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誌會的內部參考,是去九月同誌二大召開後創刊,十大版塊:大明問題分析、金山發展、軍情報道、國家大事、海外發展、農業和建設、教育科技、社會調查、會員修養、會章學習,如果崇禎看到,估計農民軍和建奴都要放一邊,先誅殺這個要刨大明的根的人。
崇禎三年八月二十日,晚,金山衛城的都司官邸議事廳,燭火通明,湯青雨、沈佩玉、趙禮和周皋正在召開緊急會議,事情的嚴重性無需多言。
湯青雨在經曆了父親被抓,海盜勒索,再經曆金山的資金鏈幾近斷裂,又參與金山多不勝數的搶錢綁人事件,早已是五毒不侵,大有“小李勇”的樣子,一點不顯慌亂,相對而言沈佩玉加入金山稍晚,明顯心理素質稍差,有點局促不安的樣子。趙禮和周皋一臉嚴肅,完全不受任何影響,趙禮依然不緊不慢的搖著折扇,風輕雲淡,周皋大咧咧說道:“少爺不在,大夫人說,怎麼辦,就怎麼辦,大不過反了就是。”這幫鳥人,他們才無所謂。
會議非常高效,在湯青雨的主持下,立即做出兩項決定,周皋加強對金山的防備,進入戰備狀態。趙禮帶上直屬的特高科同誌會總部直屬特殊高級任務科)100人,連夜乘船北上南京,找漕幫丁力漕頭幫忙。另外,順路將一個團的新兵,送到吳淞江守禦千戶所支援李標,增強他的兵力,加強對長江和運河的搜查。
崇禎三年八月二十一日,下午的日頭將太白酒樓的木匾曬得發燙。趙禮風塵仆仆地推門而入,額角滲汗,目光卻炯炯如火。他直奔二樓雅間,一把扯開簾子,對正在獨酌的丁力漕頭拱手道:“丁兄,事急矣!”
丁力漕頭抬眼,見趙禮神色凝重,當即擱下酒盞:“什麼風把趙兄弟給吹了,可有何事?”
“金山遇到急事,需要漕幫援手!”趙禮壓低聲音,“我們在廬州被王家父子誣陷.......!”趙禮大致講了,有人告發金山要造反,需要找到這兩人的情況,當然同誌會和內部參考的介紹就自然略過,但趙禮一再強調,找到人後,不要打草驚蛇,務必由金山的人出手解決。
丁力漕頭冷笑一聲,起身披上外袍:“你且放心,我漕幫百萬之眾,還不信這父子飛天遁地了,金山的事,漕幫幫定了,一隻蚊子都彆想跑。”
“多謝丁兄!”趙禮眼中閃過一絲喜色。
片刻後,無數快馬疾馳出城,直撲各水陸要點和碼頭,金山要找的人,就是漕幫要找的人。長江以北和運河以西,一時之間,雞飛狗跳,就是官府都沒有這麼大動員力,就是為了抓住王家父子。
崇禎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天剛蒙蒙亮,漕幫的哨探便已分散各地。
鎮江至揚州的水陸要道上,漕幫的夥計騎馬疾馳,逢人便問:“可曾見過一胖一瘦的富商父子?”沿河碼頭更是戒備森嚴,漕船往來穿梭,夥計們手持畫像,逐船盤查。
與此同時,金山也動了真格。上百條船同時出動,在長江南直隸段與運河揚州至徐州河道上撒開大網。船頭站滿持銃的士兵,見船就搜,見船老大就問:“看見兩個穿錦袍的老爺沒?賞銀百兩!......”
更有趙禮從周邊各府,又抽調幾百人,按二十人一隊,所有的官道和大一點城鎮都不放過,一路尋問過去。
一時間,官道、碼頭、河道儘是漕幫和金山的人馬,如一張巨網,將江南水陸要道織得密不透風。李勇是想不到,為了這個王家父子,金山突然會蹦出如此大的爆發力,這江南的天,是朝廷的天還是李勇的天,當然金山找人,各地官府無一例外全部裝聾作啞。
彆人沒感覺,但是王祖衝和王得發的父子就苦了,當天夜裡,一邊逃一邊聊,王祖衝算是知道他們惹到什麼樣的人物了,這時後悔也沒用了,聽說同誌會在廬州有30人,叫什麼“特務”組織,專門處理對同誌會有敵意的人和組織。王祖衝嚇得亡魂出竅,一路上隻敢晚上趕路,白天就找地方躲起來,從廬州到南京,原來是四天的路程,現在走了六天才到桃葉渡。
崇禎時期,長江以北到南京的渡口,主要是浦口東門的“桃葉渡”。這個渡口在曆史上非常有名,最早可以追溯到晉元帝時期。根據記載,桃葉渡位於秦淮河與古青溪水道合流處附近,南起貢院街東,北至建康路。渡口的名字來源於桃葉山,山上和山下江岸栽滿了桃樹,每當春天桃花盛開時,漫山遍野的桃花和隨風飄零的桃葉,使得這個渡口充滿了詩意。
崇禎三年八月二十五日,晨,一到“桃葉渡”渡口,王祖衝就覺得不對勁,白天晚上都會有人,明的暗的盤查所有的行人,非常嚴密,幾乎無人能躲開,父子二人暗暗心驚,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殘陽如血,染紅了長江的水麵。桃葉渡口,王祖衝父子躲在一條破舊的漕船底艙,父子倆渾身狼狽,汗水浸透衣衫。他們一路東躲西藏,終是逃到渡口,以為能混入商船或漁舟,從江上逃走。
王得發壓低聲音道:“爹,漕幫那些狗腿子查得緊,咱們再熬一晚,天亮就趁夜渡江!”
王祖衝咬牙點頭,卻聽得頭頂甲板一陣嘈雜。
漕幫的哨探沿著岸邊巡查,忽然有人驚呼:“那船底艙有人影晃動!”
幾名漕幫夥計當即圍住破船,用長矛扒開艙蓋。王祖衝父子剛想撲出,卻被兩柄鋼刀架住脖頸。
“王祖衝!你還想跑?”特務的頭目冷笑一聲,命人捆了二人。
王祖衝怒目圓睜:“我等並無惡行,你們憑什麼抓人!”
頭目嗤笑:“你們是整個江湖都在通緝的要犯,還敢嘴硬?”
原來,王家父子在一家偏僻的館子吃飯之時,一名夥計發現王得發無意之間說出金山兩字,五人之中有兩人,與之前漕幫描述之人有點吻合。那人悄悄給當地漕幫分舵報信,金山的特務立馬帶人埋伏。
不久後,幾艘掛著金山李字旗的大船駛來,數十名持持短銃人躍上漕船,二話不說便將王祖衝父子拖上金山大船。
喜歡水煮大明請大家收藏:()水煮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