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母無語。
覺得闞青青腦子有病。
誰家借不到錢會上吊死啊。
她嫁人嫁的早,如今也不過才三十多歲,大好的年紀,靠著女兒女婿剛過上好日子,怎麼可能舍得死。
她糾正道,“我是讓你去衛民單位找衛民的領導借,又不是我去,也沒讓你去上吊。”
方母坐不住了,大兒子無業,小兒子工作丟了,以後他們一家不得喝西北風。
那以後誰給他們養老?涉及到自身利益,方母如今也顧不上什麼麵子不麵子了。
她趕緊開口阻止闞青青,“現在我們全家都靠衛民養著,他工作不能丟,闞青青你不能去。”
闞青青聞言。
看向劉母戲謔道,“親家,我婆婆不讓我去,要不,你去吧,你是長輩,領導應該能給你麵子。”
就衝她年紀大,人家單位領導能給她一個農村婆子麵子?除非她是市長親媽!
劉母去,方母也不同意!
她看向劉母,“親家,你也不準去!我告訴你,衛民兒子沒了,要是再把工作丟了。”
“到時候我兒子強行要和你女兒離婚,你們一家子都得滾回鄉下,彆想繼續在城裡過好日子。”
衛民和衛國不一樣。
衛國重孝,衛民自私。
劉母也知道其中利害關係,她不敢去,才讓闞青青去,闞青青弄丟了女婿工作,闞青青得負責。
他們一家子還靠女婿養。
要是她去把女婿工作搞丟了,女婿不得殺了她,去單位找領導借錢的路子肯定不行。
於是她問闞青青,“那現在怎麼辦?大家都沒吃飯,要不你出去借點糧食回來?”
去借?
去哪兒借?
劉母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張口就來,這麼容易借的話,她怎麼不去借?
雖然改革開放了。
但掙到錢的隻是小部分人。
大部分人依舊在廠裡上班,拿著二三十的工資養著一家老小,還在溫飽線上掙紮著。
甚至有些廠效益不好,工資都好幾個月沒發了,最後實在沒有辦法,用生產的商品抵工資。
闞青青一臉為難,“親家,不是我不想去借,大家日子都不好過,誰都不願意借糧食。”
“那怎麼辦?”劉母問。
闞青青目光一轉,看向老祖。
向著劉母繼續出餿主意,“我聽說現在農村比城裡日子好,都在搞什麼分田到戶。”
“城裡人在廠裡上班,還是幾十塊工資,但農村分田到戶後,農產品大豐收,好多農民成了萬元戶。”
“老祖家裡肯定有不少糧食,你和我妯娌是親戚,如今我家沒糧食了,老祖不介意從鄉下送來糧食來吧。”
糧食是農民的命。
自然不會免費送。
見闞青青打她家主意,老祖裝傻充愣,“喜鳳媳婦,你是城裡人,種地沒你想象的那麼簡單。”
這是欺負闞青青是城裡人,不知道農村,闞青青小的時候隨著家裡上山采過藥。
並不是對農村一無所知。
闞青青也不聽她胡說八道。
直言道,“老祖,農村再苦也不會餓肚子,春天山裡野菜吃不完,現在入夏,路邊一塊地隨便種點蔬菜都能吃很久。”
“大家作為親戚,你總不能看著你劉喜鳳一家在城裡餓死,你不想送糧食到城裡,可以請他們到鄉下小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