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分:黑帝賜符留丹經
黑帝賜符畢,化作黑光融入丹藥,丹藥頓時黑光大作,照徹冰窟。玄真子取丹藥塗於黑玉上,見黑玉自動卷成丹書,上刻“冬藏玄參丹方”八字,內文詳述采收、炮製、配伍之法,“此乃仙經留世,普惠眾生。”
他取丹藥下山,遇一老叟患“腎陽不足”,腰膝冷痛,五更泄瀉。以丹藥調鹿血服之,三日後,老叟咳出白痰數升,諸症皆愈,“腎寒屬水,玄參屬火,水火既濟而寒散。”又有獵人患“寒疝腹痛”,蜷臥不起,以丹藥調黃酒服之,當夜腸鳴如雷,瀉下黑便,“肝經屬木,玄參助火,火暖則木舒。”
玄真子將丹方刻於冰窟石壁,見刻痕中滲出黑液,“此乃地脈水精,印證丹方。”他回望冰窟,見窟中倒映七星,“七星應北鬥,丹方應天時。”遂作讚詩刻於石上:
水天寒徹萬物藏,玄真子煉黑參方。
冰窟鑿來坎水秀,玉爐煉就離火明。
七情和合通仙府,四氣調融勝玉漿。
從此人間無寒疾,一丹能暖九冬霜。
結語:冬藏之道在煉精
玄真子冬日煉製玄參,非為禦寒,實為煉精化氣,以應“閉藏”之道。夫冬者,水氣盛極,萬物閉藏,此時煉丹當取“寒者熱之,陰中求陽”之法。玄真子以冰窟之水,調玄參之精,合七情,和五味,製成丹藥,正合“冬藏”之道——藏而不滯,閉而不塞,如天地以寒水養萬物,亦以火氣暖其根。
讚曰:
玄武岩前冬氣清,玄真子製黑參羹。
五行鼎裡金丹轉,六氣爐中玉液凝。
七情和合通仙藥,四象回旋繞紫庭。
冬藏卷裡藏真訣,留與人間溫腎經。
終章尾聲:玄參濟世道無窮
結語:四時報罷道歸一
玄真子曆經四載,於春夏秋冬四時節氣中,采玄參、煉丹藥、製膏方,終得天地之秘:春采者得木氣而生津,夏煉者承火氣而清熱,秋成者稟金氣而潤燥,冬藏者獲水氣而溫陽。四卷丹經刻於天台石壁,每逢節氣便有祥雲覆頂,藥香彌漫百裡,山民取其方療疾,無不效如桴鼓。
某日,玄真子於丹房見玄參根塊自化玄珠,珠中映出天下蒼生圖景——嶺南瘴氣之地,玄參湯解溫熱之毒;塞北苦寒之鄉,玄參丹暖腎陽之衰;江南濕熱之所,玄參膏潤肺脾之燥。他撫掌而笑,知此草已通天地人三才之道,遂將四卷丹經化為飛帛,散落九州,自此玄參入藥流傳千古,成為《本草》中“滋陰聖品”。
讚曰:
太極分判草木生,玄真子悟天地情。
春采紫花通木氣,夏煉黑根濟火形。
秋成金井收玉露,冬藏冰窟煉真精。
四時報罷丹經在,留與人間壽萬齡。
傳承記:
後世醫家得玄真子丹經,於《本草綱目》中記玄參“滋腎水,降虛火,利咽喉,解毒熱”,更於臨床化裁出增液湯、玄麥甘桔湯等名方。今之浙地仍產玄參,其根黑如漆,斷麵油潤,謂“浙八味”之一,入藥時猶帶天台仙氣,服之可感清涼之氣循經而行,恰如玄真子當年煉丹時,火鼎中玄參化霧、冰窟內丹藥生光之象。
終焉之語:
夫玄參者,非獨草木也,乃天地陰陽之精,合四時而成。其色黑入腎,稟水之潤;其味苦入心,具火之燥;其性涼入肺,得金之清;其質潤入脾,含土之厚;其莖空入肝,備木之達。五氣俱全,故能調五臟、和六腑,此乃天人合一之至驗。今故事終章,然玄參濟世之道,正如天台流水,生生不息,潤澤千秋。
全書完)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