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嶺羊合記:山神賜藥的節氣緣(下卷)_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 > 苗嶺羊合記:山神賜藥的節氣緣(下卷)

苗嶺羊合記:山神賜藥的節氣緣(下卷)(1 / 2)

楔子苗嶺春旱:羊合映燥咳

黔東南的苗嶺,藏曆春三月竟遭了旱。雷公山腳下的控拜苗寨,吊腳樓的黑瓦曬得發燙,木槽裡的水見了底,山神樹的葉子都蔫了半截——往年這時候該是細雨綿綿,今年卻連一滴雨都沒下,北坡的羊合葉長得比往年瘦,葉片邊緣泛著淺黃,像蒙了層灰。老苗醫阿爸銀坐在火塘邊,手裡攥著片剛采的羊合葉,葉背的銀光淡了些,嚼在嘴裡,辛麻感裡帶著股燥苦,眉頭不由得蹙起。

火塘上的銅壺煮著麥冬水,甘香混著焦味飄滿吊腳樓。阿爸銀的膝頭攤著《苗醫本草》,手指劃過“春燥宜潤”的苗文批注,耳邊忽然傳來小兒的哭聲——是阿珠的兒子阿糯,哭著喊“喉嚨疼”。阿爸銀趕緊起身,把銀刀彆在腰上,抓了把乾麥冬塞進竹簍:“阿貴,走,去看看阿糯——今年春旱,燥氣重,得用羊合葉配麥冬才管用。”

出門時,春陽晃得人睜不開眼,山神樹的銀鈴被風吹得有氣無力。阿爸銀抬頭望了望雷公山,北坡的羊合葉在陽光下泛著弱綠——山神今年沒降春雨,卻留了羊合葉和麥冬,一溫一潤,剛好能治春燥。他摸了摸懷裡的米酒葫蘆,笑著說:“山神懂我們的苦,草木就懂怎麼救我們。”

第一卷阿糯潤肺:羊合麥冬潤春生·五行金水·燥咳調理)

阿珠的兒子阿糯剛滿兩歲,是寨裡最活潑的孩子,往常總在吊腳樓間追著雞跑,可這幾天卻蔫蔫的,縮在阿珠懷裡哭,喉嚨啞得像被砂紙磨過,咳起來小臉通紅,痰少而黏,像凍住的糨糊,連最喜歡的甜米酒都不肯喝。阿珠給孩子喂了梨水,隻能潤會兒,過不了多久又咳得更凶,夜裡哭著喊“喉嚨疼”,阿珠抱著孩子坐了半宿,眼睛都熬紅了。

“阿爸銀爺爺,您快救救阿糯!”阿珠抱著孩子迎上來,阿糯的小嘴唇乾裂得滲血,看見阿爸銀,哭得更委屈:“爺爺,疼……”阿爸銀趕緊把孩子抱在膝頭,手指輕輕按在阿糯的喉嚨上,能摸到輕微的腫脹,又看了看孩子的舌苔,紅而少津,像剛曬過的麻紙:“阿珠,阿糯這是春燥傷肺,腎水不足——今年春旱,燥氣吸進肺裡,肺屬金,腎屬水,金水相生,水不足則金燥,光用梨水不夠,得用羊合葉溫腎水,麥冬潤肺金。”

阿貴蹲在一旁,邊記邊問:“師傅,為什麼用春采的羊合葉啊?冬藏的根不是更溫嗎?”阿爸銀指著竹簍裡的羊合葉,葉片薄而嫩:“春采的葉帶著春生的潤氣,辛麻味輕,適合孩子;冬藏的根溫性太足,會助燥。曼唐說‘春用葉,冬用根’,就是順草木的性子。”他從竹簍裡取出春采的羊合葉,切成碎末,又取了去年冬藏的麥冬,根像紡錘,半透明的肉裡藏著細筋,也切成碎末,按二比三的比例混在一起。

阿爸銀把藥末放進陶鍋裡,加了點甜米酒和蜂蜜——甜米酒性溫,能引藥入經;蜂蜜味甘性平,能潤燥生津,還能遮住藥味,孩子才肯喝。他用文火慢慢煮,藥湯熬成淡褐色時,甘香裡裹著辛麻,飄得滿吊腳樓都是。阿爸銀盛了小半碗,放溫了喂給阿糯:“阿糯乖,喝了這個,喉嚨就不疼了,能追小雞跑了。”

