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次輔崔拱繼續說道:“回陛下,如今陸路被封鎖,消息傳輸隻能通過海上而來,現在海上正值逆風,行船困難,加上海盜橫行後又繞道越州,這才耽誤了時間!“
蟠龍香爐吐出嫋嫋青煙,在殿中飄蕩。
長慶帝忽然抬手揉了揉太陽穴,十二旒玉珠隨著動作輕晃,在蒼老的麵容上投下細碎光斑。
“朕要聽的是破局良策,不是諸卿的苦經,愛卿們先議一議吧,交州叛亂應該如何處理!“
長慶帝懶得在聽這些亂七八糟的理由,還是先考慮如何解決吧。
“回稟陛下,事到如今,可派一大將領兵南下,同時節製楚贛二州兵馬,屆時必將在交州犁庭掃穴,一戰平息叛亂。“
“愛卿覺得,誰可領兵?“
崔拱的象牙笏在掌心轉了半圈,餘光瞥見武官隊列中那襲深紫麒麟補服。
“就他吧!”
“啟奏陛下,臣以為曹國公戰場經驗豐富,而且本身也在五軍都督府任職,此番出征,非曹國公莫屬!”
“愛卿說的在理!曹國公掛帥出征,朕心安!”
長慶帝對大臣推選出來的人選還算滿意,曹國公此人軍事能力平平,但是也算合格,最好的地方是不貪權。
"臣附議!"
兵部尚書的聲音也恰在此時響起,"曹國公年輕時曾隨武毅公平南詔之亂,又在五軍都督府任職多,此番掛帥,定可手到擒來!"
“曹國公何在!”
長慶帝對著下方站立大臣呼道。
群臣的餘光瞥見武官隊列裡走出的身影。
這道人影從右側群臣位置一步走出,推金山倒玉柱般跪倒,口稱:“臣曹國公曹榮,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長慶帝麵帶微笑,左手微抬作虛扶狀,說道“愛卿且先平身!”
“謝過陛下!”
曹國公謝過聖恩便站了起來。
長慶帝問道:“朕有意讓愛卿領兵評判,不知愛卿意下如何!”
曹國公麵上嚴肅,單膝跪地道:“願為陛下分憂!”
長慶帝聞言,臉上笑容又多了兩分,說道:“交州百萬百姓,就全仰仗愛卿了!”
曹國公鏗鏘有力地說道:“必將不負陛下所托,臣定將賊首抓至京城,交由陛下處置!”
長慶帝點頭稱讚,隨後又說道:“即日調京營將士五萬到曹國公麾下,贛州附近衛所也全聽曹國公指揮,如此湊齊十萬大軍,犁庭掃穴。兵部也需全力配合曹國公,早日準備好大軍出征的糧草、軍械!”
“臣兵部遵命!”
長慶帝安排下去這些,隨後又問道:“國朝以近三十年無叛亂,如今糜爛一州之地,朕心難安。兵部準備這些需要多長時間,朕的大軍什麼時候能夠出征,今天能否給朕一個答複。”
蒼老的兵部尚書一步走上前,數尺長的白胡須垂蕩。
“陛下!如今馬上將要入秋,準備也非一日之功可成,大軍不可在冬日行軍,因此最早出征時間便是明年開春!兵部自會在這之前準備好大軍所用一切糧草軍械。”
因為朝廷數十年沒有大的叛亂的問題,雖然北方軍事壓力很大,但是大虞朝廷也還算能撐得住,兵部文官並沒有扯皮阻攔,反而還算配合。
可能也和交州更加靠近大虞南方數州有關,貼近朝廷的錢袋子,還是大部分重臣的老家,容不得這些人不上心。
這要是放在西南邊陲,這些人的重視力度指定要下降幾個力度。
說開春出兵這事在大虞也是常例,古代行軍打仗不比現代,限製很多,尤其是現在的大虞,氣候多變,南方的冬天河流也要結冰,實在不適合大規模行軍打仗。
長慶帝做了幾十年皇帝,也不是無知之人,隨即便同意道:“那便再讓反賊囂張片刻,明年開春出征。現在開始給朕多搜集交州反賊情報,朕不想有人造反,朕卻過了兩個月才知道這事,再出現第二次!
“明白了嗎!”
“臣等遵旨!”
長慶帝隨後不再說話,給你身旁太監一個眼神,太監瞬間明白,高喊道:“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
伴隨著群臣的山呼,長慶帝退入後殿,今日朝會宣布結束。
眾多大臣三三兩兩往外走。
不時有人走近曹國公身邊,笑著恭賀曹國公。
曹國公也是滿麵春風,禮貌回應。
"曹國公此番掛帥,真乃眾望所歸啊!"
戶部侍郎笑得眼角堆起褶子,抱拳恭喜道。
"哈哈,多謝侍郎誇獎,這一切全賴陛下聖明!"
曹國公也笑著抱拳回禮,嘴上打著哈哈。
喜歡我!資本大佬!開局搶奪諸天之門請大家收藏:()我!資本大佬!開局搶奪諸天之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