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廿七,村裡的天色灰蒙蒙的,冬天就是這麼一個陰沉沉的天色,林觀複終於舍得出門了。
這幾天她待在家裡輪番有人上門來做客,她全程笑容相陪都有些陪不住了,最後還是親媽給她端了個炭盆到房間,讓她單獨在屋子裡學習。
隻不過,陳霞和林運糧輪番上去添木炭和送吃的、喝的,唯一一次出門就是看誰家殺年豬。
廿七這一日,向陽村的土路上已經熱鬨起來,林觀複身上裹緊陳霞給她做的新棉襖,她還沒回家陳霞便已經把衣服做了,今天鎮上難得的趕集,想著再去看看有沒有新鮮玩意買回來過年。
過年需要的東西早就添置完了,加上林觀複回來時帶的東西根本不缺,但一些新鮮的時蔬可以去鎮上碰碰運氣。
隨行的還有村子裡其他嬸子,林大伯娘和林小嬸也在,前麵還有趕板車的林四叔。
林小嬸突然回過頭問林觀複:“觀複啊,你在學校吃得好嗎?聽說頓頓有肉?”
林觀複笑了笑:“沒有小嬸說的那麼誇張,都是要花錢的。但每天確實有肉菜,手裡有錢的話確實頓頓能吃肉。”
趕車的林四叔聽了忍不住說:“果然還是讀書好啊,後村老趙家的小子,考的學校也不如咱家觀複好,但他畢業後分配到了農機站,聽說一個月能拿將近40塊。”
其他人也說:“誰不知道讀書好啊,但要讀出來哪有那麼容易。咱們村子裡不也就讀出來一個觀複嘛,其他人家裡棍子抽完照舊讀不進去。而且啊,人家坐辦公室,風吹不著雨淋不著,可和乾辛苦活兒的不一樣。”
林觀複沒插嘴,聽著鄉親們七嘴八舌的議論,反正很快他們就會轉移話題,這種閒談的範圍還是很廣闊的。
果然,下一秒就聽見王嬸子崖底聲音:“聽說了嗎,李老四家的女兒要離婚。”
“離婚?”
其他人一下子來了精神,他們這年頭雖然不是頭一遭,但也還是很少見的。
林觀複就看到很多個腦袋一下子湊過來,她本來挽著親媽的胳膊,都被連帶著往王嬸的方向靠近了些。
“哎呦,李老四他那個女婿是個不老實的,聽說跟著在外麵跑活兒,和工地上的人勾搭上了,被人男人當場堵住了,商量著賠錢平事。李老四女兒發現男人在外麵乾活居然還要家裡拿錢,一鬨不就鬨出來了嘛。”
林觀複根本不知道這些名字是誰,牽扯出來的人物還不少,但她聽得津津有味,隻不過表情管理得當而已。
一群人吃完瓜感慨完,突然有人問林觀複:“大學生評評理唄。”
林觀複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清官難斷家務事,我哪裡有資格評理啊,日子過不過得下去肯定得當事人才最清楚。真要是好日子,誰會舍得呢?”
陳霞幫襯著林觀複,說:“可不是嘛,這日子過得怎麼樣隻有自己知道,如果真過得下去,哪裡能鬨成這這樣。”
七嘴八舌的立刻說起來。
“說的也是,其實李老四家女兒早就知道男人在外麵不太乾淨,但隻要他願意拿錢回來,事情沒鬨到她眼前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誰想到這男人居然還要往外麵搭錢,她哪裡肯吃這個虧。”
“可不是嘛,男人和錢總得圖一樣,現在還需要她在家給男人在外麵勾搭的女兒貼錢,又不是大傻子。”
“可不是嘛,她有手有腳,五官端正,離婚了再找個能過日子的照樣美得很。”
鎮上的趕集很熱鬨,不過沒有規範的管理顯得有些亂糟糟的,走路都要小心彆踩到人家的東西,到時候不要也得買。
一行人終於四散開來各自看貨,林觀複被陳霞拉著,二十多還算是十二歲一樣被牽著,生怕在集市上走散咯。
供銷社的玻璃櫃台前擠滿人,林觀複看了倒吸一口氣,陳霞沒好氣地看她一眼:“放心吧,不會拉著你去擠的。”
“裡麵東西還沒你拿回來的稀罕呢。”說起這個,陳霞又有話說了,“我們這麼大年紀了,塗那雪花膏浪費錢。”
林觀複也不和她吵:“反正買都買了,天氣冷的時候不用,天氣熱反正它就化了,到時候媽你可以直接扔掉。”
陳霞被堵住話口,“在外麵吃喝用緊著你自己,但也彆太張揚了,自己裡子過得好就行,千萬彆張揚。”
陳霞開始在集市上搜尋新鮮玩意,但收獲很好,還遇見了同村的一個老漢。
老人蹲在一筐梨子旁邊,棉帽上的耳朵耷拉著。
林觀複被親媽拉過去問價:“這梨子保存得真好,孫叔你們的貨不是有人專門來收嘛,怎麼家裡還有這些來賣?”
陳霞一邊問一邊挑,準備挑幾個回去燉梨。
孫老漢咳嗽兩聲:“都是認識的,這梨也不值錢,你挑幾個回去給妮吃。”
“唉,采購站嫌棄梨子小不好賣,而且拉出去賣運費太高,壓價太狠,家裡剩不少吃不完,想著來鎮上碰碰運氣。”
陳霞自然不可能白吃白拿,非要給錢,林觀複聽見這梨隻要五分錢一斤,心裡是真的震驚了。
她手裡被孫老漢塞了個梨,個頭不大,但能聞到清香味道,說句廢話就是有很重的梨子味。
五分錢一斤是真的賤價。
她突然想起家前在學校看到的《經濟日報》,好像上麵有提到出台農產品加工補貼,鄉鎮企業采購設備能有三成補助。
她腦子裡盤旋著一個想法,隻不過暫時還沒徹底落下來,她還沒徹底想通。
喜歡快穿:不孝女補償手冊請大家收藏:()快穿:不孝女補償手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