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晨光初露,天邊泛起淡淡的魚肚白,陳天佑應一位好友的邀請,踏上了前往鄰村集市的路程。鄉間小道蜿蜒曲折,兩旁是一望無際的綠油油的麥田,微風拂過,麥浪輕輕搖曳,仿佛在向他訴說著清晨的美好。一路上,陳天佑心情格外舒暢,腦海中滿是對集市熱鬨場景的期待,想象著那裡琳琅滿目的商品和熙熙攘攘的人群。
陳天佑背著一個簡單的布包,裡麵裝著一些乾糧和水,他步伐輕快,時不時地吹著口哨。路過一片小樹林時,清脆的鳥鳴聲此起彼伏,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在地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他放慢腳步,感受著這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心中想著,要是每天都能有這樣愜意的時光該多好。忽然,一隻毛色鮮亮的鬆鼠從樹杈間竄出,抱著一顆鬆果,好奇地打量著陳天佑,那靈動的模樣引得他會心一笑。他伸手想要靠近,鬆鼠卻“嗖”地一下,順著樹乾消失在茂密的枝葉間。
經過一段不算短的路程,陳天佑終於抵達了鄰村。遠遠望去,集市已是一片熱鬨非凡的景象。村口處,高高的木製牌坊上掛著色彩鮮豔的燈籠,隨風輕輕擺動,仿佛在熱情地歡迎每一位前來趕集的人。走進集市,人潮如織,叫賣聲、歡笑聲、討價還價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首獨特的市井交響曲。各種攤位整齊有序地排列著,猶如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在他眼前徐徐展開。
在集市的一角,有個賣竹編器具的攤位,攤主是個滿臉皺紋的老漢,他麵前的竹篾堆裡,躺著長短不一、粗細各異的竹條,每一根都經過精心挑選,泛著溫潤的光澤。老漢身旁還放著一把磨得發亮的篾刀,刀刃上還沾著些許新鮮的竹屑,那是他勞作的痕跡。
老漢正專注地編織著一個竹籃,手法嫻熟,竹條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他先將較粗的竹條作為骨架,巧妙地交叉固定,再用細竹篾一圈圈纏繞上去,每一次翻轉、纏繞都帶著獨特的韻律。編織過程中,老漢嘴裡還不時念叨著一些口訣,像是在和手中的竹條對話。不一會兒,一個精巧的竹籃便成型了,籃身編織緊密,提手圓潤光滑。老漢一邊編織,一邊吆喝著:“竹編竹籃,結實耐用,便宜賣咯!”
陳天佑駐足觀看,隻見老漢布滿老繭的雙手靈巧地穿梭在竹條間,那雙手上的紋路裡還沾著些許竹屑,見證著他多年的手藝生涯。一位年輕的農婦走上前來,拿起竹籃仔細端詳,輕輕按壓籃身,感受其堅固程度,詢問價格後,滿意地掏出幾個銅板買下,還笑著對老漢說:“您這手藝,編出來的東西就是精致!”老漢臉上露出憨厚的笑容,連連道謝。陳天佑注意到老漢身後的竹架上,還掛著幾個造型獨特的竹編小擺件,有憨態可掬的小兔子,栩栩如生的小鳥,便饒有興致地和老漢聊起這些小物件的編織技巧,老漢也不藏私,耐心地為他講解著。
