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1年賽季前瞻,當前局勢:紅隊亞齊)剛被葡柔聯隊踢爆,正在更衣室罵娘;綠隊萬丹)忙著和荷蘭隊談轉播權分成;藍隊柔佛)抱著明國爸爸的大腿瑟瑟發抖
場邊廣告牌上閃爍著:"明國集團友情讚助——本屆馬六甲杯唯一指定"爸爸"品牌!"
李勇在艉樓上小聲嘀咕:"希望這波商業互吹能撐到我們拿到香料貿易代理權..."
崇禎四年三月十六日,李勇的聯合艦隊在馬六甲晃蕩了十天,炸死了不少海峽中的無辜的魚類,終於來到了萬丹港的外海,馬哈拉賈代表柔佛和明國給阿布·穆法克爾國送上拜帖,第二日,三方在萬丹的王宮正式見麵。
馬哈拉賈站在柔佛國立場的主張是三方結盟,共同對抗亞齊和荷蘭人,萬丹國同意結盟對付亞齊國,但對荷蘭人心存敬畏有些猶豫,李勇看這哥們一副慫哥模樣,也不多想,中立就中立,但必須賣點大明軍火,這個覺悟要有,這些也可以對亞齊強勢一點。
萬丹王宮·覲見廳,檀香木的廊柱被午後陽光鍍上一層金箔,阿布·穆法克爾蘇丹的孔雀翎羽冠在穹頂下微微顫動。馬哈拉賈的犀牛皮靴踏過鑲嵌著香料圖案的地磚時,故意踩出"咚咚"聲響——這位柔佛權臣顯然深諳"先聲奪人"之道。
馬哈拉賈拱手行禮,眼角餘光掃過荷蘭商館方向:"蘇丹陛下,亞齊人的戰船比去年又多了三十艘,上月剛燒了淡目港的糧倉。至於荷蘭人...冷笑)他們雖打著貿易旗號,可誰不知道巴達維亞的炮台每天都在校準萬丹港的方位?"
阿布·穆法克爾用金勺攪動檳榔汁,碗沿碰撞聲清脆:"馬哈拉賈閣下,您說的我都明白。"他突然轉頭看向李勇,瞳孔裡映出對方腰間佩刀的鎏金紋路,"但明國大人,您說你們的火銃能打穿荷蘭人的鐵甲?去年荷蘭大使送來的鐵製鎧甲,我們的神射手試了三天..."
李勇突然拔出短銃拍在案幾上,震得檳榔汁濺了地桌"試試這個!荷蘭人的鐵甲?我們火銃營的兄弟管那叫"移動的箭靶"!"
阿布·穆法克爾抹了把臉上冷汗,孔雀翎羽冠歪成了抽象藝術:"嘶...明國的火器確實..."他忽然壓低聲音,"可荷蘭人控製著巽他海峽的硝石貿易,我們去年買的硫磺還被扣在巴達維亞..."
馬哈拉賈冷笑插話:"所以更需要結盟!柔佛可以提供馬六甲海峽的情報網,萬丹掌握著蘇門答臘的胡椒通道——"他突然轉向李勇,"至於火銃...明國大人,聽說你們有種"連珠銃",一扣扳機能打十顆鐵砂?"
李勇摸著下巴露出商人式微笑:"馬哈拉賈閣下消息靈通啊。"突然壓低聲音,"不過這種寶貝隻賣給真正的盟友——比如願意把荷蘭商館位置畫成地圖的盟友。"說著從袖中抽出一卷桑皮紙,"比如這樣的..."
阿布·穆法克爾湊近看圖,瞳孔驟縮,"這...這是巴達維亞港的防禦布局?!"他猛地抬頭,"你們怎麼..."
馬哈拉賈得意挑眉:"我們柔佛的"海上螞蟻"可不少。"突然正色,"蘇丹陛下,現在亞齊人囤積糧草準備春季攻勢,荷蘭艦隊也在招募爪哇雇傭兵——我們三方若再拖延..."
李勇突然拍案而起:"三件事!"手指點在地圖上,"第一,明國軍火隻認"反亞齊同盟"的賬;第二,萬丹港的關稅對大明商船減半;第三..."刀尖劃過巴達維亞位置,"三個月內若不見行動,我們就去和最近比較虛弱的亞齊談談......!"
