脾止瀉等功效;名醫則通過精準配伍拓展其應用範圍,如張錫純以黨參配代赭石治療虛喘,葉天士用於溫熱病善後。在常用方劑中,黨參憑借“平和溫補”的特性,成為補氣劑的核心藥材,出現頻率穩居補氣藥首位。現代研究證實其多糖、皂苷等成分的多靶點作用,為傳統經驗提供了科學支撐,進一步推動了黨參在臨床和保健領域的深度應用。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