不遠處,一個賣香料的攤位散發著濃鬱的香氣,各種顏色的香料裝在精致的小罐子裡,紅的似火,黃的如金,紫的若霞。攤位上方還掛著一塊布幔,上麵用娟秀的字體寫著各種香料的用途和功效。攤主是個年輕的姑娘,她穿著色彩鮮豔的衣裳,頭發上彆著一朵香氣撲鼻的野花,熱情地向過往的行人介紹著香料的用途和功效。“這是玫瑰香料,不僅能熏衣,還能製成香膏,滋潤肌膚。”她一邊說著,一邊打開小罐子,讓大家聞一聞,感受香料的獨特魅力。
一位穿著講究的婦人在攤位前停留許久,仔細詢問著每種香料的搭配方法,姑娘耐心地為她講解,還拿出紙筆,認真地寫下調配比例。這時,旁邊一個調皮的孩童被香料的香氣吸引,跑過來伸手就要抓罐子,姑娘眼疾手快,輕輕握住孩童的小手,笑著說:“小寶貝,可不能亂動哦,這些香料很珍貴的。”孩童被逗得咯咯直笑,婦人也被姑娘的舉動逗樂,氣氛十分融洽。最後婦人挑選了幾罐,滿意地離去,臨走時還不忘誇讚姑娘:“你這姑娘,不僅香料好,人也貼心!”姑娘送走婦人後,轉頭發現陳天佑在一旁微笑著觀看,便大方地邀請他過來聞聞其他香料,兩人還交流起不同香料在生活中的妙用。
沿著集市的街道繼續前行,有賣新鮮蔬果的攤位,紅彤彤的蘋果表皮泛著誘人的光澤,仿佛抹了一層蜜糖;黃澄澄的梨子飽滿圓潤,散發出清甜的果香;翠綠鮮嫩的蔬菜上還掛著清晨的露珠,在陽光下閃爍著晶瑩的光芒。一位賣菜的大娘正細心地擦拭著菜葉上的泥土,她的攤位前擺著一個小牌子,上麵寫著“自家種的,綠色無汙染”。旁邊一個賣水果的小夥子,正拿著一個大喇叭大聲吆喝:“快來瞧一瞧,看一看咯,剛摘的水果,又大又甜,不甜不要錢!”還不時切開一個水果,讓顧客免費品嘗。
還有賣精美手工藝品的攤位,小巧玲瓏的木雕上,雕刻著栩栩如生的花鳥魚蟲,每一刀都刻畫得細致入微;色彩斑斕的刺繡作品,針法細膩,圖案精美,仿佛能讓人感受到繡娘指尖的溫度;造型彆致的陶器,表麵光滑,紋理獨特,充滿了古樸的韻味。一位木雕師傅正專注地雕刻著一個人物木雕,他手中的刻刀在木頭上輕輕遊走,木屑紛飛,不一會兒,人物的輪廓便清晰可見。陳天佑站在一旁看得入神,木雕師傅抬頭看到他,便放下刻刀,和他聊起雕刻這門手藝的傳承與發展,還說起自己為了雕刻出滿意的作品,常常廢寢忘食的故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而最吸引人的,當屬賣特色小吃的攤位。熱氣騰騰的包子鋪前,蒸籠裡不斷冒出白色的霧氣,濃鬱的肉香撲鼻而來。店主是一位麵容和善的大叔,他戴著白色的圍裙,熟練地掀開蒸籠,露出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包子,褶皺均勻,好似一朵盛開的菊花。他一邊招呼著顧客,一邊講述著自家包子的獨特秘方,說這餡料是用十幾種調料精心調製而成,麵皮也是經過多次揉製,口感鬆軟有嚼勁。
