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說關羽大勝給川中帶來的巨大震動,令劉備諸葛亮歡欣鼓舞,張飛趙雲舉杯相慶,嚷嚷著要帶著關興順江而下到荊州,一睹新解良侯的風采。
中原這邊,許都以南的地方武裝,大多已經打出義旗,響應關羽。
曹操的生命也走到了最後時光,曹魏又接連大敗損兵折將,一時間也無暇平叛。
江東這邊,主將呂蒙吐血昏厥之後,身體每況愈下,眼看是活不了幾天了。
不得已,孫權派老臣張昭前往陸口,詢問呂蒙身後之事。
陸口,呂蒙居所。
呂蒙眼窩深陷,臉色發白,直挺挺躺在病榻上,一動不動,如果不是胸腔還有微弱波動,便與死人無異。
這副慘樣被張昭看在眼裡,頓生戚戚然,眼前不覺浮現一幕幕往事。
最近二十年,這樣的場麵他見過了太多次。
孫策將軍,周瑜將軍,魯肅將軍,都是他在親眼目睹下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現在又多了個呂蒙。
這人啊還得是能活,隻有活著,一切才有可能……張昭暗暗感慨一句,湊近病榻,低聲喚道:
“子明,吳侯問將軍百年之後,誰可繼任大都督一職,護佑我江東十郡。”
此前呂蒙離職舉薦陸遜接替隻是權宜之計,目的是為了麻痹關羽,並不是真的要讓位給陸遜,而且陸遜在沒有戰功傍身的情況下,是不能如此破格提拔的。
這一點,陸遜是明白的。
是以孫權才有派張昭前來詢問後事之舉。
呂蒙雙目無神,直直望著房頂,不知道想到了什麼,久久愣神不語。
“子明~?”
呂蒙這才回過神來,喃喃吐出兩個字:“陸遜。”
“陸遜之後呢?”張昭追問,陸遜也37歲了啊,和呂蒙是同輩,按東吳大都督的平均壽命,已經約等於半個死人了。
呂蒙再次久久不語,一句“要不投了吧,做大漢吳侯比做大魏吳侯更有前途”卡在喉嚨間,難以出口。
作為臣屬,呂蒙太了解孫權了,更了解人性。正因如此,他知道孫權寧願江東覆滅,寧願稱臣於魏,也決計不會向劉備稱臣的。
沒有人會對一個十年前還一無所有,仰仗東吳鼻息才生存下來的勢力(劉備)稱臣,
但是,形勢真的不一樣了。
在發現自己錯判關羽的第一時間,呂蒙就意識到,關羽之前的傲慢和自大,很有可能是裝出來的,特意裝給他看的。
一個文武雙全,能打且有謀略,還有極高戰略眼光和極高戰場感知力的關羽,東吳沒有人能擋得住。
放眼天下,恐怕能當者也屈指可數。
隻要給關羽時間,三方勢力中最弱的東吳必先敗亡,要麼敗於劉曹合擊,要麼敗於關羽之手。
陸遜?他可以嗎?
縱觀此次用計,陸遜亦是被算得明明白白,反而因措辭不當而促使關羽快速撤軍回荊。這讓呂蒙很難相信陸遜的能力可以抗衡關羽,雖然陸遜有著不遜於他的智謀。
對麵現在可是完全沒有短板的關羽和荊州啊。
麵對此渺茫的前景,已剩最後一口氣的呂蒙無可奈何,最終隻是搖搖頭。
張昭歎了口氣,心知再問也問不出什麼來,默默站到一旁。
等候最終時刻到來。
………
“父親何以篤定東吳前番是在使用奸計,目的為偷襲荊州。”
“那自然是知覺了。”
“可是眼下東吳並沒有來偷襲呀,還再次送來厚禮。”
“那平兒你說,陸遜為何不敢來應為父之邀,前來江陵赴會?”關羽挑眉反問。
“這……孩兒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