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圖
江南梅雨時節,總是淅淅瀝瀝下個沒完。林慕白坐在自家老宅的書房裡,望著窗外被雨水打濕的青石板路發呆。這是他祖父留下的宅子,自老人三個月前過世後,林慕白便從城裡搬回來整理遺物。
書房裡堆滿了各種古籍字畫,空氣中彌漫著陳舊紙張與墨香混合的特殊氣味。林慕白的指尖劃過一排排書脊,忽然停在一隻古樸的木匣前。這木匣以紫檀製成,雕工精細,卻從未見祖父打開過。
他小心翼翼地捧出木匣,發現上麵掛著一把銅鎖,早已鏽跡斑斑。猶豫片刻,他找來工具輕輕一撬,鎖應聲而開。
匣中僅有一幅卷軸。
林慕白緩緩展開卷軸,竟是一幅長約五尺的山水圖。畫的右上角題著“乾坤圖”三字,筆力遒勁,似是出自大家之手。畫中群山疊嶂,雲霧繚繞,一條溪流蜿蜒其間,遠處隱約可見幾處屋舍,近處鬆柏蒼勁,奇石嶙峋。
最令人驚奇的是,這畫不似尋常古畫那般褪色,反而色彩鮮豔得仿佛昨日才完成。林慕白湊近細看,忽然覺得畫中雲霧似乎在緩緩流動,凝神再看時,又靜止如常。
“怕是連日陰雨,眼睛都看花了。”他自言自語道,將畫重新卷好,放在書案上。
當夜,林慕白夢見自己行走在山水之間,四周景致竟與那乾坤圖一般無二。夢中有一白衣老者向他招手,卻始終相隔甚遠,無法靠近。醒來後,夢中的景象仍曆曆在目,心中莫名升起一股探尋的衝動。
次日天晴,林慕白決定去找鎮上最有名的書畫鑒賞家陳老先生看看這幅畫。他小心地將畫卷好,裝入長筒中,騎著自行車就往鎮上去。
陳老先生年近八十,雙目卻依然炯炯有神。他在鎮上有間小小的書畫店,兼營文房四寶。見林慕白進來,老人從老花鏡上方抬眼看了看。
“陳老,我得了幅畫,想請您給瞧瞧。”林慕白恭敬地說道。
展開畫卷時,陳老先生原本慵懶的神情忽然變得專注起來。他湊近畫麵,幾乎把臉貼了上去,手指微微顫抖。
“這畫...你從何處得來?”老人聲音有些異樣。
“家祖遺物。有什麼特彆嗎?”
陳老先生長歎一聲:“我年輕時曾聽師父提起過‘乾坤圖’,說是唐代畫聖吳道子所作,能通陰陽,貫古今。但一直以為隻是個傳說,沒想到真有此物。”
他指著畫中一處隱蔽的山徑:“你看這條路,看似普通,實則暗合五行八卦;還有這溪流,流向違背常理卻自成循環。更奇的是,這畫的顏料非同一般,曆經千年而不褪色,據說是因為摻入了......”
老人忽然住口,搖頭道:“罷了,都是些無稽之談。不過這確實是幅古畫,價值不菲,你好生收藏便是。”
林慕白見老人言猶未儘,卻也不便多問,道謝後便帶著畫回到老宅。
那夜月明如晝,林慕白將畫掛在書房牆上,借著燭光再次細細觀賞。忽然一陣風吹入室內,燭火搖曳,牆上畫的投影隨之晃動。就在這一瞬間,林慕白分明看見畫中溪水泛起漣漪,鬆枝輕輕搖擺。
他揉了揉眼睛,湊近畫麵,發現畫中景致似乎與白天有所不同——山腰處多了一座白天未曾注意到的亭子。
“莫非是光線緣故?”林慕白百思不得其解。
正當他凝神觀察時,畫中忽然傳來一陣若有若無的琴聲。起初他以為是鄰居家傳來的,側耳細聽,卻發現聲音確是從畫中傳出。
林慕白下意識地伸手觸摸畫麵,指尖觸及的刹那,整個人仿佛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吸入,天旋地轉......