阿布·穆法克爾喉結滾動:"...明日午時,我讓財政大臣帶你們去軍械庫清點火藥。"突然想起什麼似的補充,"不過...能不能先付十萬銀幣?就當...定金?"
馬哈拉賈與李勇交換眼神:"蘇丹陛下聖明!"
李勇抱拳大笑:"爽快!"突然用蹩腳的馬來語補了句,"kitasaudarasekarang!我們現在是一家人了!)"
阿布·穆法克爾憋紅臉糾正:"是"saudara"不是"sauna"!"眾人哄笑中,荷蘭商館方向恰巧傳來鐘聲——像極了戰鼓的節奏。
突然衛士來報,李勇笑著說:“兩位有沒有興趣隨我上船一觀?”
突然響起的號角聲
衛兵撞開描金漆門的瞬間,夕陽正斜斜切過王宮的琉璃窗欞,“報!有荷蘭人的艦隊在靠近!”。李勇指尖還沾著檳榔汁,聞言笑著指向窗外:"兩位要不要看看荷蘭人的"海上馬車夫"表演?"他故意拖長音調,"據說他們的船員連桅杆上都裝了貨物架——省得卸貨耽誤做生意呢。"
崇禎四年三月十七日,萬丹港外海,"江南三號"的艉樓甲板此刻成了移動的觀景台。阿布·穆法克爾蘇丹的孔雀翎羽冠被海風吹得左搖右晃,活像要起飛的火雞;馬哈拉賈則死死攥著欄杆,眼神在荷蘭艦隊與李勇腰間的繡春刀間來回遊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就是東印度公司的"鐵甲蟑螂群"?"馬哈拉賈突然啐了一口,"去年他們用三十艘武裝商船堵了我們三個月海口!"
李勇輕笑):"今天他們得數螞蟻了。"突然指向海平線,"請看——"
海天之間2艘千噸級蓋倫船如同劈開浪花的利刃,21艘同型500噸級戰艦緊隨其後,13艘飛剪船像箭魚群緊隨其後,19艘改裝福船則保持著詭異的沉默——它們裸露的炮口上還留著昨日炮擊的熏黑痕跡。55艘戰艦拉出的戰列線長達三裡格,桅杆森林在海風中沙沙作響,仿佛巨獸抖動的鬃毛。
旗艦"約翰·德·比特"號甲板上,"上帝啊..."揚·德·博特總督的銀質單筒望遠鏡"當啷"掉在甲板上。他看見那些飛剪船船艏的龍紋浮雕正在陽光下閃爍,而最前方的千噸巨艦竟同時飄揚著大明龍旗與柔佛新月旗——這他娘的是海盜聯軍還是朝貢使團?
他望著己方16艘蓋倫船與30艘武裝商船組成的"貿易船隊",忽然覺得那些商船貨艙裡堆的不是香料,而是棺材板。總督揚·德·博特的東印度公司在亞洲一共有70多艘戰艦,其中40艘為武裝商船,30艘為排水量500噸的蓋倫船,但這30艘中有14艘被部署在大員台灣)南部以對抗狡猾的鄭芝龍,經過十天的籌備,才拉出這支臨時艦隊。
"閣下,我們的火炮..."海軍上校的聲音發顫。
"數數對方有多少門紅夷大炮。"總督擺擺手,突然扯開領口的絲綢襯衣散熱,"見鬼!他們中國戰船福船)都裝了多達22門新式火炮?!"
海風送來的死亡倒計時,揚·德·博特總督!此時卻想到了大員台灣),今天這仗不能打,打了無論輸贏,大員台灣)肯定就守不住了。
阿布·穆法克爾抓起望遠鏡的手在抖:"他們...他們真的會開炮?"
馬哈拉賈舔了舔乾裂的嘴唇:"去年他們在馬六甲灣試過新式炮彈,把一艘五百噸的葡萄牙船轟成了飄在海上的木屑..."
揚·德·博特突然摘下三角帽擦汗,這動作讓他的禿頂在陽光下閃閃發亮。"撤軍!立刻轉向巴達維亞!"他抓起鵝毛筆在命令書上狂草,"告訴台灣總督,明國人的火炮比葡萄牙人可怕十倍——哦對了,記得提醒他給鄭芝龍送份厚禮..."
喜歡水煮大明請大家收藏:()水煮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