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三年四月二十六日,上海一號船艙裡炸開一聲驚雷——湯克嚴踹開貨艙門的瞬間,成箱的白銀在陽光下炸成刺目銀浪。湯青雨和沈佩玉像被雷擊中似的撲上去,一個用粉臉貼銀錠,一個拿纖手蹭銀幣,活脫脫暴發戶驗證真金的模樣。李勇被這姊妹花的癲狂傳染,也忍不住伸手蘸了把銀屑嘗鹹淡,兩個財迷,不對是三個財迷全是這個表情和動作,真是不是一類人不進一家門。李勇聽到湯胖子一路打舟山、奪琉球、炮擊九州,最後還訛了一百萬銀子回來,驚得下巴都要掉了。旁邊的兩位女性,更是花容失色,立即產生前往日本的衝動。
當晚,金山為日本和皮島歸來的人們,舉行了盛大的宴會。"弟兄們的血汗錢,一分不少!"李勇把存折往地上一撒,立即兌現獎金。“上海一號”的甲板被二十桶鯨油燈照得雪亮,水師的疤臉漢子們啃著烤全豬,懷裡揣著剛到賬的餉銀存折——李勇這"李摳門"雖摳,但發錢比誰都利索。士兵們的存折在錢莊係統裡跳動的數字,比倭刀劈砍還痛快。要馬兒跑又不給吃草那是崇禎喜歡做的事。這種搶劫帶來的刺激,讓金山不斷張開它的獠牙,尋找下一個目標。
慶功宴的篝火一直燒到三更天,湯克嚴卻拽著李勇鑽進賬房扯皮:"皮島分紅該按五五開,日本這單得四六!"兩個活寶為銀子吵得麵紅耳赤,窗外守夜的士兵都聽得直打哈欠。待到天蒙蒙亮,沈佩玉頂著對熊貓眼來送醒酒湯,發現湯青雨正拿手掐李勇:"老娘當初怎麼就瞎了眼,跟你們這幫鐵公雞混!"
金山港口的擴建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儘管如此,它幾乎已經達到了極限,難以容納兩支強大水師的集結。現在,港口停泊33艘戰船,威海水師在皮島留下了7艘戰船包括2艘福船和5艘蒼山船),仍有10艘戰船3艘蓋倫船,2艘福船,以及5艘蒼山船)返回金山。金山水師則從濟州島帶回了18艘戰船3艘蓋倫船,5艘福船,以及10艘蒼山船),大東亞殖民公司也派遣了5艘武裝福船加入聯合艦隊。
此外,還有8艘戰船分布在各個殖民地:蔡六的1艘福船和3艘蒼山船位於奄美大島,蔡七的2艘蒼山船在琉球島,湯正的2艘福船在濟州島,閃電號飛剪船仍在大員台灣)執行偵察任務。同時,湯胖子還帶回800人殖民軍隊,其中敢死營500人,東亞營300人。
崇禎三年四月二十九日,閃電號破浪歸來,桅杆上掛著骷髏海盜旗。張拓疆張二狗)的絡腮胡裡夾著幾片檳榔渣,懷裡揣著的情報比他的閃電號炮口更灼熱——為了這捆"人肉情報",他親自帶人摸上大員島,活捉了倆西班牙兵痞、兩戶漢人移民,連高山族獵人也沒放過。船艙底下的審訊室裡,哭嚎聲混著朗姆酒的酸臭味發酵了三天三夜。如今擺在李勇案頭的,是沾著血漬的供詞:西班牙人在淡水河口修碉堡,漢人偷渡客在聖多明哥城種地,高山族人的毒箭能打三十步...張二狗往凳子上一蹲,咧嘴露出大牙:"老大,這地界可比皮島肥多了!"
