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頂象征著九天神權的帝冠,終於停止了它壓迫性的下沉。
時間與空間仿佛都在這一刻凝固,整個天地陷入一種詭異的死寂。
九十九座關廟的銅鐘不再鳴響,但一種更為浩瀚無聲的鐘鳴,卻在每個人的心底回蕩。
廟宇前的青石階上,前一夜凝結的晨露,竟悄無聲息地彙聚成一個古樸的“關”字。
它們在晨光初露時悄然蒸發,不留一絲痕跡,又在下一個黎明準時出現,仿佛是大地本身在進行一場無聲的祭奠。
關興的意識飄蕩在這片寂靜的天地間,他能清晰地感知到億萬生靈心中那股擰成一股的意念。
它堅韌,執著,不屈不撓。
他終於徹悟,世人頂禮膜拜,所求的並非一個高坐雲端、俯瞰眾生的威嚴神明。
他們需要的,是一種精神的共鳴,是在他們自己麵對抉擇,選擇挺身而出、堅守道義的那一刻,心中能有一個聲音告訴自己:他也曾如此。
就在此時,那守護地脈的老長老,最後一縷殘存的意識即將徹底消散。
他仿佛看到了未來的景象,用儘最後的氣力,發出一聲貫穿曆史長河的歎息:“天道設神位,原為收攏人心;今天下人心自成神,反為天外之天。”話音未落,他畢生的修為化作一道溫暖的光流,沒有升入雲霄,而是毅然決然地沉入腳下的大地,融入了九州的山川脈絡。
這股力量像是一把鑰匙,開啟了沉睡在血脈深處的“文明本能”。
一場無聲的變革,在九州各地上演。
鄉塾裡,一個剛剛學會握筆的孩童,在描摹字帖時,竟下意識地將那個“義”字寫得最為端正挺拔,仿佛那一點一捺之中,蘊含著千鈞之力。
市井中,兩家為田界爭執不休,鬨上公堂,其中一人卻在堂前突然收手,主動讓出三分地,隻低聲說了一句:“算了,關老爺看著呢。”這並非是出於對神罰的畏懼,而是發自內心的,不願辜負心中那道身著綠袍、手持長刀的巍峨剪影。
這股自下而上的人間願力,終於觸怒了高懸於九天之上的天界。
雲層翻滾,紫電如龍,一道“敕命金冊”撕裂蒼穹,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壓降下。
金冊上神紋流轉,每一個字都蘊含著天道法則,欲強行冊封關羽為“九天蕩魔大帝”,並引動天雷,逼迫凡間接受這既定的神位。
紫電橫貫千裡,金冊光耀九州。
然而,當它即將落至武昌那座最古老的關廟上空時,異變陡生。
廟內,明明門窗緊閉,無一絲風,那座供奉了數百年的巨大香爐卻猛地一震,自行傾倒。
爐中積攢了百年、早已凝結如岩的香灰,並未灑落一地,反而如一道灰色長龍,衝天而起。
億萬信徒的祈願與香火之氣在這一刻被徹底點燃。
那漫天香灰在空中急速盤旋、凝聚,竟在煌煌天威之下,拚出了七個蒼勁有力、震撼人心的大字:“我們封他為關聖。”
這七個字,每一個都仿佛是用凡人的脊梁骨寫就。
它們出現的一瞬間,便凝如金石,散發出比敕命金冊更加純粹、更加堅定的光芒。
香灰所化的字跡如同一隻無形的大手,穩穩地托住了下壓的金冊,甚至緩緩地將其頂回了雲霄深處!
天界被徹底激怒,醞釀已久的天雷終於轟然劈下。
那足以毀滅山川的雷霆,在即將觸及關廟的刹那,卻像是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詭異地拐了個彎,繞道而行,最終不偏不倚地劈在了數裡之外的一座剛剛落成的佞臣祠堂上。
隻聽一聲巨響,那座雕梁畫棟的建築瞬間化為焦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