......
林慕白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一條溪邊。四周群山環抱,雲霧繚繞,赫然就是畫中景致!
他猛地起身,環顧四周。空氣中彌漫著鬆香與花香,遠處瀑布聲轟鳴,近處溪水潺潺。這一切真實得超乎想象。
“這是夢嗎?”他掐了自己一把,疼痛感再真實不過。
沿著溪流往下走,不久便見到一座木橋,橋對麵是幾間茅舍,炊煙嫋嫋。林慕白過橋走向最近的一間茅舍,輕叩柴門。
一位白發老嫗開門出來,見到林慕白,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公子從何而來?此地方圓五十裡無人煙,少見生客。”
林慕白一時語塞,不知如何解釋,隻得含糊道:“晚生迷路至此,不知此地是何方?”
“此地名喚‘隱山村’,老身在此居住六十載,從未見外人到訪。”老嫗打量著他奇特的衣著,“公子既來便是客,請進用些粗茶淡飯吧。”
茅舍內陳設簡陋卻整潔,牆上掛著一幅八卦圖,桌上燃著一炷香。老嫗為林慕白斟上一杯清茶,茶香奇異,入口甘醇。
飲茶間,林慕白試探著問:“老人家可曾聽說過‘乾坤圖’?”
老嫗手中茶杯猛地一顫,茶水濺出些許:“公子為何問起此物?”
“晚生偶然得知此名,心中好奇。”
老嫗沉吟片刻,緩緩道:“老身隻知那是傳說中的神物,能連通天地,穿梭古今。但具體如何,便不知曉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就在這時,門外忽然傳來喧嘩聲。老嫗臉色一變,急道:“公子快躲起來,村中長老不喜外人!”
林慕白尚未反應過來,已被老嫗推入內室。透過門縫,他看見幾個身著古裝的老者進入茅舍,與老嫗低聲交談著什麼。他們的對話聽不真切,但偶爾飄來的“外人”、“規矩”、“祭祀”等詞讓林慕白感到不安。
待那些人離去,老嫗才讓林慕白出來,麵色凝重:“公子必須儘快離開。今夜是月圓之夜,村中有祭祀活動,若被發現,恐有性命之憂。”
“可是我不知道怎麼回去......”林慕白無奈道。
老嫗凝視他片刻,忽然道:“公子莫非是從畫外來?”
林慕白大吃一驚:“您怎麼知道?”
“老身年輕時曾遇一人,自稱從畫外來,衣著言談與公子相似。”老嫗眼中閃過追憶之色,“他說是通過一幅叫做‘乾坤圖’的畫卷來到此地。”
“那人後來如何?”
“村中長老發現後,將他......”老嫗忽然住口,側耳聽窗外動靜,臉色驟變,“不好,他們又回來了!公子快從後門走,沿溪流上行,見到瀑布後右轉,有一山洞可暫避!”
林慕白不及多問,匆匆道謝後從後門溜出。剛跑出不遠,就聽見身後傳來追趕聲。他不敢回頭,拚命向溪流上遊奔去。
山路崎嶇,林慕白不慣行走,不久便氣喘籲籲。追趕聲越來越近,他慌不擇路,竟絆到樹根,滾下山坡......
......
再次醒來時,林慕白發現自己躺在書房地板上,乾坤圖靜靜掛在牆上,畫中景致依舊,仿佛什麼都未曾發生。
窗外天已大亮,雨又開始淅淅瀝瀝地下起來。
“是夢嗎?”林慕白摸著疼痛的額頭,卻發現手中緊緊攥著一片奇特的葉子——那是在山中奔跑時無意間抓到的。
這不是夢。
接下來的幾天,林慕白試圖再次進入畫中,卻無論如何觸摸畫麵,都再無反應。他幾乎要相信那隻是一場離奇的夢境,直到第三天夜裡。
那夜風雨大作,電閃雷鳴。一道閃電劃破夜空,緊接著雷聲轟鳴。在雷聲響起的那一刻,林慕白看見畫中似乎又有光影流動。他試探著伸手觸碰——
天旋地轉的感覺再次襲來。
......
