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交會展館外麵的公用電話亭裡,林觀複站在裡麵無聊地摳著手指,電話轉了四次才接通省企業局的柳副局長。
“柳局長,我是木蘭罐頭實業廠的林觀複。”林觀複不得不提高聲量,這好像是老式電話的魔力,聽力下降,聲音提高,“這次廣交會我們已經成功簽訂了15萬罐的訂單。”
“多少?”
除了幾乎破音的人聲,林觀複還聽到類似茶杯打翻的聲音。
“十五罐的訂單量,已經簽訂了合同,銀行也已經開通了外彙賬戶。”林觀複冷靜地解釋,說完好消息,立刻說她的需求,“我現在在廣州還能聯係,但回到銀石鎮沒有直撥電話,外商聯係不上我們。”
柳局長聽見她的話麵色嚴肅起來,“那確實是……”
“我明天給郵電局打聲招呼,給你們廠裝部程控電話。”
現在裝電話的費用對林觀複而言並不多,幾千的費用並不難出手,可排隊安裝甚至可能需要幾個月。
要不然林觀複不會用外貿訂單來加碼。
如果不趁著這個機會再度加碼,林觀複才是真的傻子:“柳局長,能不能再批個傳真機?現在外商都更習慣發傳真確認訂單細節,工作留痕。”
柳局長輕笑一聲:“你倒是會順著杆子就往上爬。”
“彆惦記傳真機了,鄉鎮企業批個傳真機像什麼樣?不過,先給你批個電傳機吧,局裡有台老舊的可以先調給你們。”
林觀複自然不會嫌棄,本來開口也不過是試一試而已,能要到就是賺到。
電傳機雖然也落後,但也總比去郵局發電報強。
接受了柳局長的一番教導,林觀複掛斷電話後長舒一口氣。
她拿著隨身的小本子記下來,電話線要拉進辦公室,電傳機放在財務室比較合理。
後麵林觀複再也沒接到像是新加坡林先生那樣大的訂單,但陸陸續續也有七八萬罐頭的訂單,而且全部都是外貿單。
其實中間不乏有人來和她談國內的訂單,隻不過她都拒絕了。
第一是目前廠裡的生產能力有限,國內國外的市場自然要有取舍,本來她就是奔著外貿單的高額利潤來的。
第二嘛,國內的單量並不大,而且他們廠新開發的生產線的產品單價過高,並不是一個好的打開市場的時機。
這一期廣交會結束時,林觀複已經簽了24萬罐的單,所以在閉幕式當天,掛滿大紅橫幅的展館內,她作為鄉鎮企業代表坐在了主席台第二排。
這個位置引起了不少國營大廠代表側目。
負責人還在念著此次的總結報告,“本屆廣交會……農副產品區成交額同比增長26,其中縣鎮企業表現尤為突出的木蘭罐頭實業廠……”
林觀複坐在下麵,臉上帶著無懈可擊的笑容,腦子裡卻還在思考回工廠後的工作。
24萬罐的訂單意味著她需要再新開發一條馬口鐵罐生產線,但需要等這批貨款資金全部提出後才能投入資金;
季節性員工需要再招聘幾十個人,這次可以增加向陽村的鄉親們名額;
擴建原料冷庫的計劃不用擱置了,用不著銀行貸款就能自己建;
……
“下麵有請木蘭罐頭實業廠廠長林觀複同誌上台發言。”
如雷的掌聲中,林觀複迅速調整回狀態,在無數雙目光中走上講台,林觀複很沉穩,隻不過麵容過分年輕,甚至是算得上稚嫩。
“各位領導,各位……我們隻是一個小小的鄉鎮企業罐頭廠,但能取得這次相對成功,主要是源於我們對於罐頭口感的開發以及技術的提升,還有開發的新品……”
林觀複的聲音因為這幾天的高強度有些沙啞,話筒將她的聲音傳遍全場。
“我們工廠一開始隻有冰糖雪梨罐頭,這些原材料就是我們村鎮往年爛在地裡也無法賣出去的梨子,但現在,他們居然來到了這裡,還有機會走向大洋彼岸的超市、無數家庭……”
林觀複發言的時候許多人都聽得很認真,再多的傲慢在訂單量麵前也需要低下頭來,她還瞄到不少人在小本子上飛快記錄著什麼。
林觀複沒有在廣州停留太久,身上還壓著22萬美金的訂單,她隻想快點回家去盯著生產。
返程的火車上,林觀複一行人基本上全部緊張兮兮地盯著一個密碼箱,裡麵都是重要的合同文件,據說是能防火防砸的材質。
密碼箱裡除了合同文件,還有客戶給的預付款支票,食品認證資料,甚至還有許多客戶留下的聯係方式……這些都足以改變木蘭罐頭實業廠的命運。
林觀複看著他們一個個興奮又過度緊張的模樣,心想著回去後怕是要先給他們放幾天假,要不然這精神怕是要扛不住。
“廠長,您上《南方日報》了。”
秦雙拿著一份報紙激動地來找她,手裡的《南方日報》赫然刊登著她在閉幕式上發言的照片,站在鏡頭中央的年輕女孩,沉穩自信,渾身都散發著戰士一般的光芒。
上麵還列了組數據,寫明了本屆廣交會鄉鎮企業成交金額的前三,木蘭罐頭實業廠遙遙領先。
林觀複貪婪地看著報紙上並不是特彆清楚的照片,火車穿過隧道時,車廂裡暗下來,林觀複手指還摩挲著手上的報紙,眼睛裡卻明亮又充滿希望。
不知道過了多久,火車外能看到南方的稻田在飛速後退,林觀複覺得她下車的第一件事,就是讓人去工商局注冊個木蘭食品進出口公司。
喜歡快穿:不孝女補償手冊請大家收藏:()快穿:不孝女補償手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