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旱末日官方的行動速度非常快。
短短一個小時的時間,他們已經把地下避難所周圍的學生組織到一起。
緩緩朝著地下避難所前進。
這些學生的家長們看到自家孩子進入了地下避難所,必然會擔憂。
官方允許這些學生的家長們,在經過審核以後也跟著學生一起進入避難所。
隻要學生家長不是從事的重要行業,所處的位置不具備不可替代性。提交的審核基本都能夠通過。
這些學生的家長,大部分從事的都是服務行業以及基礎的製造業。
他們從事的行業並不具備著不可替代性,他們提交的審核很快就能通過。
第1批進入地下避難所的人中,學生和老師占據了20%,學生的家長們以及老師的親屬占據了剩餘的80%。
這些人屬於非常重要的群體,隻要這些人能夠活下來,就能夠建造出整個文明。
這些學生是全人類的希望,他們年輕有活力有乾勁。等到末日以後,可以重建整個文明。
這些老師們各個學科的都有,隻需要給他們幾本教材,就能夠重建整個教育體係。
學生的家長們遍布著各行各業,其中以服務行業以及基礎製造業為主。在這些人中有很多都是來自於工廠的工人。
隻要他們還活著,文明的製造水平就不會太低。
這些人來到地下避難所以後,他們發現這裡其實要比自己想象的更好一些,雖然大家都住在隻有一平方米的小隔間中。
但其實這問題並不大,大部分人對此都沒有異議。在這裡至少可以獲得充足的食物和水,並且這裡有著充足的電力資源。
這裡有網絡,這裡有網絡,這裡有網絡……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這座避難所在建造之初就已經考慮到,娛樂方麵的問題。
這裡有覆蓋整個地下避難所的局域網,人們可以使用隔間裡的板子進行上網。
居住在地下避難所的人甚至可以通過局域網玩一些老款的聯機遊戲。
可以選擇的聯機遊戲有很多,足足有數千款。這些聯機遊戲可以解決青少年80%以上的心理問題。
人類這個生物其實很簡單。古代隻要能夠吃飽穿暖,能夠活下去。就不會有人想著造反。
放到現在也差不多,在吃飽穿暖的前提下,可以玩一些聯機遊戲,這樣一來,鬨事的人就會變得非常少。
這些都是來自於極寒世界的經驗。
極寒世界的官方也建造了很多類似的避難所。原本避難所中總是會彌漫著一股絕望的氣息。
但後來極寒世界的高層發現,隻要人們可以上網玩遊戲,大部分人都能夠從絕望的氛圍中挺過來。
於是,極寒世界的高層在每個避難所裡都儘可能鋪設網絡。讓所有人都可以用上局域網,讓所有人都可以玩遊戲。
這項規定實施以後,避難所中的氛圍確實要好了很多。
極寒世界的例子就在前麵,施工隊乾脆就直接照著極寒世界開始抄答案。
負責搭建局域網的人員,不單單在網絡中放下了大量的聯機遊戲,他們還上傳了大量小說,電影,影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