當天下午就召開了軍情通報會,由張拓疆給大家做詳細彙報。
自萬曆末年以來,北方邊境的威脅不斷加劇,尤其是遼東地區崛起的後金政權,逐漸成為明王朝的心腹大患。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東南精銳部隊被調往北方,沿海地區的防禦力量開始變得薄弱。利用這一時機,西班牙人在明朝天啟六年,即公元1626年,派遣由瓦德斯指揮的艦隊從馬尼拉出發,沿著台灣東海岸抵達雞籠灣內的小島現稱社寮島,亦名和平島)。西班牙長官波爾的裡奧修在此地建造了第一座城堡,並將其命名為聖薩爾瓦多城,作為其統治的中心。緊接著,波提羅長官在淡水建立了聖多明哥城。他們進一步推行“奴化教育”,在基隆和淡水兩地興建教堂,強製當地高山族居民皈依天主教。
然而,西班牙人似乎更倒黴一些。荷蘭人所占據的台南地區是一片平原,當地民風溫和,適宜開發;而台灣北部實際上是一片“未開化之地”,原住民的攻擊性極強。因此,西班牙人遭到了台灣眾多原住民部落的圍攻,儘管他們奮力抵抗了數年,最終才逐漸穩固了立足點。即便如此,與台灣原住民的衝突仍然頻繁發生。經過三年的鬥爭,在崇禎二年1629年),他們終於占領了滬尾地區,並正式吞並了台灣北部。
觀察到明王朝並未乾涉他們的行動,西班牙人便大膽地開始修建衙門和建立政府機構。他們在台灣北部征收賦稅,強行征收台灣鹿皮——一種在歐洲市場上能賣出高價的商品,並且經常迫使高山族部落深入山區為他們采集硫磺,導致了無數人的死亡。令人震驚的是,他們還多次對高山族村落進行種族清洗,燒殺搶掠,焚燒村落。與他們在北美和南美對印第安人的行為相比較,西班牙人在台灣的統治方式顯然是一脈相承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然西班牙人占領台灣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掌握從日本至東南沿海的海上航線,從而確保從日本獲取白銀,並從中國進口能在國際市場上高價出售的瓷器、絲綢等商品。他們控製的台灣北部地區,由於與日本的距離較近,因此貿易活動更為興盛。目前,西班牙人統治台灣的時期正值其黃金時代,僅在基隆港口,每天就有十多艘船隻停泊,這些船隻以中小型為主,轉運物資回馬尼拉,再用西班牙大帆船運回歐洲。
此次侵略行為背後隱藏著兩個潛在原因。首先,作為殖民者同時也是長期對手的荷蘭人,已經占據了台灣南部地區,若不迅速采取行動,將錯失良機。其次,西班牙在北美的殖民地墨西哥正麵臨“銀礦危機”,墨西哥地區原本豐富的白銀資源開采接近枯竭。台灣島與日本的貿易航線緊密相關,而當時的日本正成為世界上新興的產銀大國。自16世紀下半葉起,隨著日本本土大量銀礦的發現,銀產量急劇上升。儘管日本國內資源匱乏,經濟狀況依舊貧困,但到了17世紀上半葉,日本在中國史料中已被稱為“群銀國”,形象地描繪了其“窮得隻剩下錢”的狀況。
大家最為關注的是戰船狀況,由於兩地的戰船經常調動,因此很難進行靜態統計,在菲律賓和大員台灣)近期大致常駐以下的戰船。
兩艘排水量1000噸的蓋倫船,配備74門火炮,其中包括若乾40斤重的重型火炮,它們是主力戰艦,常年駐紮在馬尼拉。大約10艘2000噸級的商戰兩用船——馬尼拉大帆船,是跨太平洋貿易的關鍵載體。這些船隻很少長時間停泊在港口,通常有8艘在大洋上航行,而馬尼拉港口一般不會超過2艘。超過20艘輕型卡拉維爾帆船carave),它們的體積較小,大約排水量在50150噸之間,非常適合近海巡邏和短途運輸。由於其低吃水設計,它們便於在菲律賓群島的淺水區域活動,常被用於殖民據點間的物資補給與人員調動。至少有一半的卡拉維爾帆船駐紮在大員台灣)。大約10艘改裝型帕塔奇船patache),它們介於偵察船與輕型護衛艦之間,載重約在80200噸之間,配備有412門輕型火炮。在馬尼拉航線上,這些船隻常作為大帆船編隊的護航船,在大員台灣)可能有5艘左右。
綜上所述,雞籠港至少擁有15艘戰船,其中10艘的大小與福船相當,還有5艘略大於福船,但火力相對都較弱。
經過一番計算,發現對方在雞籠和馬尼拉兩地,大約有24艘大型戰船,40艘中小戰船,這場戰鬥非常凶險。那麼,是打還是不打?打又該如何打?一時難以決策,當時決定暫時休會,讓每個人都回去認真思考,在第二天舉行正式的作戰會議。
在作戰會議召開之前,李勇下達了緊急訂單,除了在今年正月二十一日已經確定的10艘飛剪船和10艘蓋倫船之外,又追加了10艘福船和40艘蒼山船的訂單。大家對即將到來的戰鬥充滿憂慮,預見到戰損會非常嚴重,須提前做好船隻的補充準備。最終,貪婪占據上風,意見迅速統一,就算承受巨大的損失,金山絕不能停止搶掠。攻擊性和侵略性,是殖民公司的本質所在。
喜歡水煮大明請大家收藏:()水煮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