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的時間,倉庫的布料已經逐漸變成成堆的麻袋,街道婦女是主力,學校的學生也提供了不少,林觀複都在學校做出來了口碑。
林觀複翻著每天的記錄,算了算,現在已經有7500條了,她得先想辦法把這一批的麻袋運到縣丞飼料廠去。
林觀複去找劉主任,她這段日子攢了筆小錢,一張臉笑盈盈的,
陽光透過窗戶照在筆記本的封皮上,劉主任正嗑著瓜子,連毛線都暫時擱置了。
“林同誌今天來得早啊。”
林觀複笑著上前:“今天學校沒事我就提前過來,而且倉庫裡的麻袋也堆積不少,我想著先把這批貨送過去,估摸著有兩噸多呢。”
劉主任吐出一片瓜子皮,還順手塞了她一把瓜子:“找運輸公司嘛,他們那解放牌大卡車很經裝。”
林觀複也開始嗑瓜子,話家常似的歎了口氣:“找過啦,一問運費就要將近250,還不包裝卸。”
劉主任倒吸一口氣,可都相當於她大半年的工資了,運輸司機還真是悶聲賺大錢。
她以往知道掙錢,但沒想到這麼掙錢。
林觀複壓低聲音:“我有個主意,聽說糧站的車經常空著,順路送一下就好了。”
劉主任嗑瓜子的速度慢下來,或者說瓜子停在嘴邊。
她家裡男人就是在糧食局當司機,聽到這話開始心動,但又猶豫:“這,總歸是公家的車,用了不太好吧。”
林觀複:“就當作是順路捎帶的嘛,又不是讓車專門跑一趟,我們這邊配合糧站的車。反正是拉空車跑一趟,裝點麻袋也不算多大的事。”
劉主任嘴上說著考慮考慮,但聽見林觀複說能出到150的車費時已經瘋狂心動,嗑瓜子的指尖都好似被燙到了一般。
不是林觀複摳搜,而是250的車費真的顯得她像是個二百五。
她要賣多少個麻袋啊?
入了十二月份後溫度明顯降下來,淩晨四點多的倉庫門口,林觀複忍不住把衣服裹得更緊些,脖子縮了縮躲避初冬的寒風。
沒一會兒就有人開著大卡車過來,林觀複找的保安和臨時裝卸工都驚奇地看著。
卡車的駕駛位上一個滿臉胡茬的中年男人,麵相瞧著不太好惹。
林觀複湊上去打招呼,男人勞動布的工作服上還有卡車的油漬。
“你就是小林同誌吧,我是劉主任讓來的。”
林觀複聽著這介紹好懸沒繃住,夫妻倆在外這麼避嫌地介紹,聽起來怪有趣的。
林觀複的小布包依舊厚實,她遞上去一包大前門:“師傅辛苦了。”
男人沒接:“先說好,糧站的車不拉私貨。”
後麵的裝卸工們已經自覺地在搬成捆的麻袋,前麵的林觀複笑得真誠:“那是當然,就是些學校和地方農業的合作項目,頂多算是支農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