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身名下有套位於南郊茶山的彆墅,是謝父買給她的十八歲成年禮物。
這是目前江城最奢闊的一個樓盤,不光有疊墅、排屋,還有洋房、小高層。
樓盤麵積很大,茶園、溪流、瀑布都被圈在樓盤裡麵,成了樓盤其中一個賣點。
限墅令以後,像謝家那樣屋前屋後大花園、大草坪、與鄰居家隔個小花園的獨棟彆墅已經買不到了,除非是二手房。
但給閨女準備的嫁妝,怎麼能是二手房呢?
於是謝啟東大手一揮,選了一套疊墅裡朝向最好、庭院最大的,把上中下三疊都給買了,裝修時打通,就成了一套獨棟彆墅。
所以,說說是一棟彆墅,其實房產證有三本。
謝姎和吳姐一起在這裡小住了幾天,環境是很美,空氣也很清新,早上還能順著小區裡的遊步道去後山,穿過梯田式的茶園上山頂觀景。
但這裡配套還不成熟,可能更適合度假或是組局聚餐,日常居住到底不如市區方便。
至於名下兩套大平層,一套位於江畔,一套位於鬨市區的商業步行街。
江畔這套有著180度江景落地窗的大平層去年剛交付,還沒布置軟裝,室內空蕩蕩的。
謝姎進去轉了一圈,見沒什麼問題就出來了。
去商業步行街大平層的路上,順便還去收租的公寓樓轉了一圈。
十五層、三梯六戶合計九十套精裝修商住公寓都在她名下,而且隻租不賣,每年租金就有三百多萬。
原身隻知道名下有這麼一棟賺租金的公寓樓,但從沒來過這裡。
考慮到幾個月後這裡的某個租戶,因為物業管理的不作為,導致失業後一時情緒激動,失手鬨出命案,加上馮萱萱雇水軍惡意宣傳,這棟公寓樓被傳成凶宅、鬼屋,無人敢來租賃,謝姎打算換家物業公司管理。
可換哪家好呢?
查了查市麵上還算有點名氣的物業公司,發現評論區都有不少業主吐槽。
她心裡冒出了一個想法。
“吳姐,你覺得組建一支由退伍軍人構成的物業班子可行嗎?錢不是問題!”
吳姐驚訝地看向她:“你想開一家物業公司?”
“算是吧,你看我這棟公寓樓反正要招物業,左右要花錢,倒不如花給自己用。”
吳姐有些激動:“要是姎姎你真的開物業公司了,我那些退役了還沒落實工作的戰友,能來你這裡應聘嗎?”
謝姎笑著道:“我正有此意呀!走!咱們找個地方好好琢磨一下,換掉現在的物業!越快越好。”
她們去了步行街那套大平層。
同樣也是一梯一戶,但這套是精裝修,配套齊全,不拎包都能舒適入住。
下樓即是車水馬龍的萬福街,步行百來米就有一家超大的高端綜合體,就是穿來那天剛開張的百樂達,地下鐵四通八達,出行超級方便。
主要是名下那十間旺鋪也在萬福街上,吃過晚飯下樓散步消食就能到的距離。
想起原世界裡那場發生在秋末冬初的火災,謝姎蹙起了秀眉。
這次沒被使用倒黴卡,不知道這場災難還會不會發生。
保險起見,她決定在這裡多住幾天。
雖然離火災發生還早,但雇人預先排查一下商鋪的電路火線、消防器材也是好的。
其次要注冊物業公司、更換公寓樓物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