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泰藿恩記:長生天草護西征(下卷)_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 > 阿爾泰藿恩記:長生天草護西征(下卷)

阿爾泰藿恩記:長生天草護西征(下卷)(1 / 2)

楔子1220西域沙:燥痹困征途

蒙古大軍抵達西域沙漠邊緣時,秋陽烈得像燒紅的銅盤,沙粒被曬得發燙,踩在腳下能透過皮靴灼到腳心。與阿爾泰山的寒濕不同,這裡的風裹著沙礫,刮在人身上又乾又燥,剛緩解的痹痛,竟以新的模樣纏上士兵——不少人膝蓋不腫了,卻變得又乾又硬,屈伸時像生了鏽的鐵軸,連握彎刀的手指都裂了口子,滲著血絲,軍醫稱之為“燥痹”。

“帖木爾藥師,這燥痹比寒痹還磨人!”士兵豁阿歹攥著乾裂的手指,指縫裡的血痂沾著沙粒,“塗了之前的長生天草膏,反而更乾,夜裡疼得直攥拳,連馬韁繩都握不住了!”

帖木爾蹲下來,摸了摸豁阿歹的膝蓋,皮膚乾得像老羊皮,沒有紅腫卻硬得發亮,再看舌苔,紅而少津,像被曬乾的戈壁石——這不是寒邪,是燥邪侵骨,之前的藥膏用馬奶酒熬製,偏溫燥,在沙漠裡用,反而像給燥火添柴。他望著遠處起伏的沙丘,心裡暗忖:阿爾泰山的寒痹靠溫通,西域的燥痹得靠潤養,長生天草的用法,得跟著地域變才行。

夜裡,帖木爾坐在篝火旁,翻出巴圖阿爸送的草藥種子,又摸了摸懷裡從西域牧民那換來的沙棘果——沙棘果在沙漠裡隨處可見,牧民說它能“潤喉解渴,護皮防裂”。他忽然有了主意:或許,用沙棘果的汁液調和長生天草膏,能中和草藥的燥性,既能驅痹,又能潤燥——這又是一次新的實踐,若能成,就能讓大軍在沙漠裡繼續前行。

第一卷藿棘潤燥:沙途複揚鞭

帖木爾第二天一早就動手試製藥膏。他先將沙棘果放在陶碗裡,用木杵搗爛,紗布過濾出橙紅色的汁液,汁液酸甜,帶著沙漠植物特有的清勁;再取來長生天草的葉葉子比根燥性輕,更適合燥痹),用木刀切碎,和沙棘汁一起倒進陶鍋,加少量稀釋的馬奶酒比之前少了一半,避免溫燥),用文火慢慢熬。

“藥師,為什麼加沙棘果啊?這果子能治痹痛嗎?”幫忙燒火的徒弟納仁好奇地問。帖木爾攪著鍋裡的膏體,看著汁液慢慢和草藥融合,變成淡橙黃色:“沙棘果不能直接治痹痛,卻能潤燥——沙漠裡的燥氣傷了皮膚和筋骨,像曬乾的草垛,得先澆點水,才能讓草藥的勁兒滲進去。這就像草原上的馬,渴了先喂水,再喂草,才有力氣跑。”

熬了一個時辰,膏體變得黏稠,卻比之前的草膏更潤澤,摸起來不粘手,還帶著沙棘的酸甜氣。帖木爾先給豁阿歹塗在手指和膝蓋上,輕輕按摩——之前硬邦邦的膝蓋,按摩時慢慢軟了些,豁阿歹忍不住說:“藥師,這膏塗著涼絲絲的,比之前舒服多了,不燒得慌!”

帖木爾又教士兵用沙棘汁煮長生天草葉水:“每天用這水洗手洗腳,既能潤燥,又能防沙礫磨破皮膚;再喝一小碗,沙棘汁能潤喉嚨,草藥能驅痹,內外一起治。”豁阿歹按法子做,第一天塗完膏,手指的乾裂就不滲血了;第三天,膝蓋能靈活屈伸,握彎刀時不再疼;第七天,他能騎著馬在沙漠邊緣巡邏,連沙礫刮過皮靴都不覺得磨腳。

很快,“長生天草配沙棘”的法子在軍營裡傳開,士兵們的燥痹都慢慢好了。有個負責養馬的士兵,還試著用沙棘草膏塗在馬的蹄子上——沙漠裡的馬蹄容易乾裂,塗了膏後,馬蹄變得堅韌,馬跑起來更穩了。帖木爾把這個發現記在心裡,編成口訣教給徒弟:“草葉配棘汁,燥痹能解急;塗人潤筋骨,塗馬護蹄疾。”

大軍繼續往西域深處走,沙棘和長生天草成了必備的“沙漠雙寶”。帖木爾望著士兵們重新挺直的脊梁,心裡明白:長生天草的智慧,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方子,而是跟著土地、跟著氣候、跟著人的需要,不斷調整的實踐——這才是長生天真正的恩賜,是能讓草原勇士闖過任何困境的力量。

第二卷藿歸草原:民病得安康

1225年,西征大軍凱旋,帖木爾跟著成吉思汗回到蒙古草原。此時的草原正值冬春交替,寒邪未散,不少牧民得了“春寒痹”,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有的連氈房都出不了,隻能裹著厚羊皮襖蜷縮在火塘邊。

