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南方日報》頭版頭條,以無比醒目的特號黑字,刊登了震撼性的消息:
“王師浩蕩,一舉克複台島!雄師東指,儘掃高麗頑寇!”
副標題則點明了更深層的意義:“東瀛野望徹底破沒,我南方軍戰士,再造山河!”
關於台島,文章著重強調了其被侵占幾十年的屈辱曆史,將其收複描繪成“洗刷國恥”、“告慰先烈”的壯舉,字裡行間充滿了民族情感和曆史使命感。
而關於高麗,報道則巧妙地將重點放在了“解救高麗百姓於東瀛水火”、“幫助高麗人民重獲自由與安寧”上,絕口不提曆史上高麗與中原王朝的宗藩關係或潛在的領土訴求,將其定位為一場正義的解放戰爭。
這則消息一經發布就好像插上了翅膀,迅速傳遍了整個南方控製區的大街小巷。
從柳城到湛城,從津門到前朝京城城,南方軍控製下的各大城市,乃至鄉鎮村落,瞬間陷入了歡樂的海洋!
報童們清脆的叫賣聲響徹街頭巷尾,報紙被搶購一空。大街上汽車的汽笛長鳴,學校的喊聲激蕩,與街頭巷尾自發響起的鞭炮聲、鑼鼓聲彙成一首勝利的交響樂。
工人放下了工具,學生走出了課堂,商人關停了店鋪……無數市民湧上街頭,他們揮舞著連夜趕製的標語彩旗,高舉著陸紹遠和大帥陸震山的畫像,形成了一道道人潮。
“台島光複了!”
“高麗打下來了!”
“南方軍萬歲!”
“陸少帥萬歲!”
歡呼聲、口號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
人們臉上洋溢著發自內心的笑容,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光,幾十年的屈辱,仿佛在這一刻得到了徹底的洗刷。
商家們自發地打折促銷,甚至將商品、食物免費分發給慶祝的民眾,孩子們穿著新衣,在人群中穿梭嬉戲,手裡舉著小旗幟。
他們穿過主要街道,所到之處,歡聲雷動,茶館酒肆裡,人們興奮地討論著前線的勝利;收音機裡,反複播送著勝利的消息和激昂的樂曲。
一個賣煙卷的小販,一邊忙不迭地收著錢,一邊對熟客激動地說:“老哥,看到了嗎?鬼子真的完了,徹底完了。”
“是啊!”熟客狠狠吸了一口煙,滿臉紅光,“跟著陸少帥,咱們腰杆子硬!”
這股歡慶的熱潮,在傍晚時分達到了頂峰。
在柳城中心,在軍務樓、政務樓正對麵的巨大廣場——柳城廣場上,一場由官方組織的盛大慶祝晚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華燈初上,廣場上已是人山人海,人頭攢動。
臨時搭建的舞台上,上演著各種慶祝節目:有激昂慷慨的大合唱《出征曲》、《南方軍進行曲》,有表現軍民魚水情的歌舞,有諷刺小鬼子狼狽模樣的話劇……
台下,掌聲、喝彩聲、笑聲連綿不斷。絢爛的煙花騰空而起,在夜空中炸開成一片片璀璨的星光,將整個柳城照耀得好像白天一般。
軍務樓高層的陸紹遠辦公室內。
陸紹遠沒有出席下麵的晚會。他站在落地窗前,身後站著參謀總長李岩、辦公室主任陳安等幾個人,他們正在俯瞰著下方那片歡樂海洋。
窗外是萬家燈火,是萬眾歡騰;窗內是運籌帷幄,是冷靜的思考。
“民心可用啊。”李岩看著下方盛景,感慨道,“此戰之後,我南方凝聚力,將達到空前高度。”,陳安也點頭表示認同。
陸紹遠的臉上看不出太多的喜悅,反而帶著一種思考。
他平靜的說道:“勝利,值得慶祝,這是將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也是全體國民共同努力的結果。但是,”
他轉過身,目光掃過李岩和陳安:“我們還遠未到可以高枕無憂的時候。”
他走到牆上懸掛的巨幅東亞地圖前,手指緩緩劃過北方那片廣袤的區域。
“台島回來了,高麗解決了,東瀛本土也已在我們的掌握之中。”他的手指最終停在了地圖上方,那片曾經屬於前朝,如今卻被另一個北方強鄰——北極國實際控製的遼闊土地上。
“現在,就等北方那一大塊了……”
李岩和陳安的神情也立刻變得凝重了起來。
他們明白,少帥的目光,已經投向了更遠的地方,投向了那個更為強大、關係更為複雜的對手上了,收複故土的征程,還遠未結束。
南方的鋼鐵洪流,在席卷了東方之後,始終要直麵北方那頭已經染了色的北極熊上。
南方的戰爭機器,要開始為接下來即將到來的戰事做準備了。
喜歡軍閥:我以鋼鐵洪流碾碎列強請大家收藏:()軍閥:我以鋼鐵洪流碾碎列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