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川芎5g、當歸5g、紅棗5枚掰開)。
做法:加水煮沸後小火煮10分鐘,代茶溫飲。
功效:活血養血,適合女性經期後調理血虛兼輕微血瘀,如麵色蒼白、乏力),當歸、紅棗製約川芎辛燥,避免傷血。
2.湯羹類:滋補兼顧,適合秋冬
川芎白芷魚頭湯經典藥膳)
材料:川芎5g、白芷5g、魚頭1個約500g)、生薑3片、蔥段。
做法:魚頭煎至微黃,加水煮沸,放入川芎、白芷、生薑,小火燉30分鐘,加鹽調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功效:祛風止痛、溫通經絡,適合風寒頭痛、頸椎不適者如秋冬受涼後頭痛),魚頭補虛,生薑散寒,平衡藥性。
川芎黃芪烏雞湯
材料:川芎6g、黃芪15g、烏雞半隻、山藥100g。
做法:烏雞焯水,與川芎、黃芪、山藥同燉1.5小時,加鹽調味。
功效:益氣活血,適合氣虛血瘀者如疲勞乏力、肢體麻木),黃芪補氣,山藥健脾,避免川芎行氣耗氣。
3.粥類:溫和調理,適合脾胃虛弱者
川芎薏米粥
材料:川芎5g布包)、薏米30g、粳米50g、紅糖適量。
做法:川芎包與薏米、粳米同煮成粥,去藥包後加紅糖調味。
功效:祛風除濕,適合風濕關節痛伴輕微腫脹者,薏米利濕,粳米護胃,減少川芎對脾胃的刺激。
芎芍百合粥
材料:川芎4g、白芍6g、百合20g、小米50g。
做法:川芎、白芍煎汁,與百合、小米煮粥。
功效:柔肝活血,適合情緒緊張導致的頭痛如考試、工作壓力大),白芍柔肝,百合安神,緩解川芎的辛散之性。
4.現代創新:便捷化膳食產品
川芎風味堅果包:將川芎提取物脫除辛辣成分)與核桃、杏仁混合,製成即食堅果包,兼具抗氧化阿魏酸)與補腦功效,適合辦公零食。
川芎紅糖膏:川芎50g、紅糖500g,川芎煎汁濃縮後與紅糖熬製成膏,每日12勺溫水衝服,適合女性經前輕度痛經調理需提前1周服用)。
四、膳食應用注意事項
1.禁忌人群:孕婦、陰虛火旺者口乾、舌紅、便秘)、出血性疾病患者如胃潰瘍、血小板減少)禁用;月經期量大者慎用。
2.劑量控製:日常膳食中川芎用量需≤6g天,連續服用不超過7天,避免長期使用導致陰血耗傷。
3.配伍原則:必配“緩和食材”如紅棗、粳米、山藥),中和其辛燥之性,尤其避免單獨大量食用。
綜上,川芎的現代研發使其從傳統藥材向多領域拓展,而藥食兩用探索和膳食應用則延續了“藥食同源”的智慧,在安全劑量和合理配伍的前提下,可作為日常調理的輔助選擇,實現“治未病”的健康目標。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