香氣四溢的烤紅薯攤,火苗舔舐著紅薯,發出“滋滋”的聲響,紅薯的表皮被烤得金黃酥脆,散發出陣陣香甜。攤主是個憨厚的中年男子,他滿臉笑容地說:“小哥,來一個吧,這紅薯又甜又糯,保準你吃了還想吃!”陳天佑點點頭,買了一個,剝開滾燙的外皮,金黃的紅薯肉冒著熱氣,咬上一口,香甜軟糯,暖到了心裡,仿佛兒時母親煮的甜湯,充滿了家的味道。這時,旁邊一個小孩眼巴巴地看著陳天佑手中的紅薯,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小孩的母親見狀,有些不好意思地拉了拉孩子。陳天佑看到這一幕,便又買了一個紅薯遞給小孩,小孩開心得直跳,母親連忙道謝,陳天佑笑著說:“沒事,小孩子喜歡吃就好。”
酥脆可口的麻花攤,剛出鍋的麻花在油鍋裡翻滾,變得金黃誘人,撒上一層白糖,甜香四溢。攤主是一位年輕的姑娘,她正熟練地將麻花從油鍋裡撈出來,放在一旁的架子上瀝乾油。她還準備了一些小紙袋,方便顧客攜帶。陳天佑走到麻花攤前,姑娘熱情地招呼他:“公子,嘗嘗我們家的麻花吧,又香又脆,買一斤還送半斤呢!”陳天佑被姑娘的熱情所感染,便買了一些,嘗了一口,果然酥脆香甜,讚不絕口。
陳天佑穿梭在人群中,時而駐足欣賞精美的手工藝品,與匠人交流製作工藝;時而被特色小吃的香味吸引,忍不住買上一份品嘗。他走到一個賣糖畫的攤位前,老師傅坐在一個小爐子旁,爐子上的銅鍋裡,糖稀正冒著泡泡,散發著甜甜的香氣。老師傅的攤位前圍滿了孩子,大家都睜大眼睛,好奇地看著老師傅製作糖畫。
老師傅用勺子舀起滾燙的糖稀,在石板上飛快地勾勒出各種圖案。他手腕靈活地轉動,糖稀如絲線般流淌,不一會兒,一條栩栩如生的龍就出現在眼前,龍鱗、龍須都刻畫得細致入微。陳天佑看得入了迷,毫不猶豫地買了一個,含在嘴裡,甜甜的味道在舌尖散開,讓他想起了小時候,每當趕集,父親都會給他買一個糖畫,那是他最快樂的時光。這時,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拽著母親的衣角,眼巴巴地看著糖畫,嘴裡嘟囔著:“娘,我也要。”母親無奈地笑著,正要掏錢,陳天佑卻將自己的糖畫遞給了小男孩,小男孩眼睛一亮,連忙說了聲“謝謝哥哥”,開心地跑開了,母親也感激地向陳天佑道謝,陳天佑笑著擺擺手,繼續在集市中閒逛。
就在陳天佑沉浸在集市的歡樂氛圍中時,突然,一陣激烈的爭吵聲從不遠處傳來,打破了集市的喧鬨。陳天佑心中一緊,循著聲音望去,隻見幾個凶神惡煞的大漢,正圍著一個賣布的小攤。那幾個大漢身材高大魁梧,滿臉橫肉,眼神中透露出凶狠與霸道。他們嘴裡不斷地對攤主肆意辱罵,言語汙穢不堪,同時還動手搶奪攤位上的布匹,將原本整齊擺放的布匹弄得亂七八糟。
原來,這幾個大漢是附近有名的地痞流氓,經常在集市上欺壓弱小,強買強賣。他們早就盯上了這個賣布的老人,想要從他這裡敲詐一筆錢財。老人不肯就範,他們便惱羞成怒,開始動手搶奪。攤主是一位瘦弱的老人,歲月在他的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皺紋,鬢角的白發在風中微微飄動。麵對這幾個大漢的欺負,老人滿臉驚恐,渾濁的眼中滿是無助與絕望。他顫抖著雙手,試圖護住自己的布匹,卻又無力反抗,隻能苦苦哀求:“各位大爺,求求你們了,這是我全家的生計啊,放過我吧!”可那幾個大漢根本不為所動,反而變本加厲,下手更加粗暴。其中一個大漢一把抓住老人的衣領,惡狠狠地說:“老東西,彆不識好歹,乖乖把錢交出來,不然有你好看!”
