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報仇_穿越關羽,從水淹七軍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穿越關羽,從水淹七軍開始 > 十七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報仇

十七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報仇(1 / 2)

關羽選下策(按兵不動)並不是非要等天下有變。

而是此時采取軍事行動不現實。

這個時代的任何軍事行動,主要依賴以下幾個關鍵因素:

一是兵力和戰鬥力:也就是士兵素質和士兵數量。戰爭中,兵力多且士兵素質更高的一方通常占據優勢。

這方麵荊州軍是占據優勢的,士卒的個體素質上,荊州軍與另外兩家不相伯仲,即使有優勢也很有限。

荊州軍最大的優勢是局部兵力,目前在荊州三郡駐守的總兵力約有十萬(加上黃忠和趙雲帶來的兩部兵馬),多於曹魏和東吳在荊州地區的總駐守兵力。曹魏在宛城及周邊屯兵約三萬,東吳在陸口及周邊三郡屯兵約四萬。

二是將領的個人素質和指揮能力:將領的武勇和指揮能力對戰爭勝負有決定性影響。擁有較強身體素質的將領,通常會每戰必先,提振己方士氣,打擊敵方士氣。如項羽,呂布,張遼。

這方麵荊州也是優勢一方,曹魏次之,東吳最差。因為駐守陸口的陸遜是儒生,君子六藝還行,上陣衝鋒就勉為其難了。

將領指揮能力上,荊州也略占優勢,東吳次之,曹魏再次之。

三是士氣和戰略:軍隊的士氣高低直接影響戰鬥結果。連續取勝的軍隊士氣通常較高,而連續失敗的一方士氣通常低落,影響後續戰鬥。

這方麵也是荊州軍占優,吳魏不相伯仲。

四是資源和後勤:這個時代資源有限,人力資源和糧草資源,後勤保障能力都直接影響戰爭的持續能力和最終結果。

劉備剛在漢中打了一場持續一年零七個月的漢中爭奪戰,川中損耗嚴重;荊州軍也剛打了兩場戰爭,多年積攢的資源幾乎消耗殆儘;而曹魏地廣人多,漢中之戰和襄樊兩戰的總損失並未傷筋動骨;東吳近些年就隻打了一場合肥之戰,且已經是三年前的事了。

是以,在資源和後勤保障這方麵,曹魏是優勢最大的一方,東吳次之,劉備最差。

當然這也是因為劉備立國最晚,底子最薄。

五是技術和裝備:隨著技術發展,戰爭形式也在不斷進化。例如,單馬鐙的發明使得曹魏騎兵在戰場上擁有更大優勢;連弩的提前列裝,讓季漢軍隊在短兵相接時優勢更大;水戰陣列的優化讓東吳水軍難求一敗;因而冷兵器時期的技術進步也直接關乎戰爭的方式和結果。

這一方麵,曹孫劉三家各有所長。

五大關鍵因素中,儘管荊州軍占據了三個優勢,但最最關鍵的資源和後勤保障卻是短板。

打仗,在紙麵實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比拚的就是資源和後勤保障。

受限於資源,荊州軍短期內是無法繼續開展持久的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任憑法正的策略如何驚豔,現階段荊州軍都隻能窩在家裡等發育。

因此,即使不是為了等天下大變這個最佳戰機,關羽也不會采用法正的上中兩策。

法正是謀士,隻獻策即可,而他這個主將需要考慮的就多了。

更可況,法正的上中兩策並沒有多高明,甚至於上策(誘陸遜來赴會然後將其控製)關羽在其來荊州之前就已經用過了,但沒奏效。

陸遜並非泛泛之輩,其是這個時代最頂級的軍事人才,不能因其年輕,此前籍籍無名而輕視。

軍師諸葛亮首次帶兵前也是名聲不顯,周瑜首次統大軍在赤壁對抗曹操幾十萬大軍時誰人識?

關羽一直都認為,能經常打勝仗的將軍不是最厲害的軍事人才,而能通過發展經濟就拖垮對手,進而使己方不戰而勝的,才是最頂級的軍事人才;正如能在病人發病前就預先防治的,而不是在手術台上闖出聲名的醫生,才是真正的神醫。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善醫者無煌煌之名。

最高境界的戰爭,往往就是比拚發育速度,並在時機合適的時候出動,一擊必殺。

而不在窮兵黷武,頻繁發動長期戰爭,損耗戰爭潛力。

是以關羽前兩次北伐,都是在極短的時間內結束戰爭,以期減少對資源的消耗,對百姓的消耗。

“這……”法正明顯懵了一下。

不打算出兵你問計於我?

那我這趟荊州不白來了嗎?

我法正這樣的人才最合適發揮的地方是戰場啊。


最新小说: 出獄後,真少爺他醫武通神 末日美利堅 挺孕肚荒星種地,我被大佬們團寵 混沌凰途逆九天 未婚夫偏心外室?我養太子你哭什麼 雙穿後我和死對頭玩崩劇情 有你無我 燭火映河山 造化骨:從為女帝解毒開始無敵 長生:築基成功後,外掛才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