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三年四月十六日晨,徐孚遠院長揣著蹦到嗓子眼的心臟,拽著曬得炭黑的張老漢和趙大爺,腳底生風往科學院躥。這三位活像扛著寶貝的暴發戶——張老漢褲腳還沾著泥點子,趙大爺懷裡抱著蔫頭耷腦的麥苗,徐院長更是把官帽都跑歪了,活脫脫"三農問題公關組"。
原來李勇上上個月剛給農科院插了麵大旗,任命徐孚遠當院長時還甩下一句驚世駭俗的金句:"石頭也能當肥料使!"當場點名湯青雨督辦,湯美女轉手就把燙手山芋扔給莫學貴:"湖北襄陽、宜昌那旮旯有種叫磷灰石的寶貝,速速給我挖來!"莫老板一拍大腿,轉頭壓榨自己親弟莫學衝,"九人小組即刻出發,兩艘沙船包郵直達,找不到石頭提頭來見!"在金山集團內部,奸商文化和馬屁文化已經開始抬頭,領導放一個屁,下麵的人就得跑斷氣。在最高指示下達之後,莫學衝不顧一切成本,立即組建了一個九人專項小組。
莫學衝這暴脾氣,當場組建"礦石突擊隊",把襄陽宜昌翻了個底朝天。農民刨地、山民爬山、商人湊熱鬨,連山賊都拉來當免費勞動力,四處收集那些質地柔軟、中間含有柱狀或板狀晶體的奇特石頭。為搶頭功,他們連石頭皮都沒擦乾淨就裝船,三月中旬就把兩船"疑似礦石"運到實驗田——活像快遞小哥狂飆的kpi考核。更絕的是,突擊隊壓根沒打算收手,繼續在深山老林裡刨食,愣是把找礦玩成了"大家來找茬"升級版。
徐孚遠院長以其深厚的學識和豐富的經驗,行事極有條理,迅速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把十畝實驗田玩成了俄羅斯方塊——精準分割成一百個"豆腐塊",每塊地還得接受不同來源石頭的"礦物質spa"。他帶著團隊把石頭磨成粉,被稀釋至不同的濃度,調成"肥料雞尾酒",挨個兒往小麥、水稻、蔬菜身上招呼。經過一個月的"大家來找茬"式觀察,終於揪出驚天大瓜:最爭氣的肥料竟然來自領導欽點名單之外的鄖陽府保康縣!馬橋鎮和馬良鎮的石頭種出來的莊稼,活像喝了紅牛似的瘋長,把其他實驗組甩出三條田埂。
石頭不是來自襄陽府,這結果簡直是對李勇"石頭肥料論"的當頭棒喝——合著領導遠程指揮挖礦就像抽盲盒,全憑玄學碰運氣!這使得人們對李渣男的話持保留態度,意識到他並非總是正確,有時甚至不太靠譜。
今日天公作美,宋應星揣著"農業偵探"的好奇心,拽著哥哥宋應昇蹦躂到金山農科院試驗田。這十畝試驗田活脫脫是個農作物"選美舞台"——小麥水稻排排站,青菜蘿卜擺造型,連雜草都長得特麼精神。
踏入田野,"喲嗬!"宋應星突然瞪圓眼睛,像發現新大陸似的扒開稻穗叢。隻見兩分地裡的莊稼正在開"選美決賽":綠油油的葉片隨風跳廣場舞,粗壯的禾苗比隔壁家的孩子高倆頭,莖稈上的節間距飽滿得能當尺子使。旁邊老農搓著糙手介紹:"這是撒了保康縣磷石粉的"學霸區",咱這貧瘠地讓它整得跟開了掛似的!"
宋應星蹲下來扒拉著禾苗根須,眼裡的驚喜都快漫出來:"這哪是施肥啊,簡直是給莊稼灌激素!"徐孚遠院長扶了扶眼鏡補充:"彆急著報功請賞,才觀察一個月呢。接下來咱還要整活兒——給不同土質的地塊"開小灶",研究礦粉稀釋比例的"黃金分割點",甚至琢磨往礦粉裡摻硫磺會不會整出啥神奇反應..."。
在這一天,兩位以精打細算著稱的財迷,湯青雨和沈佩玉,也匆匆趕到了現場。由於李勇遠在北方的大海上,今天她們需要代表李勇,參與這次重要的決策。她們仔細地觀察了農作物的生長情況,發現這一片土地上的作物確實生長得非常茂盛,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她們心中盤算著,如果能夠將地裡的石頭轉化為肥料,那將是一筆多麼巨大的財富。這種肥料如果能夠有效果,不僅能顯著提高農作物的產量,而且還能為金山帶來巨大的收入。她們想象著,如果每畝地能多收三五鬥,那麼那些地主老財們,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一定會爭先恐後地購買這種神奇的石粉,它應該是“魔粉”,她倆越看越美,仿佛眼前這些綠油油的莊稼已經變成了白花花的銀子——保康縣的破石頭,此刻在她們眼裡簡直就是會下金蛋的"魔粉"生產線。。
湯青雨的鳳眼與沈佩玉的桃花眼"哐當"撞出火星子,劈裡啪啦閃得周圍的空氣都快自燃了。自從在馬嶺玩了一票大的土地收購,金山集團現在收地皮跟收白菜似的——專業團隊"小懂王"們把談判桌變成了棋牌室,雖然真正的"賭神"永遠是幕後大佬李勇。"這倆鎮子的地界,能買就買,買不著..."沈佩玉舔了舔嘴唇,"那就教他們重新做人唄!"此刻她倆化身美女蛇,在田埂上吐著"金錢信子"。誰讓李渣男的名言就是:"賺錢嘛,使點手段不寒磣!"就連集團最清高的會計,現在算盤打得都比土匪還響。當然,要是有人敢在外麵瞎逼逼"金山強買強賣",李老板總會一臉無辜地攤手:"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啊!"可誰不知道,隻要跟這廝混久了,保準得患上"金錢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看見銀子比親爹還親!
沈佩玉的嘴角勾起那抹經典的"李勇式"假笑——嘴角45度上揚,眼神三分真誠七分算計。實驗田裡的莊稼還在慢悠悠長個子,可她腦子裡已經劈裡啪啦打著小算盤:"時間就是金錢?不,時間就是印鈔機!"這也是李渣的金句。她琢磨著今晚就得去敲老爺子的金庫大門。三十萬兩貸款?那不是要命的數字,是"石頭變銀子"神話的啟動資金!農科院+農資公司那是絕配——既能自行農肥生產,又能包攬推銷業務。這波操作簡直是把印鈔機和提款機焊死在一起,造了個"雙贏"永動機。"老爺子要是敢說個不字..."她指尖敲著算盤珠子,眼裡閃過狡黠的光,"咱就給他看實驗田的增產數據,再配上大明適用農田數據——保管讓他從"不行"變成"真香"!"
大家正在農科院議事廳討論後續資金安排時,宋應星家的管家急匆匆的跑來找他。
喜歡水煮大明請大家收藏:()水煮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