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佑騎著赤霞追風馬,緩緩朝著貴陽城的方向前行。他的身後,是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士兵們押送著羅國墩和十八羅漢等賊寇,還有那些從賊寇手中繳獲的戰利品,金銀財寶、武器糧草,一應俱全。陽光灑在他們身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仿佛在訴說著這場勝利的輝煌。
離貴陽城還有二裡地,隊伍突然放慢了腳步。陳天佑勒住韁繩,赤霞追風馬不安地刨著蹄子,鼻孔裡噴出兩道白氣。他側耳細聽,遠處隱約傳來震天的鑼鼓聲,夾雜著無數人的呼喊,像潮水般一波波湧來。
“將軍,您聽!”身旁的副將趙勇興奮地直搓手,“百姓們這是把過年的家夥都搬出來了!”
陳天佑望著前方揚起的煙塵,嘴角微微上揚:“看來咱們這趟沒白辛苦。”他抬手理了理有些歪斜的頭盔,甲胄上的劃痕在陽光下格外顯眼——那是與羅國墩交手時,被對方的鐵鞭劃出的印記。
隊伍轉過山坳,貴陽城的輪廓赫然出現在眼前。城門樓子上掛滿了紅燈籠,原本寬闊的官道被黑壓壓的人群擠得水泄不通。最前排的孩童們舉著自製的紙旗,上麵用朱砂歪歪扭扭寫著“陳”字,見到隊伍出現,頓時爆發出一陣歡呼。
“來了,來了!陳將軍回來了!”一個紮著總角的孩童突然蹦起來,手裡的糖葫蘆甩得老高。他身旁的母親慌忙拽住他,自己卻踮著腳使勁往前瞅,眼裡閃著光。
人群像被投入石子的水麵般騷動起來。一個挑著貨郎擔的老漢突然喊道:“讓讓,讓讓!我這糖畫要送給陳將軍!”他費勁地撥開人群,貨擔上插著的糖人個個威風凜凜,細看竟是按陳天佑的模樣捏的。
陳天佑剛在城門外勒住馬,就被湧上來的百姓團團圍住。一個穿著粗布短打的漢子擠到最前麵,手裡捧著個瓦罐,紅著眼圈喊道:“將軍!您還記得我不?去年我閨女被十八羅漢擄走,是您帶弟兄們連夜追了五十裡給救回來的!”
他“咚”地跪在地上,將瓦罐高高舉過頭頂:“這是俺家窖藏三年的米酒,您無論如何得嘗嘗!”
陳天佑翻身下馬時,甲胄碰撞發出清脆的響聲。他快步上前扶起漢子,掌心的老繭蹭得對方胳膊生疼:“王大哥快起來,保護百姓本就是分內之事。”他接過瓦罐掂量了下,對著周圍拱拱手,“這酒我收下了,回頭讓弟兄們都嘗嘗鄉親們的心意。”
“將軍且慢!”人群裡又鑽出個提著竹籃的老婦人,花白的頭發用藍布包著,“老婆子我也有東西要送。”她顫巍巍地揭開籃子上的棉布,裡麵整齊碼著十個白麵饅頭,每個上麵都點著個紅點。
“這是俺家三小子用新收的麥子磨的麵,將軍帶著弟兄們打仗辛苦,墊墊肚子。”老婦人抹了把眼角,“要不是將軍,俺們村的麥囤子早被那些強盜搶空了。”
陳天佑剛接過饅頭,又有個穿綠布衫的姑娘擠過來,手裡捧著塊繡帕。她臉漲得通紅,說話細若蚊吟:“將軍,這是我……我連夜繡的平安符。”帕子上繡著隻展翅的雄鷹,針腳細密,翎羽分明。
“多謝姑娘。”陳天佑雙手接過,小心翼翼地揣進懷裡。他剛要說話,就被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斷。隻見一個騎兵從城裡疾馳而出,翻身下馬時差點摔在地上:“將軍!巡撫大人帶著官紳們在府衙等著您呢,說要為您擺慶功宴!”
