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甚至可以駕駛著生物戰艦,到其他的星球上去旅行。
”
這些都是‘太空戰團’的福利,根據最新的規定,在‘太空戰團’服役30年,可以拿到一艘生物戰艦。
這個規定雖然看起來很誘人,但實際上有點離譜。想要滿足這個條件,從現在開始算,至少還需要再服役29年。
這條規定沒有任何問題,如果真的服役30年確實可以獲得生物戰艦。
李長生是個體麵人,他所說的話基本上都會實現。服役年齡達到30年,如果選擇兌換一艘生物戰艦,李長生真的會同意。
30年的時間,放在個人的身上,確實很長,占據了整個人生的13。
但如果可以堅持下來,李長生不會吝嗇獎勵。
按照目前的生產進度,每個月都能夠生產出上千個生物戰艦,這還是在克製生產能力的情況下。
如果馬力全開進行生產,單單一個低武世界,就能兩個月製作出1萬艘生物戰艦。
其他世界一起開動,每個月製作出來的生物戰艦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
隻不過這些生物戰艦沒有足夠多的人進行使用。雖然生物戰艦不需要指揮,他們是生物,擁有一定的主觀能動性。
隻不過他們的行動比較僵硬,彆看這些生物戰艦外表猙獰,但是它的攻擊性比較弱。
隻要沒有受到攻擊,一般情況下不會主動攻擊其他的生物,有點類似於翻車魚。
有人指揮的生物戰艦,行動起來可以更加靈活。能夠發揮出更加有效的戰術。
現在隻需要能夠培養出大量,可以熟練使用生物戰艦的人才。便可以大量培養生物戰艦,目前生物戰艦足夠使用。
等到30年以後,肯定可以培養出大量能夠熟練操控生物戰艦的人才,目前‘太空戰團’還是剛剛建立,一切都還有待發掘。
再過幾年,太空戰爭體係完善以後,人才就會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冒出。
到時候即便是人手一艘生物戰艦,也不是不行。
這個時候就有人要問了。
這些生物戰艦的能量從拿下來,如果沒有能量了,應該怎麼辦?
這些生物戰艦從設計的一開始就已經考慮到能量的問題。
生物戰艦需要在太空中長時間漂流,這也就意味著它需要能夠儲存大量的能量,而且還要有途徑,能夠吸收能量。
想要在太空中通過進食其他生物來獲得能量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生物戰艦出於持久作戰的需要,它可以吸收恒星的能量,進行補充。而且還可以吸收宇宙中的各種各樣的輻射,將這些輻射轉化成可以使用的能量。
這些生物戰艦可以一直生活在太空中。李長生自然也不用擔心這些生物戰艦的後勤問題。
喜歡同穿:舉國隨我開發異世界請大家收藏:()同穿:舉國隨我開發異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