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院中,吊燈的光芒如同流淌的星河,映照著座無虛席的觀眾席。
空氣中彌漫著節慶的餘韻和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
芙寧娜立於舞台中央,華麗的深藍禮服在燈光下熠熠生輝,她揚起手臂,聲音清亮而富有穿透力。
“我的子民們!千靈節的燭火即將燃儘,但正義與藝術的輝光永不落幕!在這最後的時刻,讓我們以最熱烈的掌聲,獻給由科爾薩斯劇團、塞維利亞劇團、卡薩特斯劇團…等六支楓丹最負盛名的劇團,為我們帶來的獻禮!”
雷鳴般的掌聲瞬間淹沒了歌劇院,歡呼聲浪幾乎要掀翻穹頂。
但其中也不乏有藝術欣賞者發出輕聲的困惑。
“其他劇團還好說,但…塞維利亞?這是哪個劇團?怎麼從來沒聽過?”
芙寧娜優雅地欠身退入幕後,厚重的絨幕緩緩拉開。
接下來的劇目是一場視覺與情感的盛宴。
舞台上光影交錯,演繹著楓丹與水相伴而生的古老傳說、英雄史詩,以及水精靈與人類之間充滿詩意的羈絆。
華麗的布景、精湛的演技、動人的音樂交織在一起,將觀眾帶入一個個或壯闊、或哀婉、或詼諧的故事世界。
莫洛斯坐在相對安靜的角落,肩頭的卡特似乎也被這宏大的舞台藝術吸引,安靜地停駐,水滴構成的眼睛倒映著變幻的光影。
那維萊特則如坐在身旁,目光沉靜地掃過舞台,仿佛沉浸其中。
高潮迭起,掌聲如潮。
終於,劇目接近尾聲。
隨著又一個劇目的落幕,燈光暗下又亮起,新的劇目揭開帷幕。
然而,當那個身影清晰地出現在聚光燈下時,全場熱烈的歡呼聲仿佛被一隻無形的手驟然扼住,瞬間陷入了一片詭異的寂靜。
是斯卡爾。
那位曾在發條機關暴亂中,以驚人力量搬開磚塊救助傷者的美露莘。
拿美露莘當劇團成員登台表演?這簡直是楓丹劇壇前所未有的奇聞!哪個劇團有如此膽量?
台下的竊竊私語如同投入平靜水麵的石子,漣漪迅速擴散開來。
驚訝、困惑、審視、甚至一絲不易察覺的排斥…種種複雜的情緒在觀眾席間無聲流淌。
莫洛斯能清晰地感受到周圍空氣中彌漫的那份沉甸甸的靜默,以及靜默之下翻湧的暗流。
他放在扶手上的指尖微微蜷縮。
然而,舞台上的斯卡爾,這位經曆過灰河艱辛、又在暴亂中挺身而出的美露莘,似乎對台下驟變的氛圍毫無所覺。
她完全沉浸在角色賦予她的情感裡,眼神堅定,動作流暢,用她那並非科班出身卻充滿原始力量感的表演,演繹著劇中“希格雯”的角色。
她的台詞或許不夠華麗,情感卻真摯動人,帶著一種未經雕琢的質樸。
這份專注,這份投入,如同投入死水中的一顆石子,雖未激起狂瀾,卻也悄然蕩開了一圈漣漪。
沉默依舊持續,但那份最初的、帶著冰冷審視的寂靜,似乎悄然融化了一角。
不少楓丹人想起了不久前那場混亂中,正是這些曾被他們視為異類、甚至恐懼的美露莘們,穿梭在廢墟間,用她們靈活的身軀和靈活的動作,遞水送藥,安撫傷者…
沒有激進的噓聲響起,也沒有人高喊“滾下去”。
當屬於塞維利亞劇團這段並不算長卻真情流露的表演結束,燈光再次暗下時,觀眾席上響起了掌聲。
這掌聲起初稀稀落落,帶著幾分遲疑和禮節性,遠不如之前那般狂熱。
但漸漸地,更多的掌聲加入進來,彙聚成一片雖不響亮卻足夠清晰的聲浪。
它或許並非全然出於對表演的讚賞,更像是對勇氣、對這份打破常規的嘗試、以及那場災難中伸出援手的感激與認可。
斯卡爾在燈光中亮起時,與其他演員一同走到台前謝幕。
她臉上帶著完成任務的純粹喜悅,對著台下深深鞠躬,坦然迎接著屬於她的、複雜卻真實的掌聲。
她看到了角落裡的莫洛斯和那維萊特,又抬頭與高坐於半空的芙寧娜對上視線,眼睛彎成了月牙。
莫洛斯望著台上那個在掌聲中挺直脊背的身影,又掃過周圍那些鼓掌的、表情各異的楓丹人。
打破壁壘的第一步,往往始於最微小的裂痕。
斯卡爾的登台,芙寧娜的任性安排,或許正是這樣一道裂痕。
————
芙寧娜精心策劃的這場盛大狂歡終於落下帷幕。
絨幕最後一次合攏,掌聲再次如潮水般湧起,經久不息。
觀眾們帶著滿足、回味以及關於美露莘的種種議論,開始有序離場。
莫洛斯與那維萊特隨著人流緩緩走出歌劇院宏偉的大門。
清涼的夜風拂麵而來,帶著露景泉濕潤的水汽。
喧囂漸遠,節日的燈火依舊璀璨。
剛踏出門廊的陰影,幾道熟悉的身影便映入眼簾,恰好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芙寧娜站在最前麵,臉上帶著卸下“神明”姿態後略顯俏皮的得意笑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她身後,站著換回常服、神情還有些興奮未褪的斯卡爾,正被卡蘿蕾激動地挽著胳膊。
索亞和瑪麗安則站在稍後,看著斯卡爾的眼中滿是欣慰的笑意,低聲交談著什麼。
“哦呀呀!看看這是誰?”
芙寧娜雙手叉腰,雙眸在燈光下閃閃發亮,目光在莫洛斯和那維萊特之間來回掃視,“我們楓丹最忙碌的兩位大人物,終於舍得從公務堆裡爬出來,欣賞本水神親自監製的初作首演了?”
卡蘿蕾立刻鬆開斯卡爾,蹦跳著說道。