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子湧來這麼多顧客,謝姎熬秋梨膏都來不及。
而且不知誰家媳婦去鄰縣走親戚帶了一罐秋梨膏過去,之後連續幾個禮拜天,總有鄰縣的居民,坐半天車趕過來買。
找不到路時就問:“你們這兒有個賣秋梨膏的小吃部怎麼走?”
春和巷紅旗小吃部:它好像失去了名字,但好像又獲得了一個全新的名字。
這麼一來,原計劃可能要賣到冬末春初的秋梨膏,剛進入年關就賣完了。
讓遠道而來的鄰縣居民扼腕不已:
“怎麼就賣完了呢!我好不容易請到假來買的!”
有個經常光顧小吃部的老顧客順嘴接了句:“沒辦法,誰讓這是限量款呢!”
完了語重心長地提醒對方:“以後看到小黑板寫著限量版,就抓緊時間來買,過這個村沒那個店!真的!我遇到過好幾次了!最開始的核桃仁麵包我就沒吃過癮。”
“……”
……
許是謝姎不出倆月,就幫農場解決了那批滯銷的秋梨,農場場長十分認同養殖場場長的話,認為小謝同誌的確是個有本事的人。
於是,每逢農場有時令農產品上市,都會讓養殖場的送貨司機捎一些給謝姎。
謝姎總不能白拿啊,就回些小吃部賣的吃食。
有一次,農場送來了一筐板栗,謝姎乾脆回了兩斤板栗酥餅。
也是烤窯烤出來的。
乍看有點像蘇式月餅,但口感更接近老婆餅,隻不過餡料用的是板栗。
一筐板栗做成板栗酥餅,要好的幾家分一分,再往農場、養殖場送幾斤,也不剩幾個了,所以沒往外賣。
不想,農場場長的媳婦收到以後,嘗了一個覺得好吃,就問場長:
“這酥餅是哪裡買的?多買點,過年走親戚送禮挺好。”
場長:“……”
能說是小謝的小吃部回的禮嗎?
什麼禮?
板栗!
不過,這給他打開了一個新思路。
這天早上,謝姎把倆孩子送進育紅班,踏著還不算厚的積雪來小吃部。
琢磨著這雪要是繼續下,就和小榮商量提前關店門放假得了。
她要來小吃部工作,大冷天的,獨留兩個孩子在家也不放心,就得大清早地送他們去育紅班。
每天頂著寒風、踩著雪上班上學,真遭罪啊!
這種天氣,不該在被窩裡睡懶覺才香嗎?
越想越覺得提前放年假這個方案可行,謝姎決定今天就和小榮商量。
反正這幾個月下來賺得不少,過年多放幾天假,也是對打工人最好的回報嘛。
“謝師傅!”
“謝師傅,有您的電話!”
剛走到釓鋼廠門口,就見門衛大爺招手喚住了她。
“我的電話?”
“是,二樓廠長辦公室,讓您來了就給回過去。”
誰呀?
居然還有人給她打電話?
謝姎心裡納悶,腳下加快步伐去了趟廠長辦公室。
電話接通,聽農場場長表明這通電話的來意,謝姎:“……”
她現在掛電話,表示沒接到還來得及嗎?
農場板栗多得堆不下倉庫關她什麼事!
她家水生也爆出板栗了,夠娘仨圍著火爐烤板栗貓冬了。
場長還在電話那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