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11點,為了讓劉老板多歇會兒,馬特貝主動攬下今日的午餐。
他在廚房切菜時,腦子仍在梳理投資邏輯——車企與車型榜單確實會反作用於終端銷量,這符合消費心理:多數具備消費能力的消費者仍會對銷量榜單保持較高信任,核心原因在於榜單本質上是市場集體選擇的可視化結果。
尤其對90以上的主流消費市場2050萬元價格帶),銷量榜單仍是擊穿信息不對稱的核心參考係——本質上,這不是“相信榜單”,而是“相信市場篩選的效率”,榜單是擊穿信息不對稱的核心標尺。
所以,北汽藍穀這次在享界s9增程版的推廣上確實要ain進去,打造一個能上前十榜單的車型,這樣大概率就能破繭而出了。
馬特貝很快就準備好了中午午餐需要的材料,3個人,要麼就是麵條和湯粉,煮飯一般也就是弄一個帶肉的菜,馬特貝、胖紙和安哥都是肉食人類,無肉不歡的品種,劉老板則是偏愛於吃草多一些。切好黃瓜炒肉片的食材,他特意給安哥單獨掰了根小臘腸,便又鑽回書房繼續翻資料。
今天周三,馬特貝把最新的周銷量再次從文件裡調了出來。
兩份榜單,一份是按車企、車型的銷量排名,另一份則是按純電、混動包括增程)和燃油車的銷量來排名。
新能源品牌的銷量排名,周前十最低消費要0.57萬輛,目前來說國內即使鴻蒙智行上周也以0.6萬輛排在第9,差點被踢出前十,這次89的推廣比較成功,所以鴻蒙智行未來應該還是能夠回到前五,甚至衝入前三。
比亞迪的斷崖式領先毋庸置疑,吉利銀河與五菱作為傳統車企,在低端市場衝量頗有章法,因而長期穩居前十。特斯拉今年雖流年不利,卻底蘊猶存,本周暫列第七。新勢力陣營裡,曾經的“傳統老大”理想去年扛住了鴻蒙智行的淩厲攻勢,目前位列第四;去年下半年崛起的零跑、小米、小鵬則分彆占據第五、第六、第八位。榜單末尾,是存在感不強的南方係車企——廣汽埃安
對北汽藍穀而言,榜單裡的對手個個都不是等閒之輩。唯一的破局點,或許正是享界s9所處的30萬以上中大型轎車賽道——前十榜單中竟無一款真正的競品。這款定位行政風格的中大型轎車,巧妙避開了特斯拉ode3主導的年輕化轎車紅海。可見華為與北汽團隊在產品布局時早有籌謀:該細分市場目前仍由bba燃油車把控,避開新勢力混戰,直接收割傳統豪華品牌的存量用戶,才是享界s9增程版的真正目標。
馬特貝盯著屏幕上的細分市場數據,指尖無意識地敲著桌麵。30萬以上中大型轎車領域,bba的燃油車仍穩占半壁江山:奔馳e級、寶馬5係、奧迪a6月銷均過萬,靠的是數十年積累的豪華品牌溢價與行政車用戶心智。但這些老牌勁旅在電動化轉型中明顯滯後——續航普遍不足600公裡,智能座艙停留在觸屏交互階段,更缺乏城市領航輔助等硬核科技。
享界s9增程版的定位恰似一把精準的手術刀:5米車長、後排獨立航空座椅、胡桃木內飾麵板,複刻了傳統行政車的莊重感,卻在核心架構上完成顛覆——華為鴻蒙座艙支持三屏聯動,ads2.0智駕係統已實現全場景自動泊車,增程技術更讓ctc續航突破1300公裡,徹底消解了商務用戶長途出行的補能焦慮。最妙的是定價策略——預售價32.98萬起,恰好切入bba燃油車降價後的價格真空帶,又比蔚來et7、極氪001等新勢力競品低5萬元以上。
“傳統豪華品牌的護城河,正在被技術平權瓦解。”馬特貝劃開bba一季度財報,發現三家在華電動車滲透率均未超過15,嘴角不禁揚起一絲冷笑。他深知,當4050歲的企業中層、政府用車采購者開始重視hud抬頭顯示而非車標鍍鉻飾條時,享界s9的突圍戰就已經贏了一半——畢竟,在深圳某區政府的新能源采購名單裡,這款“帶鴻蒙係統的紅旗”已悄然進入備選庫。
喜歡馬特貝的炒股人生請大家收藏:()馬特貝的炒股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