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L3終於要來了,什麼時候落地?_馬特貝的炒股人生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馬特貝的炒股人生 > 第504章 L3終於要來了,什麼時候落地?

第504章 L3終於要來了,什麼時候落地?(1 / 1)

馬特貝今天起來得晚,每天12點後睡,好像不太好,還是早上起來處理好點,百家號每天15條文章和動態的限製,所以他是先準備好了,等12點一過發完睡覺,這種方法明顯並不節省時間,主要是第二天沒辦法早起。

昨天馬特貝是陪安哥去少年宮上課,又是一天,這很少出門的老頭真的累壞了,晚上回來連美團點餐都不太會用,但蜜雪冰城的聖代確實好吃,不到5元,兩父子吃得美美的,加一份塔斯汀的薯條,但再想點餐就不會點了,想擼個羊毛,外賣的卻不知道怎麼在店消費,隻好點回家再說。

這些傷心事不提,還是回到股票市場,這個周末其實消息挺多的。

國家現在確實在有秩序地推動資本市場的建設,也開始從上而下地肅清那些係統內的不法分子,易會滿被立案調查,對a股市場的短期衝擊已被市場消化,中長期來看,金融反腐深化與監管框架優化將夯實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礎。

2024年以來,證監會係統已有副主席王建軍、原發行監管部副主任李筱強等多人被查,此次調查是金融反腐的延續。儘管短期可能引發對監管體係內部問題的擔憂,但長期來看,高壓反腐有助於清除權力尋租空間,減少“偽市值管理”“財務造假”等亂象,提升市場公信力。

中央彙金公司通過類“平準基金”操作穩定市場,央行配套貨幣政策工具提供流動性支持。疊加“十五五”規劃對科技創新、綠色經濟的傾斜,預計半導體、人工智能等戰略新興產業將獲得更多資源傾斜,成為市場結構性機會的核心來源。

從兩融的數據也大概可以看到市場現在的偏好也在逐步改變。

融資買入餘額最大的板塊是半導體1422億,第二是證券1090億,第三是軟件服務949億,第四是互聯網服務905億,第五是通信設備870億,第六是電子元件772億,第七是銀行730億,第八是電池559億,第九是汽車整車558億,第十是汽車零部件516億。

這代表了市場內願意加杠杆資金的態度,也接近市場本身的態度,但未來會怎麼變化可能才是關鍵,馬特貝還是堅持觀察汽車整車的機會。

昨天另一個國內產業的大事件估計是9月13日,商務部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相關模擬芯片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

光是江蘇省半導體行業協會提交的文件,調查期內,原產於美國的申請調查產品的價格持續大幅下降,對華出口的傾銷幅度高達300以上,申請調查產品占中國市場份額年均高達41。從絕對進口量來看,申請調查產品的合計進口數量呈持續大幅上升趨勢,2022年至2024年,合計進口數量分彆為11.59億顆、12.99億顆和15.90億顆。

外圍上周事情也很多,但昨天最大的新聞應該還是英偉達縮減雲計算業務,這估計是對衝甲骨文那個合約的風險?都是雲計算業務,甲骨文大幅增加,簽了最大的ai公司openai,英偉達則退出相關業務,其實馬特貝更好奇的是,美國或華爾街在這些投資在算力方麵到底能形成多大的產出?

現在回想一下,deepseek那一下,確實給力,老美那些人幾乎都演不下去了。

最後,也是最重磅的消息,3商用落地的信號出現了,但什麼時候出來,還不好確定,因為馬特貝發現3的規則最終可能不僅僅是車的智能化,而是要提升到車路雲,也就是道路智能化的層麵,那通信就成了不可或缺的一個優化環節,要這樣,會不會3的商用落地今年很難出台?畢竟道路智能化的進程不是車企能決定的。

如果按這個節奏,出台的日程會不會受到影響?今年恐怕沒戲?

但這種情況,對車企有多大影響,大概率也能猜到,通信業務方麵,華為幾乎是一麵倒的優勢吧?