這次林慕白出現在一座瀑布旁。他記得老嫗的指引,決定尋找那個可以藏身的山洞。
沿瀑布右側小徑前行不久,果然發現一處隱蔽山洞。洞內乾燥,有石床石桌,似是有人居住過。
洞壁上有許多刻痕,似是文字又似圖案。林慕白仔細辨認,發現是不同朝代的人名與日期,最早的可追溯到唐代!
“莫非這些都是進入過畫中的人?”林慕白震驚不已。
在最顯眼處,有一行深深刻入石壁的字:“乾為天,坤為地,圖中心,門自開。”落款是“吳道子”。
“吳道子?畫聖吳道子?”林慕白難以置信,“難道這畫真是他所作?”
他在洞中繼續探索,在一個角落裡發現一隻鐵盒。盒中有一本羊皮日記,紙張泛黃但字跡仍可辨認。
日記主人自稱李清風,是明代畫家,偶然得到乾坤圖後進入此境。他在書中詳細記錄了對畫中世界的研究:
“此畫乃吳道子畢生心血之作,融通天地陰陽之理。畫中世界隨外界日月星辰運行而變化,每逢月圓或雷電交加之夜,通道最易開啟...”
“畫中居民乃曆代入畫而未出者之後代,已形成獨特村落,視外人為異端...”
“村中長老守護著一處秘境,相傳是通往畫心之處,藏有乾坤圖最大秘密...”
林慕白正讀得入神,忽然洞外傳來人聲。他急忙藏好日記,屏息傾聽。
“明明看見往這個方向跑了...”是一個年輕人的聲音。
“分頭找找,長老說了,定要抓住那個外人!”另一個較為粗獷的聲音回應。
腳步聲漸近,林慕白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就在這時,一隻手臂突然從石壁後伸出,捂住他的嘴,將他拉入一道暗縫中。
“彆出聲。”一個低沉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待外麵搜尋聲遠去,那人才鬆開手。借著一絲透入的光線,林慕白看清對方是個二十多歲的青年,穿著與村民相似的粗布衣服,眼神卻更加明亮靈動。
“你是誰?為什麼幫我?”林慕白警惕地問。
青年微微一笑:“我叫雲溪,和您一樣,不是這個世界的人。”
雲溪告訴林慕白,他來自民國時期,是個教書先生,十年前偶然得到乾坤圖後進入畫中,再也找不到出去的方法。這些年來,他一直在研究畫中的秘密,暗中觀察村民的習俗與規律。
“村民為什麼這麼排斥外人?”林慕白問。
雲溪神色凝重:“他們相信外界人會破壞畫中世界的平衡,帶來災難。尤其是月圓之夜,他們會舉行祭祀,確保結界完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結界?”
“嗯,這畫中世界有自己的規則。村民相信有一處‘畫心’,是維持整個世界運轉的核心。而外界人的到來會乾擾畫心的能量。”雲溪解釋道,“每月月圓之夜,他們會在祭壇舉行儀式,加強結界。”
林慕白想起老嫗也曾提到月圓祭祀,急忙問:“祭祀會不會...用人祭?”
雲溪搖頭:“那倒不會。但他們確實會捕捉外界人,將其囚禁在村牢中,以免影響儀式。”
兩人交談中,林慕白得知雲溪這些年來已經摸清了許多畫中世界的規律,卻始終找不到回歸現實的方法。
“或許答案就在畫心。”林慕白想起石壁上的刻字,“‘圖中心,門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