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各兵種向科學院提交了詳儘的裝備需求清單:
陸軍方麵,基於朝鮮鐵山戰場實戰經驗,特彆是金山新軍暴露的騎兵力量薄弱問題,強烈要求組建專業騎馬步兵部隊。經過激烈討論,李勇最終拍板將金州衛一個旅整編為全騎兵編製。此外,陸軍還提出三項關鍵技術指標:在保持火炮威力的前提下實現輕量化宋應星當場承諾攻關);為騎兵配備麵甲、馬槊、短騎槍較步兵火銃更短)、手弩等專用裝備。
水師的需求更為激進。麵對西班牙、荷蘭的大型戰列艦威脅,他們要求建造排水量達1000噸的主力戰艦,並加裝40斤重炮。更讓宋應星團隊頭疼的是,他們同樣要求火炮"減重增威"。考慮到熱帶作戰環境,水師陸戰隊開出的清單包括:抗瘴疾藥物、驅蚊防護用品含蚊帳、酒精)、急救物資紗布、急救包)、冷兵器多功能匕首、山刀、弓弩連弩)以及藤甲防護裝備。
"這些軍痞的要求真是得寸進尺!"宋應星揉著太陽穴苦笑,身旁沈星奕和王五也是一頭黑線,滿頭是包,天天加班也滿足不了這些需求,唉!真是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金山的這碗飯,太難吃了,沈星奕要排除在外,他家老有錢了。
事實再次證明,軍事需求始終是科技發展的第一推動力。在宋應星主持下,苦逼的科學院連續召開兩天緊急會議,最終確立了七大重點科研項目並申請特彆經費。當沈佩玉看到那份天價預算清單時,沈佩玉是臉色瞬間煞白,生無可戀。
首先是火炮輕量化,10萬兩
這個時代的火炮,都是鑄造法生產,非常笨重,很難避免氣孔問題。這次,科學院準備采用製造技術,具體講就是鍛鐵拚合工藝。采用銅鐵複合設計,用銅板卷成內管,外包鍛鐵條,再用鐵箍固定,最後填充鉛焊料密封間隙——通過材料組合,優化炮管重量,增強炮管的強度。
鍛鐵炮管韌性更高、耐熱性更好,可承受更高膛壓,實現減重前提下,火炮安全性還提高。該工藝,降低炮管自重,使火炮機動性顯著提升,既滿足陸軍野戰需求,又便於水師艦船搭載和移動。
其次是鑽床、鏜床和氣缸,10萬兩
在今年三月底,李勇向科學院提出了一個新項目——“蒸汽機”的研發,沈星奕擔當項目負責人,半年過去,他們遇到非常棘手的問題,蒸汽機的氣缸不行,承受不了高壓,項目基本陷入停滯。
這次借著軍方的需求,沈星奕準備采用臥式鑽孔機,實驗實心鑽膛,采用延展性優良的鑄鐵,用整體鑄造的實心圓柱坯料,經車床粗加工,形成一體化氣缸。再通過精密鏜床擴大初孔口徑,用鏜杆安裝可調鏜刀,水平旋轉切削內壁,加工出可承受高壓的氣缸。
當然,這種方法,也可以直接鑽出炮管,它比鍛鐵拚合工藝生產的炮管,內壁更光潔平直,射程更遠,承受膛壓能力更高,炮管更輕。
其實這個技術如果能突破,火炮與蒸汽機都能標準化量產,它是工業革命核心裝備製造基礎。
第三是新的密封方式和耐磨耐高溫的密封材料,5萬兩
同樣在“蒸氣機”的研發中,項目組還遇到了一個非常頭痛的問題,活塞密封性不行,在高壓情況下嚴重漏氣,所燒的煤與獲得的動能相比,毫無應用價值。
熱損失的原因是,首先氣缸非鑄鐵整體鑄造,內壁粗糙度。其次,水密封接觸麵偏差大,活塞運動時,纏繞浸油亞麻繩的密封材料,磨損很快,需每天更換。
犧牲熱效率換取簡易密封,以纖維填料補償運動部件間隙,熱效率轉換問題很大,現在就算解決氣缸問題,還是急需找到活塞運動方式,以及新的密封方式和密封材料。
第四是高強度的鑽頭和刀具,5萬兩
