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連城剛推開縣委辦的門,手機就響了。他看了眼來電顯示,是丁義珍。
“奠基儀式還有半小時開始,施工隊那邊怎麼說?”
“他們說地質報告還沒最終確認,建議延期。”孫連城站在窗邊,手裡捏著剛打印出來的工程審批流程圖,眉頭一擰,“可所有部門都簽了字,就差他們動工。”
“延期?誰給他們的膽子?”丁義珍聲音不高,但電話那頭的風聲呼呼地響,像是已經走在路上了。
“趙立冬的人打過招呼,估計是想卡一卡。”
“卡?他以為這是菜市場討價還價?”丁義珍冷笑一聲,“手續齊了,人齊了,禮炮都擺好了,現在跟我說延期?告訴他們,今天這地,我丁義珍親手挖第一鏟。”
孫連城掛了電話,轉身抓起外套就往外走。他知道,這種時候,丁義珍從不講客氣。
半小時後,金山縣紅薯粉加工廠奠基現場,彩旗飄飄,橫幅拉得筆直。幾十個村乾部、村民代表、施工隊工人站在台下,人群裡還有幾個穿西裝的記者舉著相機。台子中央擺著紅綢蓋著的奠基石,旁邊放著鐵鍬和安全帽。
丁義珍穿著夾克,沒打領帶,一到場就直奔施工方負責人。那人正低著頭跟幾個工頭嘀咕,見丁義珍過來,立馬堆起笑。
“丁縣長,這事兒吧……我們也是為安全考慮,地質勘探還沒出最終結論,萬一底下有暗流、空洞啥的,出了事可擔不起。”
“你們勘探隊是吃乾飯的?”丁義珍盯著他,“國土局批了,環保局批了,住建局也批了,就你一個施工方,卡在‘還沒結論’上?你當這是過家家?”
“不是不是,我們也是……”
“我問你,你有沒有收到正式停工通知?”
“沒有……”
“有沒有接到上級主管部門的書麵叫停?”
“這……也沒有。”
“那不就結了?”丁義珍一把掀開奠基石上的紅綢,抄起鐵鍬往地上一插,
“今天這地,我挖了。誰要是覺得不安全,現在就撤。人撤了,合同照算違約金,設備清場,下一個施工隊立馬進場。”
人群一片嘩然。
施工方負責人臉都白了。他知道丁義珍不是嚇唬人。前陣子趙瑞龍的事還沒涼透,誰還敢硬頂這位爺?
“丁縣長,誤會,都是誤會!我們馬上開工,絕對不耽誤!”
“不耽誤?”丁義珍把鐵鍬往他手裡一塞,“那你來,第一鏟子你挖。”
那人接過鐵鍬,手有點抖,硬著頭皮鏟了下去。土剛翻起來,台下掌聲就響了。丁義珍接過話筒,聲音沉穩:
“鄉親們,今天咱們不搞虛的。這廠子,是咱們金山縣第一個深加工項目,不是麵子工程,是飯碗工程。紅薯種出來,不能光賣原貨,得變成粉、變成條、變成錢!以後咱們的紅薯粉,要上超市貨架,要進火鍋店,要漂洋過海,賣到國外去!”
台下有人喊:“丁縣長,那咱們能分紅不?”
“分紅?”丁義珍笑了,“分紅是後話,眼前先說三件事:第一,優先雇本地人;第二,收購價不低於市場價一毛;第三,廠子建好頭三年,利潤的百分之十反哺村集體。誰要是敢糊弄,我第一個找他算賬。”
掌聲雷動。
儀式結束,丁義珍沒走。他戴上安全帽,直接進了工地。挖掘機已經開始作業,轟鳴聲震得腳底發麻。他站在基坑邊緣,看著鏟鬥一鏟一鏟挖下去,土層翻出深褐色的斷麵。
孫連城跟在後麵,小聲說:“住建局的技術員剛到,說要再測一遍地基承載力。”
“讓他們測。”丁義珍點頭,“但施工不能停。小步快走,發現問題當場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