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的向陽村,傍晚的晚霞很漂亮地掛在天邊像是火燒雲一般,把許多鄉親家新蓋的磚房印染成橘紅色。
林觀複回來時走在平坦乾淨的村道上,許多人都和她打招呼,這幾年因為罐頭廠時不時的臨時工收入,加上每年的果樹固定收入,向陽村大夥兒的日子過得充實又富足,很多人家都建了新房,還有一些人今年也正在起房子。
林觀複帶著用僑彙卷在友誼商店買得帶魚回家,轉過巷口,就看到自家格外醒目得青磚院落。
雖然砌了圍牆,但門並沒有緊閉著,地坪裡陳霞正在曬乾菜,看到回來的女兒很是驚喜。
“回來怎麼也不提前說一聲?這會兒殺雞都來不及,新鮮的魚一時半會兒也釣不上來。”
林觀複把手裡的待遇遞給她,“我回來提前說什麼?再說啦,就先放過自家的走山雞吧,要不然它們都熬不到過年。”
陳霞滿不在乎:“養了就是給你吃的,難不成還要挑日子不成。”
“正好你回來,家裡的那個冰櫃啊費電得很。”
林觀複不正麵回答她的問題:“但它也能裝方便啊,你不去看電費就行了。”
陳霞無語,這不是裝瞎嘛。
天氣微微有些熱,家裡的吊扇被打開,寬敞的客廳掛著21寸的金星彩電,在這個連黑白電視機都算大家電的時代,這台彩色電視機可是陳霞和林運糧的寶貝。
這也是唯一沒說林觀複亂花錢的物件。
等林運糧回來,一家三口直接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新聞。
林運糧正在說著村裡收梨的事:“今年雨水多,梨子甜度有些不夠,怕是達不到你要做的出口標準。”
林觀複:“沒關係,我有其它的原料渠道。”
林觀複突然停下筷子,偏過頭去看電視。
“……決定取消價格雙軌製,絕大多數商品價格放開……”
她的筷子停在半空,看著電視播放的搶貨畫麵。
陳霞還看到有個婦女甚至抱著三台電風扇,納悶道:“怎麼跟不要錢似的買東西。”
那可是電扇誒。
林觀複心裡沉了沉,但沒有在他們麵前表現出來,隻是明白大衝擊時期到了。
果不其然,接下來一個月,各種原料的價格瘋漲,會計抱著一摞報價單進來。
“廠長,這情況太嚇人了,馬口鐵都快漲到一半了,白糖配額也取消了。”
零零總總算下來,原料成本居然上漲了50多。
“廠長,調價吧,我們按照老合同就是虧本買賣。”
林觀複望向窗外,耳朵邊還是供應商吵吵嚷嚷要重新議價的聲音。
她接了個電話,是縣供銷社的主任。
林觀複平靜地說:“您放心,縣供銷社的貨下午準時發過去,價格按照原合同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