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8,準備睡覺了,今天晚上試試2300就睡,第二天,自控力的訓練,先從晚上的按時睡覺開始。
今晚馬特貝看到最有價值的一個分析是盧克文關於小米汽車訂單成功原因的一個分析文章,主要的觀點是:價格權重>智能化>高頻使用功能=舒適性=高級審美>細節豐富度=情緒價值>低頻特殊功能。
小米其實已經在手機端證明了自己,華為被打壓的時候,當時確實也就是小米能在高端機走出來,甚至力壓榮耀。現在華為回歸,小米在全球高端機市場也仍守住了一部分市場份額。
2025年q1全球高端市場600美元以上),小米份額穩定在7,雖遠低於華為38)和蘋果43),但仍保持第三位,且同比增速達102。
這次來到汽車領域,小米基本上出場就證明了他們的實力,尤其今年yu7的推出,確實驚豔,簡單講就是本來已經足夠優秀了,還加外掛,很過分。
盧克文在分析小米的成功,把價格權重放在第一位,實際上就是極致性價比的體現,中國人大多數是不願意炫富的,但更被人當豬仔賣,你把東西賣貴了,那就是把他當豬仔騙啊。
所以享界s9純電為啥去年的定價直接失敗,關鍵因素就是價格問題,當時定價勉強能在開始熱一波,後麵就撲掉了。
極狐當時也是因為定價問題失敗的,2024年張國富主導營銷,主推15萬以下的極狐s5t5才開始有起色。
所以價格定高了,在國內很難殺出來,目前其實也就是華為憑智能化這個優勢在8和9做到40萬以上還能爆款的。
尊界的上市,基本明確了華為坐穩了豪華車的人設,所以享界和問界在30萬以上的豪華車逼格也基本坐實,現在享界差的就是一個爆款了,估計還是享界s9,至於未來到底是憑ads4.0的量產車上市衝擊這個爆款?還是固態電池上純電來衝擊這個爆款?
現在還不太確定,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類似9或小米yu7這種月銷3萬+的,但也有45款車是月銷12萬的,最終也能企穩豪華車的市場。
北汽藍穀股價要走出一個明細的行情,出一個爆款車型是關鍵,ads4.0和固態電池估計都能有一定的爆量能力,但目前看落地最快的還是ads4.0,智能駕駛的“降維打擊”潛力,這估計也是華為下半年衝擊全年100萬輛銷售目標的關鍵武器。
還有一個就是華為五界的出海規劃,賽力斯現在看也是華為五界裡走在最前麵的一家。
奇瑞和上汽的海外市場都做得很好,但華為五界目前要選擇海外市場應該主要還是賽力斯,其他四界目前國內市場都還沒企穩或突破。
問界賽力斯+華為):全球工廠網絡加速落地。
東南亞核心基地印尼工廠)
產能升級:印尼工廠是賽力斯首個海外純電基地,2025年q2新增產線後年產能從5萬輛提升至10萬輛,主產問界9、8等高端車型,覆蓋東盟及中東右舵市場。
歐洲戰略樞紐匈牙利工廠)
產能規劃:2025年啟動建設,規劃年產能15萬輛,預計2027年投產,生產seres5問界5海外版)、seres7等車型,規避歐盟關稅並輻射東歐市場。
北美跳板墨西哥工廠)
資金與產能:獲沙特主權基金pif)注資20億美元,規劃年產能15萬輛,2026年全麵達產,主攻美國及加拿大市場。
賽力斯這個布局確實夠快的,北汽集團真的完全不考慮學習一下?
享界北汽藍穀+華為):技術先行,生產暫以國內為主
當前生產布局
密雲超級工廠:位於北京,一期年產能12萬輛可擴至30萬輛),專注生產享界s9係列,暫未披露海外建廠計劃。
海外市場拓展
銷售網絡先行:北汽藍穀計劃2024年在亞洲如東南亞)和歐洲建立分銷及服務網絡,首推享界s9高端轎車。
技術升級支持:為適應海外法規,享界s9已通過歐盟gdpr數據安全認證,並預埋ads3.0智駕係統支持後續ota升級)。
潛在生產轉移
北汽藍穀在投資者互動中表示,若海外銷量突破閾值如年銷5萬輛),將評估本土化生產可行性。
喜歡馬特貝的炒股人生請大家收藏:()馬特貝的炒股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