“光天化日之下,你們怎能如此欺負人!”陳天佑見狀,心中湧起一股怒火,正義感瞬間被點燃。他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大步朝著攤位走去,大聲嗬斥道。那聲音堅定有力,在喧鬨的集市中格外清晰。幾個大漢聽到陳天佑的聲音,紛紛轉過頭來,滿臉不屑地看著他。為首的一個大漢,身材比其他幾人更加魁梧,臉上的橫肉隨著他的動作微微顫動。他冷笑一聲,語氣中充滿了輕蔑:“小子,少管閒事,不然有你好看的!”說著,還故意晃了晃拳頭,試圖恐嚇陳天佑。
陳天佑毫不畏懼,他向前走了一步,目光堅定地直視著大漢的眼睛,語氣堅決地說道:“你們這種惡霸行為,我今天管定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氣勢,仿佛在向大漢們宣告,自己絕不會退縮半步。大漢們見陳天佑不肯退縮,頓時惱羞成怒。為首的大漢大喝一聲,揮舞著粗壯的手臂,朝著陳天佑衝了過來。他的拳頭像鐵錘一般,帶著呼呼的風聲,直取陳天佑的麵門,速度之快,讓人目不暇接。周圍的百姓們見狀,紛紛驚呼出聲,為陳天佑捏了一把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陳天佑卻不慌不忙,他從小跟隨名師學習武藝,不僅精通各種拳法、刀法,還練就了一身精妙的輕功。此刻,他微微側身,運用所學的輕功,身形如電,巧妙地避開了大漢的攻擊。那大漢的拳頭重重地砸在空處,由於用力過猛,身體一時失去平衡,向前踉蹌了幾步。陳天佑抓住這個機會,迅速貼近大漢,使出一招“猛虎撲食”,雙掌如虎爪般迅猛地抓向大漢的肩膀。大漢反應過來,想要格擋,卻為時已晚,肩膀被陳天佑狠狠抓住,疼得他齜牙咧嘴。
緊接著,其他幾個大漢一擁而上,將陳天佑團團圍住。他們從不同的方向,向陳天佑發動攻擊,拳腳相加,一時間,拳風呼呼作響。陳天佑卻絲毫不亂,他在人群中靈活穿梭,憑借著精妙的輕功,巧妙地躲避著大漢們的攻擊。他的身影如同鬼魅一般,在大漢們之間來回閃現,讓大漢們眼花繚亂,根本無法捉摸他的行動軌跡。一個大漢瞅準時機,朝著陳天佑的後背踢來,陳天佑早有防備,一個鷂子翻身,躲開攻擊的同時,順勢一腳踢在大漢的小腿上,大漢吃痛,單膝跪地。
在躲避攻擊的同時,陳天佑還不時地發動反擊。他看準時機,從腰間掏出一把鐵尺。這鐵尺點穴之術,是他從陳昌武那裡學來的。陳昌武是一位隱世高手,精通各種奇門絕技,尤其是點穴之術,更是出神入化。陳天佑跟隨他學習多年,如今終於在實戰中得到了運用。他的鐵尺如同一把靈動的毒蛇,在大漢們的身上遊走,準確地刺向他們的穴位。每一次出手,都讓大漢們痛苦不堪。他先是點中一個大漢的曲池穴,那大漢手臂瞬間失去力氣,手中的木棍“當啷”一聲掉在地上。接著又快速移動,點向另一個大漢的足三裡穴,大漢隻覺腿部一麻,“撲通”一聲摔倒在地。
“啊!我的手臂動不了了!”一個大漢突然發出痛苦的叫聲,他的手臂無力地垂了下來,臉上滿是驚恐與難以置信。“我的腿好麻,站不穩了!”另一個大漢也搖晃著身體,最終腿軟得跪在了地上,豆大的汗珠從他的額頭上滾落下來。大漢們紛紛發出痛苦的叫聲,他們的身體逐漸失去了控製,有的癱坐在地上,有的抱著受傷的部位不停地呻吟。他們驚恐地看著陳天佑,眼中充滿了畏懼,仿佛眼前的少年是一個不可戰勝的惡魔。
僅僅幾個回合,陳天佑就將這幾個大漢打得落花流水。他站在原地,神色平靜,呼吸均勻,仿佛剛才的激烈戰鬥對他來說隻是小菜一碟。周圍的百姓們看到這一幕,先是一愣,隨後紛紛鼓掌叫好,他們的掌聲如雷鳴般響亮,久久回蕩在集市上空。“這位公子真是好功夫!”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豎起大拇指,滿臉讚歎地說道。“是啊,多虧了這位公子,不然這位老人家可就慘了!”一位抱著孩子的婦人感激地說道,眼中滿是敬佩。百姓們的讚揚聲此起彼伏,陳天佑的名聲在這個小集市上再次傳開。而那幾個大漢,在眾人的唾棄聲中,灰溜溜地逃走了,他們一邊跑,一邊回頭惡狠狠地看著陳天佑,嘴裡還嘟囔著:“小子,咱們走著瞧!”但從他們驚恐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們內心深處已經對陳天佑充滿了畏懼,發誓以後再也不敢在陳天佑麵前放肆。
喜歡筆架叉將軍請大家收藏:()筆架叉將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