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什麼?”
馬特貝這輩子最不將就的就是吃,但卻也不怎麼講究。
主打一個啥都能吃,有點遺憾的就是不太能喝酒。
馬特貝的985是在東北上的,為了給學校保持點顏麵,咱就不說是哪家了,剛收到通知書的時候,當時的小馬興奮的當天下午就買回來一罐菠蘿啤,對,是易拉罐的。
小馬記憶裡沒喝過酒,所以沒挑戰玻璃瓶,而且也隻從珠江菠蘿啤下手,足見其出手還是比較謹慎。
隻是當天下午喝完就不省人事,可能真是人生第一次喝酒。
92年,當時中國可消費的物資也算是比較豐富的,但一般廣州城裡的家庭都比較少喝酒,一瓶啤酒的價格在當時相當於普通老百姓家庭一頓早餐的花費,不愛喝的也就不惦記。
但啤酒也確實是良心,30多年了真沒怎麼漲價,印象中92年的菠蘿啤1瓶大概1.5元,現在大概也就2.5元左右。
想不出要吃什麼,馬特貝卻想起了貴州茅台。
選酒類的股票,必須從產品價格高的裡麵選,價格越高,漲起來反而更容易。
彆看市場空間雖然小一點,但競品也會少,時間長了,對應的產品還有年份的溢價。
82年的茅台貴得要死,82年的青島啤酒你敢喝不?
所以股票上,買貴州茅台就比青島啤酒賺的多很多。
“買青島啤酒的股票隻能賺點小錢。但你買茅台的股票捂住了那就是發家致富的道路!”
馬特貝其實也是後來才慢慢理解,貴州茅台最終是被當成金融炒作的附加值炒作起來的,已經超出了酒類的範疇,類似的還有瀘州老窖。
後來的房地產其實也是,例如萬科或者當年的大牛股華夏幸福,已經從產業轉向炒作它們的金融附加值,或者說被賦予了金融上的炒作價值。既然是炒作,自然就有高潮和低穀,沒杠杆的貴州茅台可能趨於平庸,但有杠杆的地產股可能就會暴雷,產業類的大多數帶杠杆,包括後麵的生豬、光伏和鋰礦炒作。)
馬特貝一邊喃喃自語,一邊溜去廚房自己折騰吃的,還沒忘記點開手機頭條的廣告視頻,一天雖然隻有12元的廣告費,他不嫌棄。
劉老板和兩個娃中午一般在花城彙廣場附近活動,那地方死貴的。
但麥當勞用餐的環境還可以,劉老板等安哥上完課,帶著安哥沿地鐵線路各個站點找吃的,買好了再帶回花城彙的麥當勞,拿出早上打包的早餐,配著在其他小店買的食物,反正娘仨中午就是花樣多。
姐姐在圖書館自習,飯點了才出現。
劉老板是路癡,兒子卻是這方麵的小能手,雖然隻有二年級,安哥不跟著,劉老板都經常會迷路。
晚上到家了兩個娃就搶著顯擺,老馬隻能裝著聽的很認真。
廣州小吃很多,而且基本在地鐵沿線。在兒子的宣傳下,老馬也大概都知道一些,但老馬隻會選擇性地記住那些他小時候經常去吃的品種,而且總是不服氣的和她們娘仨強調,東西還是那些東西,但味道可遠不如以前。
例如,公園前站,太平沙財記的牛腩粉和牛三星湯;中山八路站,伍湛記的艇仔粥;長壽路站,陳添記的魚皮和豬腸粉。
馬特貝一邊思緒橫飛地想著家人在外麵的活動,一邊啃著早餐多熱出來的饅頭,這饅頭頭條商城互動買的,用券買8.8能包郵到家20個。
必須得配上哈爾濱的蒜香紅腸一根,其實是長春做的,三永的牌子,味道口感都不錯,關鍵15根平時要29.9,碰到活動了,可以20元拿下。
吃完午餐,老馬會呆在陽台看他的孔雀魚,一邊瀏覽頭條當天的熱榜。
哪吒2在馬來西亞破了曆史票房新高的消息吸引了他的注意,因為手裡有金逸影視,也就是哪吒2讓他做了這個選擇,所以相關的消息他是比較上心的。
“魔童鬨海,也許期待的還是三哥。”
去年中國的票房是88億美元,馬來西亞才1.4億美元。
再看看“亞洲三雄”:
2024年日本票房18億美元,三哥票房15億美元,韓國票房11億美元。
目前魔童的日本和韓國的票房都不太理想。
三哥的上映時間是4月25日,最新魔童票房總額:155.9億人民幣,距《阿凡達》181億紀錄隻差26億。
現在看,印度市場成逆襲的最後機會,若實現預期票房可躍居影史第一。
但馬特貝覺得,魔童票房衝頂的事情可能最終還得靠我們自己。
暑假票房?把魔童的無刪節版拿出來突破一下?這個勝率就大很多了。
如果電影管理局的老大們能看到搶這個第一的重要性,一旦突破了這個曆史票房的第一名,對中國未來電影業務的出海可是關鍵性的裡程碑。
國家這方麵的服務貿易的收入也會有想不到的增長。
所以暑期如果能推出無刪節版,即使票房衝頂失敗了,可能也值得做。
馬特貝不死心地暢想著——金逸影視會不會出業績5倍以上的一季報預告呢?
喜歡馬特貝的炒股人生請大家收藏:()馬特貝的炒股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