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章 各方博弈_穿越關羽,從水淹七軍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十三章 各方博弈(2 / 2)

關羽也在此等候了半個月,沒有等到曹仁回軍來奪樊城,也沒有等到駐守宛城的徐晃來援。

一方麵是因這個時代信息傳播速度慢,從襄樊二城丟失的消息傳到洛陽,再由洛陽下令各地的兵馬來援,至少需要半個月。

另一方麵是因為關羽命劉封孟達在山都縣對麵的漢水南岸留下三千疑兵,用以牽製曹仁。

當然,曹魏軍隊遲遲未有反應的主要原因還是:攻取襄樊二城者是前番剛水淹七軍,擒於禁龐德,威震華夏的關羽。

且關羽還率領了五萬大軍有備而來,比前一次北伐足足多了兩萬兵馬,還拿下了襄、樊二城,擁有了立足之地。

即使曹魏援軍趕到樊城,先不說野戰能否打得過關羽統領的五萬荊州軍,就算花費極大的代價在野戰勝過了荊州軍,後續還需要麵臨攻城的難題。

要知道,襄陽是座堅城,自古以來,南北方軍隊都不曾有過強攻攻破襄陽的案例(注1)。

更何況,如今荊州軍連番大捷,兵鋒正盛,氣勢如虹。曹魏則連遭漢中之敗和襄樊戰場兩次敗仗,曹魏一方的將領自是無人敢直攖其鋒的(注2)。

再加上曹操身體每況愈下,曹魏內部暗流湧動,更有許都以南的各地方武裝叛亂還未平息,曹魏一時半會還真就很難大舉發兵來奪襄陽。

對於曹操來說,此刻把大軍屯駐在洛陽周邊以防在自己歸天時內部生亂,更為重要。

衡量至此,關羽叫來眾將,做出以下部署:

令習珍率五千兵馬駐守樊城(注3),

令趙累統一萬水軍駐守宜城,

也就是劉備當初被劉協封為宜城亭侯的屬地。

宜城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東臨大洪山,西靠荊山,漢江流經其東。宜城位於襄陽和江陵之間,是連接這兩大重鎮的重要通道。

宜城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成為各方勢力爭奪的焦點。宜城不僅是南上北下軍事行動的必經之地,還在多次戰役中發揮了重關鍵作用。例如,在赤壁之戰後,曹魏和東吳為了爭奪荊州,多次在宜城及其周邊地區展開激戰。

關羽則親統其餘三萬五千兵馬,坐鎮襄陽。

安排妥當後,關羽口述,令馬良洋洋灑灑寫下一本奏章,著人快馬加鞭送往成都(注4),

這個奏章,事關季漢之後的戰略規劃和重點,此前關羽一直沒時間寫,現在拿下了襄樊二城,全據漢江。就很有必要與大哥劉備及諸葛亮討論一下季漢之後的戰略側重點。

關羽一直都認為,出師表中的出漢中北伐策略並非最優解。

相比於翻山越嶺跋涉千裡北伐隴西和漢中,受困於糧草補給線困難,順江而下吞並東吳,交州的難度更小,也更安全。

眾所周知,曹魏是沒有水軍的。

季漢在長江以南和東吳開戰的話,曹魏一定會坐山觀虎鬥,等孫劉分出勝負再動手。

即使曹魏不想坐山觀虎鬥,也因沒有水軍,而無法直接乾預戰事(注5)。

關羽之所以要上奏章,修正(隆中對)的戰略,牽涉到三個關鍵問題。

一是時機,曹操大限將至是一個絕佳的時機。這一點,無所不能的諸葛軍師是不知道的。

二是形勢,兵家四勢中的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兵形勢,從此時的形勢上看,曹操依然是最強大的一方。劉備一躍成為了第二強。僅有一州之地的東吳最弱,避實擊虛,避強擊弱也符合兵法要旨。

這也是原時空裡東吳為何屢屢偷襲季漢的主要原因。

攻打更強的一方難度太大,即使得手了也要麵臨更強一方的後續雷霆之怒報複;而攻打較弱的一方則沒有這種顧慮,較弱的一方本身就弱,被攻擊後反擊力度隻會更弱,更容易應對。

且出漢中北伐會因為後勤跟不上而徒勞無功,而擇機順江而下攻東吳會加速東吳投降派的活躍度和話語權。

三是恩怨。

對於關羽來說,哪怕沒有前麵兩個因素,單單是因為和東吳的恩怨,他就會力主東征,而不是北伐。

而這次二度北伐,正是為東征做準備。

用北伐之舉,表麵上維持孫劉聯盟關係,以麻痹孫權陸遜;實則借北伐之舉,把大軍調離江陵,令陸遜放鬆警惕。

是以,關羽給這個奏章起名為《襄陽對》。


最新小说: 末世重生後我和白月光複合了 昆侖虛之青銅神樹 盜墓:裝!拚命裝,小爺吳家逼王 變身後我贖罪與戀愛的路 重生之東北小城風雲錄 被嫡姐搶嫁後,我被攝政王寵爆了 道士就是個職業,不是人類變異 司馬牧羊 我被恐怖BOSS拉進副本裡親 快穿:崩壞男主又在吃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