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婦,你回來了!”
闞青青大包小包提回家,就看見婆婆一家子正坐在院子裡吃晚飯,連方衛國、兩兒子、小丫也坐其中。
說好的他們家單獨開火吃飯,怎麼又坐在一起吃上了?不會是公婆又反悔了吧,在闞青青疑惑的目光下。
方衛國站起身。
他快步上前,從闞青青手裡接過大包小包的東西解釋道,“爸媽今兒翻日曆,發現是我生日。”
“說是好日子,得好好給我慶祝慶祝一下,我說不用,但他們依舊自掏腰包買肉包餃子給我過生日。”
闞青青一臉嫌棄。
公公婆婆養大兒子也有二十多年的樣子,以前從來沒想過給他們大兒子過生日子,如今卻突然想起過生日了。
這突然的討好都是明碼標價,顯然彆有用心,再說他們出錢,出的錢還不是方衛國給的養老錢。
羊毛出在羊身上,這生日大可不必過,過了還得承父母恩情,以後他們還不得拿著恩情拿捏大兒子。
但看在今兒是方衛國生日,闞青青沒有多說什麼,但她覺得公婆在討好方衛國。
以慈父慈母的形象,占據他們在兒子心中的位置,從而和她這個兒媳婦爭寵。
到時候拿捏住兒子,趕走兒媳婦不是輕而易舉,闞青青不想以最壞的想法揣測公婆。
但她上了太多次當,不得不以最大的惡意看待他們,方衛國不知闞青青心中所想。
他繼續解釋著,“今兒過生日是臨時起意,也是爸媽的一片心意,當兒子的總不能傷了他們心。”
“你今兒出去了,此事便沒來得及和你提前說一聲,大家原本是等著你回來一起吃餃子。”
“可是你一直不回來,我也不知道你什麼時候回來,老人孩子都經不起餓,我便讓他們先吃。”
“不是故意不等你,你肚子餓了吧,趕快去坐著吧,我把你買的東西提回屋,再去給你下餃子。”
和爸媽一起吃飯不提前給媳婦商量,不等媳婦回家就先吃飯,都是夫妻吵架的矛盾開始。
生怕自家媳婦誤會了又要和他吵架鬨著離婚,求生欲滿滿的方衛國還沒有等闞青青開口說話。
便一五一十交代了事情始末,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真誠、有效溝通是夫妻最好相處方式。
闞青青就一種生活態度,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她不是那種主動惹事之人,但事來了也不怕事。
既然公婆假好心,麵子工程做到位,她要是大吵大鬨豈不是成了小人襯托他們真善美。
闞青青又不是傻子,有人包餃子讓她免費吃,她自然不會鬨,還會敞開肚子多吃點。
但什麼老人孩子經不起餓,她不相信,方家規矩,都是等人齊了才能動筷吃飯,顯然,沒把她當方家人。
她被方衛國推著坐在了兩兒子的身邊,方衛國則提著闞青青買的東西回屋放東西。
趁著方衛國不在場,公公拿著筷子敲了敲桌子邊緣,吸引了闞青青的注意力。
他“嘖”了一聲,不滿。
以長輩的姿態教育道,“親兒子和親爹媽一起吃飯,還要看媳婦的臉色,真是反三綱五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