阿糯嘗了一口,甜絲絲的,沒再哭鬨,乖乖喝了半碗。阿爸銀還教阿珠做“羊合麥冬敷”:把剩下的藥渣用紗布包好,溫敷在阿糯的胸口,“外敷能讓藥性直接透進肺裡,和內服的藥湯裡外合應,好得快。”阿珠每天給阿糯喂兩次藥湯,敷一次藥包,三天後,阿糯不咳了,喉嚨也亮堂了,又能在吊腳樓間追著雞跑;七天後,孩子的舌苔不紅了,嘴唇也潤了,連甜米酒都能喝小半碗。

阿珠給阿爸銀送了籃新蒸的糯米飯,飯裡摻了點羊合葉碎末:“阿爸銀爺爺,阿糯好了,謝謝您!這糯米飯您嘗嘗,帶著羊合葉的香。”阿爸銀摸了摸阿糯的頭,笑著說:“不是我好,是羊合葉和麥冬好——春生的葉潤,冬藏的麥冬滋,順春燥的氣,才能治好阿糯的咳。”他把這方子記在《苗醫本草》上,用炭筆寫著:“春燥小兒咳,羊合葉春采)配麥冬冬藏),加甜米酒、蜂蜜煮服,外敷藥渣。腎水滋肺金,春生潤燥,金水相生——此乃應春旱之變,順草木春生之理。”

第二卷岩鬆公祛暑:羊合藿香清夏長·五運六氣·暑濕調理)

藏曆夏六月,苗嶺的暑氣比往年重,太陽烤得吊腳樓的木板發燙,寨裡的狗都趴在樹蔭下吐舌頭,連山神樹的葉子都打了卷。寨老岩鬆公今年八十七歲,身子本就弱,這天去山神樹祭拜,剛走了幾步就頭暈眼花,倒在青石板上,被路過的阿力扶回吊腳樓,醒來後渾身發燙,出冷汗,肚子脹得像鼓,連水都喝不下,嘴裡還說著胡話,喊“熱”“渴”。

“阿爸銀,岩鬆公這是中暑了!”阿力慌慌張張跑來找阿爸銀,棉鞋都跑掉了一隻。阿爸銀趕緊背上竹簍,裡麵裝著羊合葉、藿香、茯苓,快步往岩鬆公家走,路上的青石板燙得腳疼:“今年夏暑,火運過盛,又夾濕邪,岩鬆公年紀大,脾腎陽虛,擋不住暑濕,得用羊合葉溫腎,藿香清熱,茯苓祛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到了岩鬆公家,吊腳樓裡沒通風,暑氣悶得人喘不過氣。阿爸銀趕緊打開窗戶,讓風灌進來,又用濕毛巾敷在岩鬆公的額頭,岩鬆公的眼睛慢慢睜開,虛弱地說:“阿爸銀,我……我難受……”阿爸銀摸了摸他的脈,脈息洪數如燒開的水,又看了看他的舌苔,黃膩得像剛熬好的油茶:“岩鬆公,你這是暑濕困脾,腎不納氣——脾屬土,土克水,濕邪困脾,水就排不出去;腎屬水,水不能潤金,肺就喘不過氣,得用三樣藥一起治。”

阿貴幫著取藥,阿爸銀先取了夏采的羊合葉,葉片帶著暑氣的燥,用井水浸了片刻,辛麻味淡了些;又取了剛采的藿香,葉子綠得發亮,聞著有股清冽的香;再取了去年秋采的茯苓,皮黑肉白,斷麵的紋理像雲絮。他把三樣藥按二比三比二的比例切成碎末,放進陶鍋裡,加了點井水和糯米粉,用文火煮成糊狀:“糯米粉能補脾胃,藿香能清熱祛暑,茯苓能祛濕,羊合葉能溫腎,四樣合在一起,暑濕就能除。”

阿爸銀給岩鬆公喂了小半碗藥糊,藥糊涼絲絲的,帶著藿香的香,岩鬆公喝了後,慢慢喘勻了氣。他還教阿力做“羊合藿香浴”:把藥渣放進大木盆,加了井水,讓岩鬆公泡手泡腳,“手腳是經絡的末梢,泡一泡能讓暑濕順著經絡排出去。”岩鬆公每天喝兩次藥糊,泡一次手腳,三天後,不發燒了,肚子也不脹了;七天後,能坐在火塘邊喝甜米酒,還能給阿糯講苗寨的故事;到了大暑,竟能拄著拐杖去山神樹祭拜,連暑氣都不怕了。