從ai的查閱情況分析,3商用落地的時間窗口:試點先行與全國性推廣的節奏分化。

北京、武漢、深圳等地已在2025年上半年批準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商用,國家層麵的聯合審批預計在2025年6月完成。華為等企業已明確時間表:7月起,尊界s800、問界9等車型率先搭載ads4係統上路測試,標誌著技術驗證與法規落地進入實質階段。這意味著2025年q3q4將出現首個3商用試點,但全國性規模化應用需待2026年後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

車路雲協同確實對3商用構成製約,但影響呈現區域分化:

試點城市已具備基礎條件:深圳坪山區實現440公裡全域開放,廣州建成378.4公裡車聯網專用網絡,這些區域通過路側單元rsu)、邊緣計算節點的密集部署,可支撐高速3的試點商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全國性覆蓋仍需時間:重慶計劃到2027年建成2500公裡智能道路,其他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普遍滯後。因此,2025年3商用將集中在少數試點城市,全國推廣需依賴2026年後新基建加速。

車企策略:技術冗餘對衝基礎設施短板——華為ads4係統通過多傳感器融合+車端超算如尊界s800配備36個傳感器和oe多專家網絡),在無道路協同的場景下仍能實現3功能,降低對路側設備的依賴。這種技術路徑使車企可在基礎設施尚未完善的區域提前布局,為2025年試點創造條件。

華為係:全棧自研構建護城河:ads4係統重構感知、決策和安全冗餘體係,通過激光雷達+毫米波+攝像頭的融合方案,在極端場景下的事故率較人類駕駛降低40,形成與特斯拉純視覺路線的差異化競爭。

傳統車企:依賴外部供應商麵臨風險:如奔馳、寶馬等外資品牌雖計劃2025年在華推出3車型,但核心算法仍依賴obieye等供應商,可能在數據閉環和迭代速度上落後於華為。

華為通過車路雲一體化生態如與中國聯通共建5ga車聯網創新基地、聯合漢鑫科技開發ai+交通解決方案),將通信模塊、路側設備、雲控平台深度綁定,形成“硬件+軟件+服務”的閉環。

華為的通信優勢:技術壁壘與市場份額的雙重護城河:

通信協議與標準主導權:華為主導製定cv2x輻射抗擾度國際標準isotr2025),解決複雜電磁環境下的通信穩定性問題,動態頻譜分配機製使通信誤碼率降低60,這一技術優勢使其在車路協同領域難以被替代。

端到端解決方案覆蓋全場景:從車載終端tbox)、路側單元rsu)到雲端平台v2xserver),華為提供全棧自研的解決方案,而百度、高通等競爭對手僅能提供單一環節產品,生態整合能力較弱。

v2x市場絕對領先:華為與千方科技等企業占據60以上市場份額,其rsu產品在全國20個城市規模化部署,單套設備年運維成本降至5000元,形成規模效應。

政企協同構建生態壁壘:華為與20個車路雲一體化試點城市中的15個建立合作中央人民政府,通過“政府項目+車企預裝”的雙重綁定,鞏固先發優勢。

3商用落地不會因道路智能化滯後而完全停滯,2025年q4將在試點城市實現小範圍商用,但全國性推廣需待2026年車路協同基礎設施覆蓋率突破30參考重慶2027年目標)。華為憑借通信技術、市場份額和生態整合的三重優勢,在車路雲協同領域形成“贏者通吃”格局,但其需警惕數據合規風險與車企自研技術的潛在顛覆。對車企而言,選擇華為生態意味著快速落地但喪失部分自主權,堅持自研則需承擔更高的研發成本與市場風險,這一博弈將深刻重塑智能汽車產業的競爭版圖。

這周的消息真的比較多,但關鍵還是看下周的市場怎麼反饋,而整車板塊要想啟動,光看華為四界力度夠不夠?一個比亞迪的市值就接近華為四界,所以,比亞迪走出近期的低穀,對汽車整車板塊也很重要。

馬特貝覺得還是要好好觀察,從五一後開始投資北汽藍穀了,7.85的成本,現在跟整體市場來看,也隻能算略有盈餘,不要著急。

喜歡馬特貝的炒股人生請大家收藏:()馬特貝的炒股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截雲焰 羌海情緣 他變心後,我反手把超市上報國家 綁定我?係統你踢到鐵板了 京舞空竹 離婚夜孕吐,下鄉資本家小姐躺贏 我有點無了 手機連通三界後,豪門千金躺平了 諸天萬界:我從末世開始 綁定種田遊戲後,糧食多到砸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