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端屏幕的光在林晚臉上投下淺淡的輪廓,她盯著最後一行跳動的光標,指尖還壓著鍵盤邊緣。就在這時,通訊器震動起來,提示音短促而急。
她接通頻道,蘇悅的臉出現在畫麵中,背景是昏暗的管廊內壁,手電光晃動,映出她額角的汗。
“情況不對。”蘇悅聲音發緊,“我們卡在t7西側塌方口,氧氣濃度降到18以下,探測儀全失靈了。前方岩層封死,備用路線圖上沒有其他通路。”
林晚迅速調出前線傳回的實時影像。畫麵裡,隊員們蜷縮在狹窄空間,呼吸聲透過音頻通道傳來,沉重而紊亂。頭頂碎石仍在輕微滑落,地麵堆積著斷裂的金屬支架,空氣渾濁。
她翻出最後一次有效的地理掃描數據,逐幀比對。就在即將放棄時,一組異常熱源波動引起她的注意——位於右側岩壁深處,溫度略高於周圍岩體,持續時間超過三十秒,隨後消失。
這不是自然現象。
“你們有沒有感覺到風?”她問。
“風?沒有,空氣幾乎不動。”
“再確認一次,任何細微流動都告訴我。”
短暫沉默後,蘇悅的聲音再次響起:“……右側裂縫那邊,好像有一點。很弱,像是錯覺。”
林晚閉了閉眼,太陽穴隱隱作痛。她已經一整夜沒合眼,精神接近極限。但她知道,現在不是退的時候。
她深吸一口氣,凝神望向通訊畫麵中的蘇悅雙眼,啟動“心靈洞察之鏡”。
視野瞬間沉入一片混沌,隨即被蘇悅的記憶碎片填滿:黑暗、壓抑、腳步踉蹌、右腳踩到一塊鬆動的石板——就在那一瞬,臉頰掠過一絲微弱氣流。那股風來自岩壁裂縫,方向偏下,持續不到兩秒,卻被她潛意識記下。
林晚睜開眼,額頭滲出冷汗。她立刻將坐標標注在地圖上,放大岩層結構圖。那道裂縫極窄,不足十厘米,普通探測波無法穿透,但熱源波動和風流軌跡都指向同一位置。
“那裡有通道。”她說,“不是自然形成,是人為封閉的舊貨運線。”
“可我們現在連站穩都困難,怎麼破開?”
“你讓所有人後撤五米,清空作業區。”林晚抓起外聯設備,“我需要你把當前環境參數實時傳給我,每三秒更新一次。”
蘇悅遲疑:“你要做什麼?”
“找出入口的確切位置。”她的手指已在鍵盤上快速敲擊,“然後打開它。”
設備接入後,林晚再次閉眼。這一次,她將“心靈洞察之鏡”聚焦於空氣分子的流動軌跡。能力開啟的刹那,她“看”到了常人無法察覺的細節——縫隙深處,一股極其微弱的氣流正緩慢湧出,攜帶微量金屬氧化物與陳年潤滑油的氣味。這是大型封閉空間通風係統的殘留特征,隻有長期運行的地下設施才會留下這種痕跡。
她睜開眼,迅速計算出破岩的最佳切入點,將坐標發送過去。
“工具準備好了。”蘇悅的聲音從另一端傳來,“但大家都覺得太冒險。萬一引發二次坍塌……”
“留在這裡隻會等死。”林晚打斷她,“那股風存在,說明通道另一側是開放空間。而且它的流向穩定,至少維持了幾天以上。這不是臨時掩埋,是偽裝性封閉。”
她停頓一秒,聲音壓低:“他們不想讓人發現這條路。”
頻道那頭沉默了幾秒。
“好。”蘇悅終於開口,“我下令破岩。”
畫麵中,一名隊員上前,手持便攜切割器靠近岩壁。火花濺起,金屬與岩石摩擦發出刺耳聲響。隨著裂口擴大,一股更明顯的氣流從中湧出,吹散了積塵。
“通風良好!”有人喊,“不是死路!”
林晚盯著屏幕,心跳微微加快。她沒說話,隻是繼續監控數據流。當裂口擴至半米時,蘇悅探身照進去,手電光掃過內部。
“是軌道。”她聲音變了,“生鏽的運輸軌,還有電纜槽……這是老式地下貨運係統。”
林晚立刻調出十年前的城市基建圖。果然,在廢棄工業帶下方,曾有一條連接多個物資中轉站的隱秘通道網絡。後來因安全問題被官方封存,圖紙也被歸檔銷毀。
但有人保留了下來。
“進去看看。”她說。
“太窄了,隻能一個人先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