無論是炮管還是生產氣缸的生產,沒有高強度的鑽頭和刀具,很難量產,所以宋應星兄弟和沈星奕毫不猶豫將它單獨立項。
第五是排水千噸的蓋倫船,10萬兩
目前已經繳獲西班人的排水量1000噸的蓋倫船“江南一號”,以它為樣板,進行仿冒生產,李勇,想當然的認為,難度會低一些。
但意外的是,挑戰非常大,這個主龍骨長度≥50米,需要拚接多段木材,接口處用鐵箍加固,船體吃水深度達8米,需要專用乾船塢建造,下水時,還需要同步爆破臨時支撐墩。多層炮甲板需開側舷炮門40個以上,嚴重的削弱了船體縱向強度,需加裝交叉鐵肋補償,過多30斤以上的重炮,後坐力有導致甲板梁斷裂風險,所以每門炮基座需耗3000斤的硬木加固。
第六是鐘擺式座鐘和吊鐘,1萬兩
金山現在采用技術,精度極差日誤差超20分鐘),每日依賴人工調校。通過?發條驅動鐘?,雖然實現了便攜化,但發條扭矩衰減厲害,導致走時不均。
利用鐘擺的等時性,製造出精確擺鐘,將擺錘與齒輪聯動,使鐘擺往複運動,轉化為齒輪的間歇旋轉,驅動指針。誤差可以從舊式鐘表的±30分鐘天,下降至±15秒天。?擺錘+重力驅動?組合,重力錘提供持續動力,替代易疲勞的發條,鐘擺機構控製齒輪轉速,提升精度十倍以上,這才是人們需要的精準時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七是治療“瘴氣”的特效藥,1萬兩
阻礙我中華奪取東南亞的,從來不是那些土著有多厲害,每次都是可怕的“瘴氣”痢疾),讓東大的軍隊死傷過半,這還打個屁。李勇肯定要充分準備,殖民公司是要考核績效的,移民也是有成本的,人不明不白的就走了,這誰受得了,當然李勇也不是神,如果他染上了呢?就全劇終了。
戚繼光抗倭時以艾草煎水消毒,馬齒莧為士兵止痢,降低戰場死亡率。明代《本草綱目》強調黃連“脾胃虛寒者慎用”,馬齒莧“劇烈腹瀉時禁過量”。明代治療體係已明確區分實證清熱攻邪)與虛證溫補固澀),奠定現代痢疾分型基礎。但是,這些都不是特效藥,李勇隻聽說過青蒿素,但具體是什麼品種青蒿黃蒿),怎麼提煉,那就什麼都不知道了。《肘後備急方》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臨床急救醫學專著,由東晉醫藥學家葛洪283–343)於公元3世紀末至4世紀初編撰,其核心貢獻如下:記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儘服之”,可治療痢疾,而且書中提出的低溫提取法,對於金山醫藥公司來講,有產品化的可能。當然張拓疆如果能在南美獲得金雞納樹的樹皮,也算是一種治療痢疾特效藥。
總之,科學院給金山醫藥公司,下達了攻關的任務,從曆史藥學古籍中,尋找藥方。
宋應星、宋應昇和沈星奕一一彙報發七大科研項目,申請立項和申請經費,李勇偷偷的看了沈佩玉的小黑臉,唉!沒辦法,無論如何得砍一項,否則出不了會議室的門,還進不了家裡的門。猶豫再三,那就砍掉第五項,排水量千噸級的蓋倫船,那玩意兒,既費錢,生產周期又長,應用場景還非常有限,純碎樣子貨。少了10萬費用,一時間,沈佩玉的桃花眼笑成了一條線,李勇一摸額頭的冷汗,好險,還好聰明機智如我!
開完大會,擴軍完成,李勇開始著手蜜月之行,當然,被圍困在馬尼拉的總督科奎拉,必將為前輩犯下的罪行,承受金山的怒火誰讓你家是真的有礦)。
喜歡水煮大明請大家收藏:()水煮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