帖木爾剛回到自己的氈房,鄰居的牧民其其格就抱著三歲的兒子來了,孩子的腳踝又紅又腫,哭著喊“疼”,連走路都要抱著。“帖木爾藥師,孩子這幾天在雪地裡玩,回來就成這樣了,塗了普通草藥膏也不管用,您快救救他!”其其格的聲音帶著哭腔。

帖木爾摸了摸孩子的腳踝,皮膚冰涼,腫得像小饅頭,舌苔白膩——這是典型的春寒痹,比冬天的寒痹輕些,卻更易反複。他取來長生天草的根冬藏的根陽氣足,適合春寒),用木刀切成薄片,和溫熱的馬奶一起煮比馬奶酒溫和,更適合孩子),加了一勺野蜂蜜調和藥性,孩子也愛喝)。

“把這藥湯分三次喂孩子喝,剩下的湯渣搗成泥,加少量羊油,塗在腳踝上,用羊毛裹住,彆讓孩子再受涼。”帖木爾囑咐道。其其格按法子做,第二天孩子就不怎麼哭了;第三天,腳踝的腫消了一半;第五天,孩子能在氈房裡跑著玩,還拿著長生天草的葉子,學著帖木爾的樣子“采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草原上的牧民聽說帖木爾回來了,都來找他治病。有個老牧民策楞,得了“久痹”二十年,每到春天就疼得下不了床,帖木爾用長生天草根配鹿筋鹿筋能強筋骨,補久痹的虛),熬成膏給老人塗,還讓老人每天喝一小碗草藥馬奶酒。老人用了半個月,能拄著拐杖走出氈房;一個月後,竟能跟著牧民去河邊飲馬,他拉著帖木爾的手說:“藥師,我以為這輩子都站不起來了,是長生天草救了我,是你救了我啊!”

帖木爾還把西征路上的經驗教給草原的牧民:春寒痹用草根配馬奶,燥痹草原乾旱時也會有)用草葉配沙棘,產後寒的婦人用草根配黃芪黃芪能補氣血,草原上常見的草藥)。牧民們把這些法子口口相傳,有的還在氈房的牆上畫了長生天草的圖案,旁邊標注用法,方便記。

有一次,帖木爾去草原深處的牧民營地,見牧民們正圍著熬藥的陶鍋,唱著他教的口訣:“春用根,夏用葉,沙棘配著燥痹解;產後加芪補氣血,久痹鹿筋強骨節。”他站在遠處聽著,心裡滿是溫暖——長生天草的智慧,已經從西征的軍營,走進了草原的每一個氈房,成了牧民們守護健康的“傳家寶”。

第三卷藿藝傳薪:辨證啟後學

帖木爾年近六十時,開始物色徒弟,想把長生天草的用法和辨證的智慧傳下去。他選了兩個年輕人:一個是跟著他西征過的納仁,懂軍中痹痛的治法;一個是草原牧民的兒子巴特爾,熟悉草原的草藥和牧民的體質,兩人都踏實好學,對草藥有敬畏心。

帖木爾教徒弟的第一件事,就是“辨體質”。他帶兩人去看不同的病人:“你們看,這個老牧民是陽虛,舌苔白,脈沉,用長生天草時要加乾薑;那個年輕媳婦是陰虛,舌苔紅,脈細,要加蜂蜜——不是所有痹痛都用一樣的方子,得看人的身子,像草原上的馬,有的要喂精料,有的要喂乾草,得對症。”

有一次,一個牧民得了“濕痹”,膝蓋又腫又脹,還滲著少量積液,納仁想按之前的法子用草膏,帖木爾趕緊攔住:“這是濕痹,不是寒痹也不是燥痹,得先祛濕。我們草原上的蒼術能祛濕,把蒼術和長生天草一起熬膏,蒼術祛濕,草驅痹,才能治根。”

巴特爾跟著熬膏,邊熬邊問:“師傅,怎麼區分濕痹和寒痹啊?”帖木爾指著病人的膝蓋:“濕痹的腫是軟的,按下去會陷下去,寒痹的腫是硬的,摸起來涼;濕痹的舌苔是白膩的,寒痹的舌苔是白薄的——這些細節,得在實踐裡慢慢看,記在心裡,比背口訣還重要。”

兩人跟著帖木爾學了三年,終於能獨立治病。納仁在軍營裡給士兵治痹痛,遇到燥痹就用沙棘配草葉,遇到寒痹就用乾薑配草根,治好了不少人;巴特爾在草原上給牧民治病,遇到產後寒就用黃芪配草根,遇到久痹就用鹿筋配草膏,牧民們都誇他“比帖木爾藥師還懂草原人的身子”。


最新小说: 神王覺醒靈隕之卻 殺99次無果我覺醒拚多多 美女總裁,請上車 搜山降魔,山海顯聖 這係統比我還老六? 九霄戰龍訣 山海秘藏古卷迷宗 重生繼妹懷中,好女孩不錯過 高武世界:開局有靈眸 奪我家產?我嫁竹馬隨軍成團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