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四年五月初八,金山水師的戰船劈開湄公河的晨霧,李勇站在船頭,嘴角掛著玩味的笑意。這次高棉之行表麵上是"友好訪問",實則是給暹羅國上眼藥——順便把湄公河平原的地盤再啃掉一塊。
可當"江南三號"緩緩駛入金邊港時,李勇差點把早茶噴出來。
"這就是...高棉王國的首都?"他指著遠處茅草屋頂的村落,"本以為至少能看見吳哥窟那樣的石頭宮殿,結果倒好,比咱們大明的漁村還寒磣!"
城內景象更令人啼笑皆非:所謂"王宮"不過是幾間茅草頂的木屋,圍牆歪歪扭扭,連條像樣的護城河都沒有,街道上牛車與豬群搶道,幾個衣衫襤褸的"官員"正蹲在樹蔭下賭錢,
唯一像樣的建築是座破廟,屋頂茅草已經禿嚕了一半,佛像的手指都缺了兩根。
"將軍,"安南都統使周立勳憋著笑遞上情報,"高棉王室自一百多年前1434年)遷都於此,就被暹羅人當提線木偶耍。現在這"首都"人口還沒咱普利安哥港胡誌明市)多..."
自四年前1627年)暹羅國王頌曇在金邊駐軍後,這座曾經的吳哥明珠徹底淪為"東南亞版租界"。兩千來號暹羅兵打著"保護"旗號,把王宮和河道樞紐當自家後院,連高棉王室選個新國王都得先給曼穀發"申請單"。
金邊坐落在湄公河、洞裡薩河、巴薩河與前江的交彙處也就是當地人說的"四臂灣"),按說該是風水寶地。可雨季一來,洪水能淹到王宮門檻——高棉人想學吳哥搞方城規劃?泥巴還沒夯結實就被衝走了!本地貿易倒是挺熱鬨,可惜稻米、魚蝦全被暹羅商人包圓,王室想收稅?得先問曼穀的"總代理"答不答應。
現在的王宮?說白了就是間豪華版高腳屋!連個像樣的城牆都沒有,暹羅駐軍把王宮當宿舍,碼頭當食堂,2000來號人玩"精銳控製"——20個軍官帶著本地仆從軍,把守著河道和糧倉,高棉人想造反?連梯子都摸不著。
頌曇這套玩法堪稱"低成本殖民教科書":用百來號軍官當"人肉攝像頭",剩下的全雇本地人當打手。高棉王室表麵掛著"獨立"招牌,實際連鑄幣權都沒有——市麵上流通的銅錢,背麵都刻著暹羅象神像!
最慘的是高棉百姓,雨季劃船上班,旱季踩泥上班,交稅時還得準備兩套貨幣——一套給暹羅老爺,一套給安南來的收稅官。難怪民間諺語說:"金邊有三寶,洪水、瘧疾、暹羅佬!"
這場"四國殺"裡,高棉王室連npc都算不上,純粹是暹羅和安南的真人快打背景板。
暹羅守軍正趴在炮台上罵娘,突然發現河麵上出現黑壓壓的艦隊——嚇得他們差點把火藥桶當夜壺使。等看清桅杆上飄的日月旗,一群人立馬換了副嘴臉,跟看到親爹似的跪在碼頭磕頭。
"哎呦喂!這不是大明爸爸嗎?"暹羅軍官擦著冷汗迎上去,心裡瘋狂盤算:"該不會是來討債的吧?"
崇禎四年1631年)的暹羅,跟明朝維持著"塑料宗藩"關係——表麵稱臣納貢,實際把朝貢貿易玩成"吸大明血"的生意經。胡椒蘇木換絲綢瓷器,這買賣穩賺不賠!儘管萬曆年間那會兒就開始耍滑頭,但窮得要當褲子的崇禎朝還得裝模作樣派“回賜”,畢竟"大明爸爸"的招牌不能倒,這種“薄來厚往”的模式成為暹羅經濟的重要收入,大明財政不崩才怪。當然李奸商是不接受這種愚蠢的當冤大頭的政策。
李勇站在“江南三號”甲板上叼著華子,居高臨下地瞥了眼這幫牆頭草:"聽說你們最近在金邊搞事情?"見暹羅軍官腿肚子直打顫,他咧嘴一笑:"行了,老子趕著回金山看老婆生娃,沒空跟你們扯淡,把能說得上話的人喊上來。"李勇對這套虛頭巴腦的禮儀煩透了:"什麼14歲的吉·哲塔三世小國王?老子沒有心情見!"
不一會兒,一個精神抖擻的年輕軍官快步踏上"江南三號"。這哥們兒見到宗主國大官,啪嗒就是個漂亮的單膝跪禮,開口就是字正腔圓的漢語:"下官鑾統,拜見上國將軍!"李勇眯眼一瞧——好家夥,還是個華人軍官!
"免禮。"李勇一擺手,"給你家國王帶個話:安南、占城現在都是大明交趾都督府的地盤了。為避免衝突,高棉王國得一分為二——金邊以東歸大明,金邊以西歸暹羅。要是暹羅點頭,咱明國不僅能提供軍火,還能派兵幫你們揍東籲王國!"
話音剛落,江南三號的炮手們劈裡啪啦放了輪齊射。銃炮轟鳴震得甲板直顫,見過世麵的鑾統卻像打了雞血似的——剛才還愁眉苦臉的臉,瞬間笑得見牙不見眼。
李勇心裡冷笑:這暹羅國怕不是有詐?他壓低聲音問:"說說吧,你們現在啥情況?"
這一問可捅了馬蜂窩!原來東籲王國的他隆國王趁暹羅內亂阿瑜陀耶王位繼承大戰),前年1629年)直接殺進阿瑜陀耶,把親緬傀儡阿提塔亞翁扶上王座。現在東籲名義上控製著暹羅國的核心平原、彭世洛戰略要地、素可泰古都等,連那空沙旺這種水陸樞紐都攥在東籲王國手裡。
但更勁爆的是——納黎萱的弟弟巴沙通正在東部搞事情!自去年1630年)起就帶著人馬反攻,去年直接推翻親緬政權自立為王,現在東籲勢力被壓縮得隻剩西北角彭世洛那旮旯)。
"臥槽!"李勇一拍大腿,"這他娘的不是"鷸蚌相爭"嗎?"原本想著回家抱娃的念頭瞬間拋到九霄雲外——這波要是操作得好,不僅能撈軍火訂單,說不定還能把湄南河下遊變成大明碼頭!
敲竹杠“梆梆梆梆”,李勇眯起眼睛:"這樣,我和你一起去見你們國王..."這場麵像極了黑社會談判——先亮肌肉再談條件,等對方上鉤再坐地起價。
崇禎四年五月十三日,風風火火的李勇帶著金山水師、千名陸戰隊和五千阮主火槍兵,在班固港曼穀南麵)上演了一出"海盜式外交"。剛靠岸,鑾統就帶著個自稱"準國王"的巴沙通迎上來——這哥們兒撲通就給李勇磕了個響頭,活像看見財神爺下凡。
喜歡水煮大明請大家收藏:()水煮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