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這次推廣大明寶鈔,屬於自上而下。推廣的非常快
應天府周圍的地區都已經用上了,大明寶鈔。
最開始的時候大明寶鈔。購買能力還算可以。
大家都認為大明寶鈔可以兌換成其他的貨幣,至少去大明的官方渠道進行兌換,他們應該能夠獲得其他貨幣。
可是他們萬萬沒想到,老朱壓根不讀經濟學。這些商人通過大明的官方渠道根本無法兌換成其他貨幣。
這也就導致了這些商人,收取大明寶鈔的商人,出現了資金問題。
一般的商家也不願意收大明寶鈔。這玩意兒老朱印出來沒有給相對應的公信力背書,用處跟廢紙一樣。
這些商人在下遊產業確實可以使用大明寶鈔。但是無法向上使用,給他們提供商品的貨主,根本不認大明寶鈔。
老朱得知這個消息以後,殺了數千個不願意收大明寶鈔的商戶,並誅三族。老朱對於商人可從來不會心慈手軟。
老朱的這次行動,前前後後被牽連的人數,大概有20多萬人。
經過這番動作,老朱終於將大明寶鈔推行下去。雖然暗地裡大家都不想使用大明寶鈔,但是明麵上大家認可了大明寶鈔作為貨幣的效果。
與此同時,老朱的這一行為也讓眾多商家惶惶不安,生怕被誅三族。
可是即便如此,大明寶鈔在大部分商家眼中跟廢紙也差不多,但是他們又不得不收這些廢紙。
他們這些商家都知道大明寶鈔,放在手裡沒有任何用處,隻有將這些廢紙轉化成資源才是正解。
現在大部分城市還算太平,沒有出現太大的動亂。目前物價還能穩住,等到天下大亂之時,物價大概率就沒辦法穩住了。
這些大明寶鈔將會徹底跟廢紙無異。
隻不過目前大明處於剛剛起步,城市中還算穩定,大明寶鈔還可以勉強使用。
大明寶鈔真正的受害者其實並不是這些商人,而是那些種植的農民。
老朱規定必須要使用大明寶鈔才可以交稅,這也就導致農民需要將農作物轉化成大明寶鈔以後才能夠上交官府。
這種時候,就出現大量的假冒偽劣版本的大明寶鈔。
這些假冒的大明寶鈔都來自於小作坊,雖然老朱有防偽技術,但那又能怎樣?
那些小作坊根本不管這些雜七雜八的東西。農民又不認識正兒八經的大明寶鈔。
隻要外觀看起來差不多就行了。誰會仔細去看?
那些地主老爺以及中低層的官員,看到這些假冒的大明寶鈔以後,他們大部分都會承認這些寶鈔的合法性。
隻不過會將這些大明寶鈔的兌換比例下降一些。地主隻給兌換勉強維持溫飽的食物。
地主用這些廢紙,在農民手上換取了大量的資源。
……
大明,皇宮中
老朱正在這裡處理公務,大量的奏折堆疊在老朱麵前。
這些奏折都是來自於各個地方的重要事情。原本這些奏折都應該是朱標跟朱棣兩人批改。
可是這兩人被風一吹,全都倒了。
反正老朱是不信,朱標雖然曆史上是死於基本,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朱標的身子骨弱。至少在洪武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