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義珍把文件袋往公文包裡一塞,手剛碰到車門把手,手機震了一下。
是孫連城發來的消息:“會場布置好了,投影儀試過三遍,備用電源也接上了。你放心講。”
他回了個“好”,抬頭看了眼縣政府大樓前的橫幅——“金山縣綠色特產全球推介會”。紅底白字,剛掛上去還不到兩小時,邊角已經被風吹得微微卷起。
會場設在縣委禮堂,原本能坐三百人的地方,今天來了將近四百號人。
前排是本地企業代表和鄉鎮乾部,後排坐著從北平、滬市、粵省趕來的客商,還有幾個穿西裝的外國人,據說是北歐采購團的聯絡人。
丁義珍走上台時,掌聲挺響。他沒急著說話,先把帶來的兩份文件擺在講台上:授信函原件、航線確認書複印件。紙張壓得平整,騎縫章清晰。
“先說三件事。”他聲音不高,但全場都聽清了,
“第一,三千萬貸款,三點五息,五年期,華人華商銀行已批。第二,甫光先生的光大集團船隊兩條遠洋線,專供我縣凍品乾貨出口,首航定在下月十五。第三,土地指標單列,七個工作日內辦結,誰卡流程,我找誰談話。”
底下嗡了一聲。
他剛要繼續,前排一個戴金絲眼鏡的男人舉手:“丁縣長,我是《投資前沿》的觀察員,想確認下——這兩份文件,是不是真的?畢竟網上有人說,這是‘畫餅招商’。”
禮堂瞬間安靜。
丁義珍沒皺眉,也沒反駁,隻轉頭對縣府辦主任說:“老劉,電話接林耀東先生辦公室,免提。”
老劉愣了半秒,趕緊掏手機。撥通後,丁義珍拿過聽筒,直接對著全場揚聲:“林總,我是丁義珍。今天推介會上,有人質疑咱們的貸款和航線是不是真的。您方便說兩句嗎?”
電話那頭傳來低沉聲音:“貸款賬戶已開,資金三日內到賬。航線備案號是hk20250415,船名‘東方晨星’‘南海曙光’,隨時可查。”
丁義珍把手機舉高,讓所有人都聽見,然後放下,看向提問者:“現在還覺得是畫餅嗎?”
那人臉色變了變,勉強笑了笑:“佩服,佩服。”
丁義珍點頭:“感謝質疑。說明大家在乎真假,這比盲目鼓掌強。”
他正要繼續介紹招商指引,後排又站起來一個中年男人,穿深灰西裝,胸前彆著省外某商會的徽章。
“丁縣長,我是贛南農產品聯合會的王會長。”他語氣和緩,“我特彆欣賞你們敢想敢乾。但我有個擔心——你們縣財政去年收入才八千多萬,現在搞五年免稅,財政墊付退稅,錢從哪來?將來會不會轉嫁到農民頭上?”
這話一出,不少人點頭。
丁義珍盯著他看了兩秒,忽然笑了:“王會長關心基層負擔,這份心我領了。但我想問一句——您上次來咱們縣,是哪年?”
王會長一怔:“這……我去年路過一次。”
“哦,路過。”丁義珍轉身打開投影,
“那您可能沒進過村。我給您看個數——紅星鎮李家灣小學,去年通電改造,花了十二萬七千塊。這筆錢,縣財政出的。今年我們還要修三條產業路,預算一千八百萬,也是縣裡扛。”
他調出一張圖表:“未來五年,按保守測算,紅薯粉、乾菌菇、臘肉出口,年產值能到十二億,稅收翻兩番。免稅是前五年,第六年開始收,稅率比省裡還低兩個點。錢不是白免的,是要換企業落地、換就業、換農戶增收。”
他頓了頓,點開一段視頻——王老三蹲在地頭,咧著嘴:“今年我家兩畝紅薯全簽了訂單,多掙八百,給娃買了雙球鞋,耐克的。”
全場靜了幾秒,有人笑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