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豐穰侯種出畝產三石的糧食,大寧的發展就好似被按下了加速鍵。
京城的清晨,炊煙裡混著新麥獨特的香氣,西街摘掉“實習”二字的婦嬰堂1號前已排起長隊。
有初入京城的不理解,“怎麼都在婦嬰堂排隊?其它醫館不一樣能治嗎?”
抱著孩子的婦人看了一眼問話的小夥子,沒好氣地說:“你開口前先問問自己為何在這排隊。”
自己站在那腳跟不帶挪動一步,問的話倒是有趣。
來婦嬰堂自然是因為信任婦嬰堂的女醫啊。
當然,若是情況真的急迫,他們自然會找旁的郎中。
“章大夫,我家妞妞發熱還吐了兩次,家裡新蒸的肉包子都吃不下去。”
“不急。”女醫指尖搭上小姑娘的手腕,然後開始檢查她的眼睛和嘴,身後一排排的藥櫃貼著各種藥材名,旁邊還擺著一份《婦幼保健》的書籍。
抱著孩子來看病的婦人見女醫不慌不忙心下稍安,就怕女醫著急忙慌。
走街串巷的貨郎挑著擔子,一頭擺著各種百姓生活需要的零碎物件,另一頭則是擺上了金黃的新麥餅。
“張貨郎,你這真是什麼生意都不放過,新麥才收上來你這麥餅就賣上了。”有人笑著打趣。
張貨郎笑嗬嗬的,專門停下來麥餅下的墊布,“多虧了長公主仁善,這新麥又是豐收,大家夥都願意在這幾日吃點新麥餅同樂,我這養家糊口自然要跟上大家的要求。”
問話的問也不是要為難,身邊還有饞嘴的頑童,“給我拿上三個。”
“好嘞。”張貨郎和氣生財,又大又實在的麥餅遞給客人。
有一個人買,連帶著其他人想著難得自己在家做,乾脆買了回家一塊吃吃新麥,保佑來年依舊豐收。
林觀複已經三十歲,十年間彈指一揮間,她過去十年在皇宮的日子依舊不多,這次突然回來長住也是因為太後身體有恙。
林觀複見到興景帝時也看見了已經有小少年模樣的林承彥。
“姑姑。”
林觀複和幾個小輩的關係親近,也沒有擺著長輩的架子,“墩墩這是在和你父皇學習啊,可憐見的,現在瞧著都瘦了不少,一點都不符合當初你父皇對你的期盼。”
林承彥麵色發窘,興景帝一聽她“欺負”自己的兒子,就先讓太子先下去。
“彆理你姑姑,她自小就是愛招貓逗狗的性子,我和你姑姑說說話。”
林承彥性格還算不錯,被打趣也不惱怒,和跟個小炮仗的三皇子完全不一樣。
等到林承彥離開,興景帝看著坐沒坐相的妹妹,重重地歎了一口氣,也懶得說她。
“看看吧。”
興景帝甩出密折,已經老邁的文忠麻利地把東西交到林觀複手裡。
林觀複看折子之前還不忘說一嘴,“皇兄你年紀也不小了,都快知天命的年紀。你能乾倒是也看看身邊的人,文忠這個年紀在誰家都是能慢慢半退養老的人了。”
文忠低著頭,恭謹地說:“能為皇上做事,是奴婢的榮幸。”
興景帝:“看你的折子吧。”
不過,他掃了一眼身邊的文忠,確實已經上了年紀。
就連他自己,早就不年輕了。
林觀複拿著興景帝專門讓她看的密折:
“黃河北部新墾田畝增收三成……”
“女醫館已經在三州紮根,百姓接受良好……”
“淳王府長孫對長公主弟子秦禾一見鐘情,正在家中與淳郡王據理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