“慶功宴就不必了。”陳天佑擺擺手,目光掃過周圍百姓,“把繳獲的糧草先分下去,尤其是城西那些受災的人家,每戶多給兩鬥米。”他頓了頓,聲音提高了幾分,“告訴巡撫大人,我先陪鄉親們說說話。”
百姓們頓時歡呼起來,一個瘸腿的老兵拄著拐杖擠到前麵,渾濁的眼睛裡閃著淚光:“將軍還記得城西的災民?去年俺們全家快餓死時,是您讓人送來了救命糧啊!”他說著就要磕頭,被陳天佑一把扶住。
“張老爹,您當年在虎門抗英時,腿不就是為護著咱百姓傷的嗎?”陳天佑握著老人的手,掌心傳來對方指節的粗糙,“該受敬重的是您才對。”
這話讓周圍的人都安靜下來。有知道底細的人開始小聲議論:“原來張老爹還是抗英英雄呢!”“難怪陳將軍這麼敬重他。”
就在這時,人群外突然傳來一陣哭鬨聲。一個抱著孩子的婦人被擠得東倒西歪,懷裡的嬰孩嚇得哇哇大哭。陳天佑立刻撥開人群走過去,脫下自己的披風裹在孩子身上:“莫怕,莫怕,壞人都被抓住了。”
那披風上還帶著淡淡的硝煙味,卻奇異地讓孩子止住了哭聲。婦人哽咽著說:“將軍,俺男人是您手下的兵,上個月……上個月在清剿賊窩時沒了……”
陳天佑的眼神黯淡下來,他鄭重地朝婦人作了個揖:“嫂子放心,朝廷的撫恤金我已經讓人送到您家了。以後家裡有任何難處,隻管去找軍營的趙勇,他會照應您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周圍的百姓紛紛勸慰起婦人,有人說:“你男人是英雄啊!”也有人說:“陳將軍最是體恤下屬,你就放寬心吧。”
太陽升到頭頂時,陳天佑才在眾人的簇擁下往城裡走。街道兩旁的商戶都拿出最好的東西往他手裡塞:綢緞莊的老板遞來匹上好的雲錦,藥鋪的掌櫃捧著個裝滿藥材的錦盒,連青樓的姑娘們都在二樓拋灑著花瓣,嬌聲喊著“將軍威武”。
走到十字街口時,一個瞎眼的老藝人正拉著二胡,琴聲悲愴動人。陳天佑停下腳步,從懷裡摸出塊碎銀子放在他的琴盒裡。老藝人連忙起身作揖:“多謝客官,多謝客官。”
旁邊的人喊道:“張瞎子,這是陳將軍啊!就是他把搶你錢袋的小賊抓起來的!”
老藝人先是一愣,隨即對著陳天佑的方向深深鞠躬:“原來您就是陳將軍!老朽無以為報,就為您拉段《得勝令》吧!”琴弦撥動,歡快的旋律立刻流淌出來,引得周圍人紛紛跟著哼唱。
陳天佑邊走邊與百姓交談,問起今年的收成,說起孩子們的學業。有個教書先生擠過來說:“將軍,我打算在祠堂辦個學堂,讓窮人家的孩子也能念書,您看……”
“好主意!”陳天佑立刻說道,“我讓人把繳獲的那些沒用的桌椅送過來,再讓軍中識字的弟兄輪流去代課。”他轉頭對趙勇吩咐,“這事你記著辦,三天內必須辦妥。”
趙勇剛應下來,就見一群孩子圍著個貨郎擔吵吵嚷嚷。原來是貨郎在賣泥娃娃,每個都捏成陳天佑的模樣,戴盔披甲,威風凜凜。陳天佑拿起一個細看,忍不住笑了:“這泥人捏得比我本人俊多了。”
貨郎撓著頭說:“將軍您不知道,自從您打了勝仗,這泥人都賣瘋了!家長們都說,讓孩子拿著您的泥人,能辟邪呢!”
不知不覺走到府衙門口,巡撫早已帶著一眾官員等候多時。看到陳天佑被百姓圍得水泄不通,巡撫捋著胡須笑道:“陳將軍真是深得民心啊!”
陳天佑拱手道:“全賴大人調度有方,百姓們才能安居樂業。”他話鋒一轉,“慶功宴就免了,不如把省下的銀子用來修城牆,再加固下護城河,免得日後再有賊寇侵擾。”
巡撫連連點頭:“將軍所言極是,我這就讓人去辦。”
就在這時,一個衙役匆匆跑來,手裡拿著封信:“將軍,京城八百裡加急!”
陳天佑拆開一看,眉頭漸漸皺起。巡撫好奇地問:“可是朝廷有什麼旨意?”
“皇上要調我去江浙一帶,清剿那裡的倭寇。”陳天佑望著遠處湧動的人潮,輕聲道,“看來這安穩日子,還沒到享受的時候。”
百姓們聽到這話,頓時安靜下來。剛才送米酒的漢子喊道:“將軍要走?那貴陽怎麼辦?”
陳天佑朗聲說道:“諸位放心,我已經向巡撫大人舉薦了趙勇接替我的職務。他跟隨我多年,勇猛善戰且體恤百姓,定能守護好貴陽的安寧。”
趙勇連忙上前一步,對著百姓們鄭重發誓:“我趙勇在此立誓,定當效仿陳將軍,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人群中響起一陣掌聲。那送平安符的姑娘突然喊道:“將軍何時歸來?我們等著您再打勝仗!”
陳天佑翻身上馬,赤霞追風馬仿佛通人性般揚起前蹄。他望著滿城百姓,高聲道:“待我蕩平倭寇,定當再回貴陽,與諸位共飲慶功酒!”
說完,他勒轉馬頭,朝著城外疾馳而去。百姓們紛紛湧上街頭,望著他的背影久久不願散去。夕陽下,赤霞追風馬的身影漸漸遠去,隻留下滿城的歡呼和無儘的期盼。
回到家中的陳天佑,還沉浸在與家人團聚的喜悅之中,殊不知,他的英雄事跡已經在整個貴陽城傳開,甚至傳到了更遠的地方。下一章,“偃月刀光照史冊,少年英雄寫傳奇”,陳天佑的故事將被人們傳頌千古,成為一段不朽的傳奇。
這樣的歡迎場麵是不是很震撼?如果你在現場,你會對陳天佑說什麼?評論區等你發聲。
喜歡筆架叉將軍請大家收藏:()筆架叉將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