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萬字,再寫短故事。”
馬特貝心情頗佳地哼著順口溜,就從陽台回到屋裡,在衝涼房洗了一把冷水臉,回到書房繼續拚老命。
劉老板一早就起了床,匆匆地去市場,前幾天不舒服,孩子都接送不了,所以冰箱快見底了。
上午還要送安哥去學英語,她是不信馬特貝的,還是彆人才教的好。
馬特貝的英語也一般,四級要考到大四才勉強過的關,所以雖然知道英語找輔導,純純智商稅。
他實際上認為對普通孩子來說,所有的課外輔導都是智商稅,尤其一對一那種,搞這一套,直接暗傷就是讓孩子從小對學習不自信。
“老子以前上學的時候是給彆的同學輔導,有些難題還能幫老師解,憑啥要彆人給我輔導?”
馬特貝嚷嚷地堅決反對,但也隻能停留在態度的層麵,劉老板不吃他這套。
馬特貝一邊瀏覽新聞,一邊構思當天的寫作框架,關於新能源汽車的判斷正在腦海中逐步成型。
這早已不是單純的市場競爭,而是上升到國家產業博弈的層麵。為何過去總有不少自媒體詆毀中傷比亞迪和問界?他清楚背後藏著試圖絞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勢力——他們害怕,更不願接受中國在這一領域的超越。
“他們做夢都想阻止,可惜為時已晚。”
今年,中國汽車產業終於完成了對德國、日本的曆史性超越,而撬動這一格局的支點正是新能源汽車。在機電產品的出口增量中,新能源汽車的貢獻占比甚至超過了100,成為絕對的增長引擎。
過去汽車工業的傳統王國——德國bba、日本兩田+日產、美國福特通用、意大利菲亞特、法國標致,幾乎全被中國新能源汽車挑落馬下。而這一切,甚至尚未動用華為這支王牌:比亞迪聯手寧德時代,帶著一眾新勢力車企完成了上半場超越;吉利、奇瑞等國企則在燃油車中低端市場絞殺退路,合資車模式本質上已拔掉了外資車企在製造業的最後根基。
華為更狠,直接清掃bba與豐田在高端市場的最後壁壘。但這場革命的意義遠不止於此——它是人類汽車工業史上的智能革命,是人工智能時代的發車信號。
當然,舊秩序不會輕易退場。中國新能源汽車必然遭遇傳統勢力的反撲,甚至暗流湧動的絞殺。但這場競爭早已超越市場博弈,上升為國家間的產業角力。正因如此,國家隻會持續加碼扶持。
如今比亞迪、華為正舉起法律武器,對那些操縱自媒體抹黑車企的不法行為發起反殺。那些為虎作倀者終將被繩之以法——這背後,是清晰可見的國家意誌在撐腰。
所以,馬特貝在2025年的投資計劃裡,將新能源汽車產業列為首要方向。
企業在規模與技術上雙重領先,疊加國家政策的重點托舉,二者疊加便是企業成長的核心確定性。但這份確定性會因競爭格局的階段性演變而滋生變數,因此需要以更縝密的分析與跟蹤來應對決策。
“基本麵與股價走勢是兩碼事,必須分開研判。”9與新7帶來的銷量爆發式增長,基本麵的質變才會真正傳導至股價。股市中的這類機會看似清晰,實則可遇不可求:唯有以嚴謹態度深耕產業脈絡,才能從少數案例中精準捕捉戰機。
喜歡馬特貝的炒股人生請大家收藏:()馬特貝的炒股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