岩鬆公給阿爸銀送了塊老銀片,上麵刻著羊合葉和藿香的紋樣:“阿爸銀,你是山神派來救我的,這銀片你拿著,能保平安。”阿爸銀摸著銀片笑:“不是我能,是草木能——藿香懂祛暑,茯苓懂祛濕,羊合葉懂溫腎,順夏長的氣,才能治好你的病。”他把這方子記在《苗醫本草》上,用炭筆寫著:“夏暑濕困者,羊合葉夏采井水浸)配藿香鮮采)、茯苓秋采),加糯米粉煮糊,內服兼泡手腳。土克水,火運調衡,暑濕自除——此乃應夏暑之變,借草木祛邪之理。”

第三卷阿貴治痹:羊合寄生強秋收·七情相須·痹痛傳承)

藏曆秋八月,苗嶺的雨下得勤,連月不見晴,北坡的羊合葉長得壯,葉片上的金斑透著亮,可寨裡的婦人阿秀卻犯了愁——她的左腿痹痛又犯了,往年隻是陰雨天疼,今年卻疼得更厲害,連織苗錦都難,針掉在竹筐裡,撿都撿不起來,夜裡疼得直捶腿,丈夫給她敷了鬆脂膏,反而更疼,隻能來找阿爸銀。

阿爸銀這幾天犯了咳嗽,坐在火塘邊咳得直喘,阿貴趕緊上前,扶著阿爸銀:“師傅,您歇著,我來給阿秀嫂子看。”阿爸銀點點頭,把銀刀遞給阿貴:“阿貴,你試試——阿秀這是秋涼痹痛,腎虧兼風濕,得用羊合葉配桑寄生,記住,桑寄生要選鬆樹上的,帶著陽氣。”

阿貴深吸一口氣,走到阿秀麵前,先摸了摸她的左腿,從膝蓋到腳踝都腫著,按下去阿秀疼得直吸氣,又摸了摸她的脈,脈息沉遲如凍住的溪澗,再看她的舌苔,白膩得像剛碾的糯米粉:“阿秀嫂子,您這是‘培根水)濕夾寒’,秋涼了,濕邪裹著寒鑽進骨縫,腎屬水,腎虧了就擋不住濕寒,得用羊合葉溫腎,桑寄生祛風濕,兩樣配著,才能把濕寒趕出去。”

阿秀點點頭,眼裡滿是信任:“阿貴,你就看著治,我信你。”阿貴轉身去藥架取藥,特意選了秋采的羊合葉,葉片壯實,辛麻味足;又取了去年霜降采的桑寄生,藤條褐紅,帶著鬆皮的紋路,嚼著甘澀裡帶點辛香,按三比二的比例切成碎末,放進陶鍋裡,加了點米酒和生薑,用文火煮:“米酒能引藥入經,生薑能散寒,和羊合葉、桑寄生配著,是‘相須’——羊合葉溫腎強筋,桑寄生祛風濕,兩樣一起用,藥勁比單用強十倍。”

阿貴把藥湯盛出來,放溫了遞給阿秀:“嫂子,喝了這個,再用藥渣敷腿,三天就能好。”阿秀喝了藥湯,辛麻感從喉嚨滑到腿裡,慢慢暖起來,像有股熱流在骨縫裡鑽。阿貴還教阿秀做“羊合寄生膏”:把藥渣搗成泥,加了點酥油,炒熱了敷在腿上,用布條裹住,“酥油能鎖溫,讓藥性在腿裡留得更久。”

阿秀每天喝兩次藥湯,敷一次藥膏,三天後,腿不腫了,能慢慢走路;七天後,能織苗錦了,針在手裡轉得靈活;到了秋分,竟能跟著寨裡的婦人去北坡采羊合葉,左腿靈活得像沒犯過病。阿秀給阿貴送了塊織好的苗錦,上麵繡著羊合葉和桑寄生:“阿貴,謝謝你,你現在比阿爸銀還厲害!”

阿貴把苗錦遞給阿爸銀,阿爸銀摸著錦麵上的紋樣,眼裡露出笑意:“阿貴,你記住,用藥不是記方子,是記草木的性子——羊合葉溫,桑寄生祛邪,兩樣相須,才能治痹痛。這是老輩人傳下來的理,你要好好傳下去。”阿貴點點頭,把這方子記在《苗醫本草》上,用炭筆寫著:“秋涼痹痛者,羊合葉秋采)配桑寄生霜降鬆采),加米酒、生薑煮服,外敷藥膏。腎溫風濕祛,七情相須,痹痛自除——此乃應秋收之變,承苗醫傳承之理。”


最新小说: 道之始祖 鬥羅大陸:星途 比太妃糖還甜的愛情 女配嬌憨撩人,男主秒變戀愛腦 靠近你多一點 人之惡源 荒島女王 腫瘤進化,我在末世開腦域 全球魔域:我的弑神掠奪係統 強漢之墨色如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